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孔乙己的標準衡量公考考生了!他們和孔乙己可不一樣

一次高中同学聚会,由于刚毕业两年,大多数同学只要有时间也都参加了,大家除了研究生在读外,也差不多都有了工作。当然刚毕业的同学聚会,话题大多数也是工作相关,有询问对方是什么单位,也有分享自己工作里遇到的一些趣事,总体上其乐融融。

同学甲被当地的一家国企录用,工资大概是1万左右,要知道我们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就4千左右,一毕业就拿这么高工资的他,自然也引来不少同学的羡慕。同学乙则因为一直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了两年了还没有上岸,所以当时还处于待业的状态,聚会上同学乙也只是一个人默默的倾听别人的故事。别人问起了自己的状况,他也只是简单的谈一谈,大多数的同学都是鼓励他,告诉他肯定没问题的,只要有了机会,他一定没问题的。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酒过三巡,同学甲从相互吹牛的同学群中起身,踉踉跄跄地去了趟洗手间,回到包间的同学甲注意到了坐在沙发上醒酒的同学乙,也就顺势坐到同学乙身旁,开始以长辈的姿态询问同学乙工作和生活情况,乙如实的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甲。甲听罢,开始给乙指导,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同学乙也是耐心的倾听,毕竟同学的建议也是出于好心。

同学甲越说越起劲,又开始炫耀自己的工作多么好,前途多么明朗,夸耀自己的时候,还不忘嘲笑同学乙:“就像你这样一直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且也考不上,和那个孔乙己有什么区别呢?要是公务员都让你们这些考不上试的孔乙己当了,那这个社会不就乱了吗?”同学乙听罢,应付的回应了一下,然后以去卫生间为由离开了同学甲。

大家眼里的这些坚持考试的公考考生

我们是从高中时的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中了解孔乙己这个角色的,孔乙己是一个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但是他考了一辈子的科举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又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但孔乙己又有着封建社会教育制度所造就的书生特有的高清本质,穷死也不会去劳动,当别人嘲笑他偷书的时候,他也只是用“窃书不算偷”这样无力的话语去回应,同时也是在安慰凸显“阿Q精神”的自己。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要说像孔乙己,这些考生也的确像孔乙己但相似之处也只是在“坚持”上

大家对于公考考生的误解,更多的是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的误解,大家的印象里,公务员是“铁饭碗”,考公务员的动机要么是图这个铁饭碗,要么就是图所谓的升官发财。

实则不然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考公务员最主要的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但除去这个原因,更多的报考动机是大家所不知道的。

报考动机1:就业压力面前,考公务员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去分析这些打持久战的考生,你会发现,他们本身大学专业就不太好找工作,甚至说比较冷门。像幺幺君,当时大四毕业时参加学校的招聘会,上千个企业,只有三个企业招我们专业的学生,这三个企业里,有一个是以我们专业为名来招聘销售,另两个化工企业以我们是外地人直接拒绝了我们。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严峻的就业压力,考公务员对他们来说真的是生活的希望。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报考动机2:只想离家近一点,但家乡的企业又不规范。很多考生在外地读了四年的大学,早已对大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兴趣,他们想着就是早点回家可以找份工作,陪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可回到家乡之后,小地方的企业不比大城市的规范,家乡的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想进入这些企业更多是靠的人情关系。而当下的公务员考试则提供了一个即使考生没有任何人情关系也可以报考的机会,这也是很多考生,即使考公务员很难,也要坚持继续参加公务员考试原因,毕竟在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平等的!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参加考试的考生不是孔乙己!通过公务员考试成功上岸的考生,更不是孔乙己!

一、招考制度趋于稳定化,把紧了公务员队伍的入口

如果你能够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发展历史,我相信你可以更相信公务员考试制度是可以为老百姓选出不错的公职人员。

  •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为了适应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干部录用主要是统一分配,这个制度在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于是,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开始进入日程。

1982年,原劳动人事部制定下发《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从此,考试进入干部录用程序中

1987年,党的十三大决定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9年,原人事部在监察部、审计署等6部门进行公务员考试录用试点。这称得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当时称作“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 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3年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发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考录制度正式建立

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改名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务员考试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轨道,考试科目和题型趋于稳定

公务员考试承担着为国家选拔优秀公务员的重任,这也是每年公务员考试受社会关注的重要原因,通过了解我国公务员考试的发展简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今后,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将继续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迈进。

二、报考考生普通的家境状况,造就了朴实的理想信念

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其实大多数出自寒门,家庭条件殷实富足或背景关系复杂的考生的确是有,但属于少数。八零后的公务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家庭,而九零后的公务员大多数也只是出自城镇的工薪阶级家庭。

我的一个朋友考上公务员后,他告诉我,努力考公务员是他年轻时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他可以让他的父母放心,他告诉我,说他的父母是从农村到城市里打工的人,年龄大了,把他供出来不容易,他也想通过这个工作让父母放心,也算是报答父母。他说他的父亲没什么文化,但是当他考上公务员后,他父亲对他说:“我也没什么文化,考上公务员是好事,你考的是法院,以后要做法官,你可不敢随便拿别人东西,不要做坏良心的事情!”一位农民父亲朴实的话语中,寄托了多少对于孩子的殷殷期待。朋友告诉我,他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这句话的!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出生普通其实是这批年轻公务员考生最大的财富,平凡的人生经历,让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加的朴实无华,他们对于公务员这个岗位也会更加的珍惜。而这些可以沉下心来,刻苦努力最终公考成功的考生中,很少有那些飞扬跋扈的富家子,更多的是善良、负责、耐心的普通人。

有这些积极向上的普通人做公务员,他们更能体会到群众的感受,更能听到群众的声音,因为他们自己就是群众中一员

三、新时代的变迁,入职的新公务员没有干事的顾虑了

为什么幺幺君如此相信这些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务员的年轻人呢?

因为他们没有负担,这个负担不是他们个人生活的负担,而是腐败的负担!

和一位年轻的科室负责人交谈,他说他最幸运的就是在2012以后考了这个编制,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告诉我,他工作之后已经是出台八项规定之后了,所以他没拿过别人一分钱,没收过一次礼,现在当他成为了负责人之后,处理事情完全可以按照规定来办,完全不用考虑其他因素。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公务员考试制度造就了公职人员的严格录用,同时政治生态的逐渐好转,也给这些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务员的年轻人更多的干事的机会,让这些年轻人不仅想干事,更爱干事!

请相信这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他们一定不负韶华!一定不负众望!

《孔乙己》让我们认识到了科举制度的落后,也见识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迂腐。

可当今新时代的公考考生,早已不是像孔乙己一样教条,这些考生接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他们知道孰轻孰重,也知道他们参加的公务员考试的实质性质。他们也做好了准备,应对接下来纷繁复杂的公务员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他们也有信心做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群众的人民公仆!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请不要用孔乙己的标准去衡量这些努力备考的公考考生了!

加油!公考路上依然奋斗的大家!

别再用孔乙己的标准衡量公考考生了!他们和孔乙己可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