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睡了吗?”背后的是是非非?――有效沟通是关键。

最近,孩子们宅家学习,老师网上直播。直播课程有利有弊,众说纷纭。最大的弊端是老师没法面对孩子,监管的责任就落到了家长头上。

有家长说,谁说考验的是孩子,考验的是家长好吧?也有老师说,对老师难道不是考验,有几个四十左右的老师玩过直播?

有人说,现在的老师怎么了。也有人说,现在的家长怎么了?

其实,老师家长都挺累的,累了难免焦躁,焦躁难免沟通出问题。有的家长跟孩子吵完了跟老师较劲。个别老师跟自家孩子较完劲跟家长较劲。虽然这些只是个例。但这跟西方国家在这次新冠疫情中表现出的甩锅现象又有什么不同?是想解决问题呢,还是想讨论谁负责的问题?重点在哪里?

老师的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看着自己教的孩子健康快乐长大。家长的心愿是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争气有个美好的将来。本该合作的两方却相互隐忍甚至相互埋怨。

早在2018年就爆出过一张“老师你睡了吗”的微信截图,将家校如何沟通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老师,睡了吗?”背后的是是非非?――有效沟通是关键。

☞微信内容还原(案例家长:A家长,案例中老师:T老师)

A家长:老师,睡了没?@T老师

T老师:睡了,怎么有事吗?

A家长:你睡觉了,我闺女还没睡觉呢?你睡什么睡?你给孩子布置那么多作业,凭什么你能睡觉?我孩子12点不能睡觉?

路人甲:我家孩子也没睡,做作业呢

路人乙:表情(三个大拇哥)

T老师:这个家长已经被请出去了,还有哪个想出去的?

☞微信交流背后的潜台词:

A家长:老师,你为什么布置这么多作业?老师,可以布置得少点吗?老师,我心疼孩子。老师,我也该休息了。老师,我很生气。老师,我忍你很久了。每天都快被孩子的作业整疯了。

T老师:个人的事儿为什么在群里说,是你家孩子拖拖拉拉好吧?我布置的作业不可能这个点还做不完。家长一点都尽不到自己的责任。家长们,你们知道吗,这样我很累。我今天上了一天课,明天还得给孩子上课呢。这位家长,我很生气。天啊,现在的家长都怎么了?

☞事情的结果:两个人由着性子发了顿火,两个人更生气。事情的根源:作业量的问题,没解决。

难道沟通的初衷只是为了发泄?当然不是。沟通的不及时导致了情绪的爆发,情绪的爆发导致了沟通的无效甚至负面效应。

如何改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如何改善老师家长之间沟通?如何让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更有效?所有问题指向☞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老师,睡了吗?”背后的是是非非?――有效沟通是关键。

首先,注意沟通的及时性

众所周知,及时沟通,能让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省时省力。

那么,为什么很多时候沟通不及时呢?

以下分析均以已上边案例中的T老师A家长为例。

1.沟通不及时原因之一,拖延症。

A家长:孩子作业怎么这么多,唉,管它呢,督促着点吧。

T老师:最近有老师因为布置作业多被家长投诉了,是不是应该跟家长聊聊布置作业的原则和大概的量。找时间吧,最近好忙。

拖延症是个跟心理学相关的话题,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存在。

克服办法:肯定本次沟通的重要性,确定沟通大概流程然后将它列在明天或后天的任务清单里。

2.沟通不及时原因之二,世故症(自以为懂各种人情世故,想当然的让自己回避问题)。

A家长:孩子作业怎么这么多,是不是跟老师反映一下?老师会不会很烦。先算了吧!

T老师:最近有老师因为布置作业多被家长投诉了,是不是应该跟家长聊聊自己班里布置作业的原则和大概的量。算了吧,有的家长就怕累着孩子,说不清。反正本班作业量是合理的。

人情世故懂得太多就有了各种理由回避问题。却忘了,问题攒着攒着会发酵的。其实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很多问题都不是事儿。

克服办法:从现在开始,试着相信一条真理:人最无法拒绝的就是真实。主动沟通一方不能拒绝真实存在的问题,对方也不能拒绝真正的事实

好吧,这就够了,还有什么理由逃避接下来的沟通呢?是自家孩子不重要?还是工作不重要?

