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原创: 张敏 艺术品鉴杂志 前天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 , 斋号筠藂馆、问初堂、冄园。

2009 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4 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展中获奖、入展,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展览数十余次。散见于全国核心期刊、

杂志、报纸等。出版有《伏想清和》张圆满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班成员。

兼顾、成长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画的传统形式遭到质疑,坚守传统、改良、变革,这场声势浩大的争辩之声,推动着中国画以史无前例的大跨步迈进了“现当代”。而在以文学、绘画首领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似乎并未引起书坛太多人的关注。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传统的书法形式才有所动摇。

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一些艺术家试图以各类艺术表现形式介入到传统书法,以求书法的“现代转型”。1985 年 10 月 15 日,在北京美术馆画廊开幕的“现代书法首展”标志着中国现代书法运动的诞生。

感性抽象的线条、夸张变形的造型,在经历了刻意强调形式与视觉感受的探索过程之后,书法最终逐渐回归理性。而对于张圆满来说,书法归根到底呈现出的还是一种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35×138cm

“当代很多艺术家都作过细致的阐述,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这一概念是源于西方的,中国古代的书法家没有提到过‘创作’这个概念。在当代,“创作型”书法家的提出更多是因为许多书家书写到一定程度,会逐渐模式化、程式化,而“创作型”书家还是要将整个视野和路子拓宽,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了解、熟练之后所写出来的内容既不脱离传统,又有自己的理解在其中,既有探索,又有学术性,这样是最好的状态。”张圆满说。

将书法之路拓宽是认知、是格局,不脱离传统是尊崇、是求变的基础。宗白华先生曾言 :“中国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中国书法曾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宗白华所认为的“节奏化了的自然”实际上也正是说明书法将一种越出“形”之外的东西用一种充满节奏的书写方式表现了出来。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35×138cm

事实上,理解传统书法越深刻,对书法未来之路的探索才能更清醒、持久,张圆满的确是这样做的,如同被问到书法除了书写技巧还需要哪些必备的创作要素时,他的一一列举。

在尝试去理解各类创作观念与风格的同时,张圆满并未丢失掉自己在书法中的主观性。兼顾、成长,这是他现阶段对自己的总结,也是一种长远的目标。

传统书法的“局外人”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书法被动摇或许是必然,然而似乎可以这么说,动摇传统书法的基础则是对传统的全面了解与融会贯通。

目前,供职于故宫出版社的张圆满参与了编辑《徐渭书画全集》《赵孟頫书画全集》《唐寅书画全集》《故宫藏四王绘画全集》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他相当于旁观了每一位书画家的各个历史创作阶段。将书画家的阶段作品放置在其整个创作历程之中,再去观照一位书画家在整个艺术史中的地位。工作不仅使他在专业领域之外有所收获,更影响了他看待书法史的角度,即,理解接受各类书风,了解每位艺术家上承传统、创新求变的过程。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25×45cm

张圆满说 :“在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任何一位书法家都值得推崇,我没有不喜欢过哪一位艺术家,一般情况下,我的想法是,因为历史上书法家比较多,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很多书法家与自己的爱好审美趋向不同,我可以不模仿,但一定要了解。知道每一位艺术家高明的地方,他和别人的区别,他在吸收、理解、转换成自我风格的过程中的经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借鉴了什么。”

他更多面对的是书法的传统,而非“传统书法”,当代书家在继承、学习那些伟大的书法作品同时,更多是通过寻找书法的传统从而找到自己自然书写的状态。困囿于传统就如同将书法当做一种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而艺术却应当是永远鲜活的。没有近似宗教的狂热崇拜,他游走其中却又置身之外,书写主体的主观性总有意无意在流动,他的确是一位书家,同时也是传统书法的“局外人”。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35×138cm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书法的研习和践行者”是张圆满对自己个性的解读,在被问到曾经所获得的肯定和成绩时,他也总是非常自谦地用“运气”一词来回答。同绘画及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书法也是书写者个人生活经历、性格、学识、修养的综合体现,张圆满的作品同样有自身明显的标识在其中。

“人都有个性和共性,怎么把自己的个性转换到书法层面上来,这就考验的是书家的能力了,换言来说就是书法家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还要有语言转换的力。”张圆满说。

