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清平樂》宋仁宗大婚第二天早上官家眼神的變化了麼?代表著什麼?

年輕未必識淺


《清平樂》宋仁宗與曹丹姝大婚,當天晚上兩人並未圓房,第二天早上官家也只是出於禮節,去曹皇后房裡用膳。這天早上,官家的眼神由以往對曹丹姝印象中的“貌醜不至於惑君”的不屑,轉變到驚喜、意外,甚至是大寫的滿意。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官家對文武百官選妃的滿意,對曹皇后舉止行為的讚歎,甚至是一見鍾情的怦然心動。

由“貌醜不至惑君”到“還不錯”

在宋仁宗廢掉郭皇后以後,文武百官一直害怕皇帝步入前人的後路,沉溺於廢后,社稷的不穩。於是,都殫心竭慮的為皇上選皇后,一方面可以堵住皇帝廢后的醜聞,另一方面也能儘快的安定皇室局面,避免後宮之事被朝廷官員利用,引起不必要的鬥爭。

在為官家選到稱心如意的皇后之前,就有一個小娘娘根據官家脾性培養出來的陳熙春去魅惑宋仁宗,陳熙春以工匠上的絕學,楚楚動人的外貌,吸引住了仁宗的心緒,一連幾日,都讓陳熙春陪著用膳,可是他們註定不能在一起,因為一旦在一起就可能會困住這位一見鍾情的女子,而且也會讓這位商家出身的姑娘在宮中迷失自我,於是宋仁宗將陳熙春比作籠中鳥兒,讓她自由飛翔。

這時,宋仁宗還未從與陳熙春的情感中走出來。

而在與宋仁宗交好的官員韓琦口中得知,曹丹姝其貌不佳,曾在上一段婚姻中,嚇得新郎“落窗而逃”。宋仁宗在此瞭解到了大臣們選曹氏做皇后的理由,應該是怕官家“從此君王不早朝”,以至於選擇一個相貌醜陋的人為後。

大婚之日,皇帝一再推遲時間,不想面對這位相貌極醜的皇后,當日圓房之夜,官家也命人以“處理米糧事務,批閱劄子為由,讓曹氏獨守閨房。

第二日早,宋仁宗不得不與皇后見面,便趁著吃飯的時間,去見一面,官家應本想著吃飯永不了多久的本意,卻不料一頓飯的功夫,竟然轉變了世人稱其“貌醜不至惑君”的謠言。

宋仁宗剛進房門之時,依舊是滿臉的不屑,可見了一身紅衣的曹丹姝之後,才突發癔症恍然大悟覺得曹氏長得還不錯。仁宗逐漸眉頭緊鎖,顯得十分的意外。坐下漱口,曹氏與官家相對而坐,曹氏落落大方,官家卻還未從意外中走出,依舊心存喜悅,稍有意外。在吃飯的時候,宋仁宗一直在偷偷地瞄曹氏,曹氏款款相待,讓其嘗試各種飯菜,宋仁宗也顯得甚是得意。仁宗吃好後,還未來得及與皇后說幾句家常話,就被曹氏匆匆趕走,眼神中的納悶,行動上的遲緩都能見得官家對皇后的滿意。

愛不愛,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宋仁宗在吃飯的時候,曹氏換著法的給皇帝推薦菜品,推薦的菜品有清粥、滷肉幹、薑絲小菜、清口暖胃,此刻仁宗方癔症過來,但曹氏吩咐的菜品皆以清淡為主,開飯前先喝茶暖胃,命張先生端來內室的火盆等,可見曹氏是十分注重對官家飲食、日常的保暖。在仁宗走後,曹氏抄寫的書也是關於飲食上的類目,也能體現出曹氏“一入深宮,相夫教子,不失德才”的風範。

曹氏對仁宗愛的深沉,不止體現在她曾經痛恨自己為什麼不是男兒身,而今身為妻子的她,從照顧官家的細節中均可以看出,曹皇后對仁宗的愛非常周到、體貼。

而官家並非直男,他在吃到皇后推薦的菜品之後,嘗一口就覺得好吃,再抬起眉眼看曹氏的神態中,盡顯愛戀。皇后推薦的每道菜,他都去嘗,嘗完之後也會給“不錯”的評價,吃完之後一聲“嗯”的飽腹感和滿足感是顯而易見的,更是十分滿意的,愛在細節,更是愛在生活的點滴裡。

仁宗與皇后的這一頓早餐中,他一直在偷偷看曹氏的貼身侍女的舉止行為是否僭越規矩,其實也是在看這個未來母儀天下的皇后教導的怎麼樣。

飯後,仁宗先是喚了一聲“皇后”,再嘴角一撇,眼神一定,改口為“丹姝”,眉眼盡是溫柔,這難道不是愛嗎?仁宗本是想道歉昨晚未來圓房之事,卻沒料到,曹氏一反尋常女子的謾罵,而是以“官家事務繁忙,臣妾省得”的言語,看似緩解了官家的尷尬,實則讓官家心中更加內疚昨晚的遲到。如此大度知言語道理的女子,官家能不愛嗎?茶後,曹氏起身,以昨晚皇上批了一夜的劄子為由,請官家早點回福寧殿補眠,在國事和身體面前,曹氏更是讓官家多注重龍體,可見曹氏的智慧。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頓飯下來,官家應會改變對曹氏的看法,一方面,他相信曹氏的周到體貼懂規矩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也能夠以此次娶後,平穩朝廷的人心,讓國家得到安定,也能拉近官臣距離,劇情走向還是不錯的。