3.沟通不及时原因之三,对沟通的必要性有所怀疑。

A家长:孩子作业怎么这么多,是不是该跟老师反映一下,难道是他做得太慢了。

T老师:看群里家长的聊天,似乎有个别家长反映作业多。把我们布置作业的原则和量在开班会时跟家长说说吧。也就个别家长抱怨,也是被自己孩子的拖延症逼得,算了吧。

克服办法:调查一下,确定沟通的必要性,假设一下不沟通可能带来的危机。

A家长:今天晚上有空,今晚做作业就计一下时,算一下到底几个小时的量。

T老师:跟家长们微信私聊一下,了解一下大部分孩子完成作业的用时。

危机感能让人迸发出马上行动的动力。

总之,沟通的不及时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上述的三个原因常常纠缠在一起。我们尽量避免沟通不及时。同时也要坚信只要愿意去沟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其次,遵守有效沟通的流程,实现有效沟通的目的。

“老师,睡了吗?”背后的是是非非?――有效沟通是关键。

1.确定沟通的目的

  • 想和对方传达什么信息?

A家长:老师,你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是不是太多了?

T老师:家长,孩子作业还没写完,可能是孩子在时间安排上有问题。我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正常情况下XX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和对方说什么,是倾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指出问题,是提出要求,还是达成协议。

  • 想通过沟通解决什么问题?

A家长:老师,能不能少布置点作业?

T老师:孩子的时间管理有问题,这个需要家长多引导。

搞清楚自己向对方传达这些信息的目的,倾诉与宣泄,点评或指正,协议或要求。

★★清晰明确的沟通目的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

2.做好沟通准备

  • 现在的情绪状态适合沟通吗?

A家长:我现在很生气,也很累。这个时候沟通会说错话的。先冷静一下。

T老师:被这个家长气死了,好困,明天还得上课呢。现在回复她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吗?

如果不能做到心平气和,请不要和别人沟通。

  • 什么时间沟通合适呢?

A家长:这个点太晚了,跟老师沟通不合适。明天中午吧,十二点四十左右,记在记事本上。

T老师:今天不回复了。真得好困,明天还得上课。明天中午十二点半吧,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记在便签上。

合适的沟通时间能保证沟通的充分和顺利进行。合适的沟通时间能透露出涵养和尊重。

  • 用什么方式沟通呢?

A家长:明天给老师发微信还是打电话呢?打电话很容易说太多,就微信吧!

T老师:这个孩子在课上就拖拖拉拉,微信里跟家长不一定说得清楚。还是电话里聊吧。

恰当的沟通的方式背后是生活的小智慧。

  • 在哪里沟通合适呢?

A家长:明天中午午饭后在会议室给老师回复就行,午饭后是办公室里的八卦时间,不清净。

T老师:中午孩子吃完饭让她午睡,我在家里阳台上给家长打电话就行。

适合的沟通地点能保证沟通不被打扰,甚至能营造更适合的氛围。

  • 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A家长:我对这个老师一直有些意见,微信里说不清,这些问题最好当面说。先解决作业多的问题。我以前跟老师沟通有些啰嗦,这次要注意。

这个家长是个急脾气,我沟通起来得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别让家长把我的火点起来。这个家长刚刚离婚,又是头一次深入沟通,暂时避开有关爸爸的话题。

反思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沟通有效甚至高效。面对面沟通还要注意适宜的着装和妆容。

  • 需要打草稿吗?

T老师:是不是应该打个草稿?

