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完成今春首次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为春耕带来“及时雨”

4月20日6时,吉林省气象局开展今年春季首次跨区域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两架增雨飞机从龙嘉机场起飞,分赴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为全省春耕春播期带来“及时雨”。

吉林省完成今春首次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为春耕带来“及时雨”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今年春季降水较常年偏少,部分地方出现旱情,特别是西部地区土壤缺墒严重。据省墒情监测中心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8时,全省寒天耕地浅层(10cm)土壤缺墒面积为1153万亩,约占全省旱田耕地面积的15.4%。近日,吉林省自西向东逐步进入大田适宜播种期。为确保粮食安全,省气象局高度重视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在进一步加强雨情、旱情、墒情、苗情监测的基础上,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吉林省完成今春首次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为春耕带来“及时雨”

针对此次天气过程,省气象部门提前捕捉,制定详细人工增雨作业方案。据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李茂仑介绍,我省从19日晚,从内蒙古自治区调机的国家高性能增雨飞机新舟60飞抵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与此同时,各市、县气象部门根据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实时发布《地面人影作业条件分析报》,有序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据悉,吉林省春季降水主要以冷涡天气为主,此次冷涡过境时机正好赶在春耕春播关键时期,把握时机做好人工增雨工作将帮助全省缓解春旱威胁。

吉林省完成今春首次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为春耕带来“及时雨”


吉林省完成今春首次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为春耕带来“及时雨”

截至20日11时,已完成两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飞行时长7小时,使用焰条38根、焰弹210发,地面增雨作业发射火箭弹29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下,全省平均降水达5.9毫米。省气象部门将根据降雨系统演变,持续做好人工增雨工作。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庆伟

编辑:刘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