中国书画尚意,其所追求的力、势、韵等皆是超越了实质的精神境界,如何以笔墨跳脱出“形”之外,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个人能力。书法家则需要具备这种能表现出“似与不似之间”的高级技法。技法是基础,最终创作出怎样的审美境界则在于艺术家自身,由于艺术是在“写心”,所以作品形象大多是创作者的人格形象,这种形象的张力同时也决定了艺术境界的大小。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25×50cm

《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谦》中所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也是一种个性。张圆满同样会对自己的创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思考,尽可能回归到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再探索自我的笔墨语言,加深、完善自己的书写体系。


相比个性外放,他所追求的更多是一种精神性内敛 ;相对紧绷的生活节奏,他更多希望在书写上能获得一种松弛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张圆满的书写状态更多是中式美学与哲学的实际表现。

對話

采访嘉宾:张圆满

艺术品鉴:据了解,您的书法之路开始的比较早,您认为较早开始书法学习、训练对您之后的创作及书写实质性的帮助体现在哪里?

张圆满:我大约是在中学时期开始接触和学习书法,但那个时候主要还是以功课为主,书法相当于爱好,系统学习是在大学时期。我从小对字体的美感比较敏感,在这之后又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书法知识,学习了一些书写技法,高考时就目的比较明确地填报了海南师范大学的书法篆刻专业。

较早开始进行书写训练是否会对之后的书法创作有实质性帮助,这个问题因人而异。现在如果小朋友开始书法学习的话,我认为培养兴趣还是主要的,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学生太多限制。

另外,书法的基础学习不一定局限在唐楷,北碑、篆、隶书这些比较静态性书体也都是比较好的选择,书法在基础阶段所要学习的简单来说就是点画、结构这两方面,在这两方面不断学习直到能够掌握就可以。把握这两方面的基础之后,在未来的书写、创作上再获得一些不同阶段的不同感悟,应当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艺术品鉴:您如何看待自己“全国最具升值潜力书法家”“85 后潜力书法家”这一系列的标签?

张圆满: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别人在介绍我的时候带上这些标签的,拥有这些标签实际上也是广大书友和老师们厚爱所加上的。我不太擅长过多的宣传、经营自己,这些年来也一直埋头在做自己的事情。学习、工作、创作,相比这些别人给予的标签,我更享受自我观照、不断成长的过程。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35×138cm

艺术品鉴:您在未出大学校门时便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摘金夺银,当时引起人们热议的时候,您个人的状态和对自己未来创作的思考是怎样的?

张圆满: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当时的自己,我会觉得那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某一个阶段。我觉得自己当时是有一些运气,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好运,只是有的人来得早,有的来得晚。

上大学的时候前几届有师兄的作品参加过全国展,我们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当时很有冲劲,经常参加活动、展览,也得到了一些认可。在十七八岁有当时那样的成绩,肯定是比较高兴的,认为自己很厉害,对于以后书写时笔下的自信会有一些帮助。

后来我一直在想,参加全国书法展虽然也会用心认真地准备,但它毕竟和自己静下来将创作推向更深层面还是有区别的。参展要求必然会对参展作品起到引导作用,所以一旦有一些“小个性”在其中,便会凸显出来。

总的来说,每个阶段的心态及呈现出的作品和年龄阶段是有很大关系的,而书法需要多年的学习浸润和支撑,这就决定了书家必然会有一个慢慢成长、自我修炼的过程。

艺术品鉴:在故宫出版社编著《赵孟頫书画全集》《徐渭书画全集》《唐寅书画全集》等过程中,您感悟较为深刻的是哪方面?

张圆满:进入故宫出版社之后我负责编辑的第一套大部头书画全集就是《徐渭书画全集》,在此之前对出版行业也不太了解,没有做过编辑,在这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规划比较大的项目工作的时间里面,在专业领域之外的一些事情,例如沟通、协调、联系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等实际工作上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锻炼。

还有就是,做书画全集必然要对一位画家、书法家的生平有全面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看他的作品,眼光、心境也会不一样,会更包容,更理解,更能了解他人生的每一个创作阶段,他的成长过程。另外对古代书画临摹、鉴别等也会在和主编等老先生们的交谈中学习到一些经验。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45×180cm

艺术品鉴:您对自己的定位是侧重于研究型还是创作型书法家?

