為什麼現在有心理問題的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高樓獨望者


有在民辦大學做學生工作的經驗。

1.家庭教育的失敗。心理問題大學生往往父母不太負責或者家庭中的交流方式有問題,家庭教育問題已經在這個孩子身上積累了十八年,思維方式很容易走牛角尖,進入大學之後面對新的環境,受到新的衝擊,反而激化了內心的消極情緒。

2.學校教育的壓抑。我國的小學、初中、高中校園由於大量學生集中於封閉空間,再加上高考制度下全國競爭的壓力,所以無論從安全還是學業角度考慮,極度追求紀律都是最穩妥的策略。因此,十八年來,孩子是不被鼓勵說話的,不說話,導致情緒和想法無法與人交流,甚至喪失與人交流、自我疏導的能力。

3.貧富差距。同寢室的室友,各自的電腦配置、吃穿用度是和家庭條件掛鉤的,人有我無,尤其是寢室裡面一個家裡條件有限的,另外幾個室友家庭條件都比較好,甚至再加上城鄉差距時,很容易形成自卑、焦慮、沮喪等情緒,帶來心理問題。

以上三個問題,都不是輕易就好改善的。


愛你的燦燦哥哥


這個問題我的感觸較深,這些年來我親手調整過的學生不計其數,絕大多數問題都出自家庭原因,也就是小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在中學階段進一步發酵,等到了大學階段就開始爆發了,其原因有三:

1、心理問題比年齡長得還快。

無論多小的孩子,只要心理受到過傷害,沒有及時得以修復,傷痕就會固化在潛意識中,並且還會時不時的出來折磨自己,這種問題就是日後的心理病灶。

2、溺愛與約束是最大的傷害。

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多半是過於溺愛和約束。因為長期的溺愛,沒有得到應有的鍛鍊,離開家長的攙扶立刻癱軟下來。因為長期被約束,上大學後難以適應這種半開放式管理,凡事都能體現出不自信來。

3、水土不服,環境不適。

環境變了,內容也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結構等都發生了變化,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難以應對,致使原有的心理問題反覆糾結,最終以病態形式暴露出來。



心理諮詢劉智慧


因為太幸福,因為太順利,因為讀的文學書籍太少,心理承受力太差了,看看餘華的《活著》,才知內心強大多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