三种情况需要打草稿:一,沟通比较重要。二,类似沟通请只经历过一两次。三,沟通要点四条以上。 比较重要的沟通,即使熟练了也建议写简稿。

“写一下吧”,如果脑子里闪过这个想法,那就去写。毕竟沟通如果无效既浪费时间,又可能激化矛盾催生新的问题。

T老师:“一,道歉(就没有及时回复微信)。二,询问(孩子最后几点睡的)。三,就作业量跟家长沟通。调查:(认为单科多长时间合适?所有作业多长时间合适?)告知:(所交学科的作业量,其他科目作业量,跟任课老师确认后的数据)。讨论:(孩子做作业在家是不是有些拖拉,有没有观察并计时看一下?)建议:(引导,鼓励,制定并执行规则等)。四,态度:欢迎家长提问题,请家长有问题一定私聊老师。第一,问题没调查清楚之前不适合群聊,容易起误会。第二,本身单个孩子的问题更适合私聊。”

上述案例把括号里的省掉就是简稿。同时,括号里的内容虽然没写但必须过脑。

俗话说,不打无把握的仗,如果认为沟通足够重要,对此次沟通没底,沟通要点比较多,那还犹豫什么,打个草稿而已。打草稿的过程是梳理的过程。

3.进行有效沟通

很多人说,沟通目的和沟通准备做好了,沟通的过程顺畅到不可思议。但仍要注意几个问题:

  • 掌握好时间。最好在开始沟通时用合适的方式告知对方你为本次沟通准备的时间。
  • 力争沟通的话题围绕沟通目的或者围绕草稿要点展开
  • 没有打草稿时,重要的沟通开始前利用碎片时间打个腹稿
  • 如果发现自己或对方有情绪失控的情况,及时礼貌地终止沟通,另约时间。
  • 有不可抗因素,导致沟通不适宜进行的时候,及时终止,另约时间。比如:面谈时附近有人闹事,有影响人身安全的可能。
  • 沟通结束前总结。表达对有效沟通的肯定,重申沟通达成的共识,约定保持沟通习关

4.对沟通内容的跟进

沟通内容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跟进时视不同情况进行。

  • 沟通中解除误会

留意误会是否彻底解除,不是的话进行巩固性沟通;误会对一方造成影响的另一方要予以澄清尽力消除不良影响。

2.沟通中达成某种协议或方案

按照协议处理事情,如有特殊情况导致无法执行协议或方案要给对方做一下简单说明。

3.沟通中提出某些建议

给出建议方适时关问效果,采纳建议方就实施情况做反馈或就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寻求帮助。

4.沟通中提出问题

沟通中提出的问题尽快解决,并给对方回应

再次,对有效沟通的坚持和重复是通向高效沟通之路

生活中随时随地面临沟通。有效的沟通能扫除障碍,让工作生活更加得心应手。

坚持及时沟通的原则,遵循沟通的流程,在坚持和重复中让生活工作更美好。

最后,是结束也是另一个话题的开始:

接纳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友好相处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也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老师,睡了吗?”背后的是是非非?――有效沟通是关键。

  • 一段父母引导孩子时的教科书版对话:

“错了很多?是好事儿,说明发现了很多问题。咱们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解决了,你的知识不就掌握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扎实了吗?我知道你一直希望自己学更多的东西,那就从纠错开始。好了,等把所有的不开心都释放了,我们再改错吧!”

  • 把这段话送给自己:

“这件事让我很无语?嗯,是好事儿。把它解决掉,我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棒!我知道解决这件事要先跟谁聊聊。好吧,我可能很生他的气。好吧,我这爆脾气!估计等她(爆脾气)走了,才能考虑关于沟通的事儿。”一般五到十分钟就会好点,很多人肯定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就云淡风轻了。“现在,让我想想我要跟他聊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养成教育”背后的秘密,父母如何和自己友好相处#关注我,@瑞娜聊天室,一起聊聊孩子教育中的那些事儿,愿和所有父母一起在教育中遇到更好的自己。独居一隅,在眼前的苟且中扯一缕清风,目之所及有远方,有诗,还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