张圆满: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一个问题是“创作型书法家”的定义。“创作型”的提出应该是近年国内各大院校为了学科建设,提出的“创作型”和“学术型”两个学科的方向,代表着学习和研究的不同方向,在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中,做到兼顾最好,学习传统经典,了解、熟练之后所写出来的内容既不脱离传统,又有自己的理解在其中。既有探索,又有学术性,这样是最好的状态。

书法所谓的创作和西式教育体系中那种艺术创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艺术家注重构思及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书法除此之外,更多的注重艺术家本身,以及对相关文化知识等的认识,汲取营养,最终浓缩到作品中来。所以创作型的书家还是要兼顾学术才能做到更好。完全脱离学术的书写“含金量”必然不会太高,因为书法不是纯粹的表现书写,或者纯粹去体现书法的线条、构成问题,它书写的背后需要更多的内容,且这种内容不仅是简单的书写内容。

我个人希望自己能成为研究、学术型与创作型兼顾的书家,创作的同时不脱离学术的范畴。

艺术品鉴:您在整个书法史上有没有个人较为推崇的书法家,为什么?

张圆满:书法史上我个人推崇的书法家比较多,书法史上标杆式的人物肯定都是推崇的。当然,我也没有不喜欢过哪一位艺术家,一般情况下,我的想法是我可以不模仿,但一定要了解。知道每一位艺术家高明的地方,他和别人的区别,他在吸收、理解、转换成自我风格的过程中的经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借鉴了什么。

艺术品鉴:您个人更倾向于哪种书体?或者说哪种书体是较为符合您大部分的书写状态的?

张圆满:应该是行草书。从创作主体来说,宋代之后行草书的书写成为传统文人日常书写的主要书体,因为它比较实用,艺术感染力也更好。行草书有强烈的节奏感,不像楷书、篆书或者隶书。另外,行草书也较为符合大众的审美,潇洒、自由、自然。

艺术品鉴:您认为当代书法家是容易找到自我书写风格的吗?

张圆满:真正的书写风格是学习古人、自我理解,再慢慢成长,建立自己较为完备的系统的一个过程,不是刻意将字做成一种特点、符号性的东西就叫风格。

如果这样来说,当代的书法家的确是不容易找到自己书写风格的,近一些的民国时期大多数书家自我风格都很明显,即使是最初模仿别人,也能很快从中提炼出自己的东西,找到自己的风格,就是书家自我主观能动性作用的结果。当代主要的问题是类型一致、不断重复,使得书法停留在形式化的过程当中。

人都有个性和共性,怎么把自己的个性转换到书法层面上来,这就考验的是书家的能力了,换言来说就是书法家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还要有转换语言的能力。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隶书对联

尺寸:20×68cm×2

艺术品鉴:您认为相比绘画,书法的表达是否稍有限制,会不够自由?

张圆满:相比较而言,实质的要求差不多,点画到位、结构准确、章法和谐。然而在作品的完成上书法要求更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一件作品的书写,一任自然、不露痕迹,除了书家对点画结构的熟悉程度以外,还要看怎么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和状态去创作,这在于创作者自身。

但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并非是真的自由,这种自由还带有一些限制,即传统的法则。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有一些法则在里面,以书法来说,怎么把字的结构调配到一个最佳状态,怎么中锋行笔,怎么将笔运用的较为熟练,完全在于创作者的调配。中国的艺术不仅是技法“高级”,从整个境界层面来说,其所代表的都是古代精英文化里面的精神。

艺术品鉴:您认为当代书法家的书法创作更多应该建立在哪些基础之上?

张圆满:除了技法,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自己欠缺的比较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来滋养书法创作。例如多读一些和书法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间接关系的学科书籍,文学、哲学等。尤其是哲学类,因为书法本身就是哲学的浓缩,浓淡虚实、轻重缓急这些概念都属于哲学范畴。书家更多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从中感悟与升华后提炼的文字加以理解和认识。理解能力、语言提炼能力等也都是当代书家该有的创作要素。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张圆满书法作品

尺寸:35×100cm

艺术品鉴:您目前在书写上有没有一些障碍,是您想要努力去突破的?

张圆满:最大的障碍或者说最大的问题是传统工夫太浅,没有吃透的工夫很难真正地流淌出来,所谓“工夫深处见天然”。从有意识到无意识,从刻意到自然。

当然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书写问题,不断突破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向前走下去,也希望我遇到的一些问题都是不轻易就能突破的,因为突破的过程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张圆满:回归传统书斋的书写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