麥穗日記


《清平樂》裡,宋仁宗趙禎才真正第一次見到曹丹姝,此刻他的眼皮是由下往上,心中充滿了驚訝甚至竊喜。

炒米猜想,此刻趙禎心裡一定在罵,“韓琦你憑啥判斷‘曹丹姝貌醜,不至惑君’?說得跟你見過似的。害得自己放著一個大美人獨守空房,自己跑去和一個未成年的小宮女廝守一夜。”

其實韓琦在給正史背鍋,正史中的曹皇后的確不漂亮。

正史中的曹皇后出生將門之後(宋武惠王曹彬的孫女),熟讀經史,善非博書,謙謹節儉。而且入宮以後,帶著宮嬪們在院內種植穀物,採桑養蠶。總的來說,曹皇后是非常符合那幫文人士大夫對“賢妻”的要求的。

其中最最關鍵的,就是劇中韓琪的那一句“曹丹姝貌醜,不至惑君”。

其實如果回到正史,趙禎鬱悶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之前的郭皇后那是劉娥指定的,不是自己選的皇后,現在劉娥也已經死了,自己也算是曹剛獨斷了,郭皇后也去當尼姑了。自己選一個喜歡的皇后,實屬情理之中,而現在大臣們主張給自己娶個醜的。

劇情肯定不能按照正史走,真的找一個醜女當女主,怕是製片商也不會答應。不過在正史中,曹皇后還是娶得值的。

因為曹皇后也是一個非常有主意的人,慶曆8年(1840年)正月18深夜,趙禎在坤寧宮遇到刺客行兇,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所以慌得不行。這個時候曹皇后讓他不要擅動,並且把內監召集起來,分別把守宮門,並且親手為每人剪下一綹頭髮,等叛亂平息之後以發為記論功行賞。處事之冷靜果斷,讓趙禎大為佩服。

這麼勁爆的情節,隨著劇情發展,接下來應該會引用到,不過表現形式現在還不太清楚。那我們拭目以待吧,這算不算劇透呢?


炒米視角


《清平樂》中,宋仁宗在大婚第二天早上見曹皇后這段被演繹得十分精彩。

王凱將一位帝王的內心變化表現得十分到位。

作為皇帝,在大婚當日,任由自己的脾氣,冷落新婚妻子。他很清楚,自己此舉很是不妥。但是另一方面,他又為自己感到委屈。自己作為擁有四海的帝王,無法按照心意娶妻,卻要被大臣們強迫著娶一位“醜妻”。不僅如此,這位“醜妻”還曾嫁過人,洞房當日因為貌醜把夫君嚇了出去。

這讓仁宗情何以堪。

然而,既然娶了這位皇后,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無論皇帝愛不愛皇后,都要做出互敬互愛的樣子,否則在旁人看來,是國之不幸。

於情於理,仁宗都要在第二天去見皇后。

這時,我們看到仁宗複雜的心情。

他很擔心,既擔心自己的妻子貌醜,又擔心妻子對自己大婚當日的失當行為說出一堆逆耳忠言來。

他一度不敢正視曹後。誰知在隨意一瞥中發現,自己的妻子並非貌醜,不僅不醜,還很美麗,並且賢惠。皇后對於新婚之夜獨守空房的事情隻字不提,處處關心仁宗。

仁宗對皇后的態度也是瞬間發生轉變,除了眼睛上揚感到驚喜之外,稱呼上也從皇后變成丹姝,更顯得親近。整個一大型真香現場。

估計此時的仁宗心中暗暗叫苦:韓琦這傢伙的消息太失真了。

眼角的上揚既可以從表面上理解為仁宗為曹後的美貌而感到驚喜。

也可以理解成仁宗與眾位大臣們的誤解得到消除。

相對而言,後者對於仁宗更加重要。如果大臣們為他選一位美麗的妻子,說明大家認可他不會為美色所惑,也說明大家是真心實意的為他選一位十全十美的皇后,只有這樣一位內外均美的皇后才配得上他們賢德的君主。

雖然仁宗及時改口,又對皇后讚譽有加,但是,曹皇后再賢惠也不可能瞬間失憶,對新婚之夜的事情完全不放在心上。

曹皇后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女子,她希望可以輔佐夫君,而不是依附夫君。

曹皇后的不卑不亢難免會導致心懷愧疚的仁宗對她產生距離感。

在大婚當日,仁宗巧遇年少的張美人,這就為日後曹皇后的愛情悲劇做了鋪墊。

這位皇后要忍受仁宗對自己只敬不愛,要面對張美人的驕橫跋扈,要看著張美人死後以皇后禮儀下葬,甚至追封為皇后,更要在仁宗病危之時忍受猜忌。

如果曹後有一點不賢惠,都將步郭後的後塵。她一生活得壓抑惆悵,謹小慎微,成了人人口中的賢后,卻從未得到過幸福。

那麼仁宗呢?同樣過得謹小慎微,因為自己的強大而不得不“忍”,忍受自己喜歡的女子出宮,忍受包辦婚姻,即便日後與張美人走到一起,卻依舊要忍受言官們的指責。他同樣沒有得到過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