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春秋:鴻門宴,反秦勢力的決裂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進軍咸陽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帝國走到了終點。依楚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自然把自己定位為關中王,劉邦審時度勢,意識到秦朝的滅亡在於, 法令過於繁雜不便於法令的通暢,簡而化之約法三章,同時對於已經成為自已領地的關中秋毫無犯,使得當時關中百姓放下了原六國報復而懸著的心。

品讀春秋:鴻門宴,反秦勢力的決裂

鴻門宴

此時項羽也依懷王之約,帶領著六國軍隊共40萬向關中而來,劉邦做為關中王本能的派兵去鎮守函谷關,反秦戰事發展到這個階段,無疑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首先是原秦國貴族,沒想到秦帝國就這麼完了,關中故地也已被楚沛縣集團佔領;然後是六國貴族,他們沒想到前一陣子還打他們屁滾尿流的秦帝國,就這麼被楚國二路人馬給滅了;接下來楚國江東集團,沒想到自己在鉅鹿拼了老命滅了秦軍主力,轉眼間就被劉邦的沛縣集團摘了桃子;最後才是沛縣集團,沒想到順風順水的就拿下了關中,更沒想到友軍項羽會在劉邦羸得關中王之約後,會帶著六國軍隊來攻打自己。我們接下來看當時的形勢下各方算計思考。

品讀春秋:鴻門宴,反秦勢力的決裂

項羽分封

秦國勢力方面:關中的自然就投靠了劉邦,而關東的則投靠了項羽,做為被征服的一方他們沒有了議價能力;

五國勢力方面:他們則是想剛滅掉了一個秦國,現在又冒出了更強大的楚國,而無論是秦還是現在的楚,都沒有讓他們繼續存大的理由,秦國倒了現在就輪到他們了,還好楚國這時候有兩個山頭,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坐山觀虎鬥,等他們兩敗俱傷,大家才有活命的機會,與是他們鼓動著同為貴族的項羽向劉邦開戰,他們打心眼裡瞧不起也容忍不了,原來幫他們收租的狗腿子劉邦勢力佔據關中,所以就與項羽合兵40萬,攻破函谷關向咸陽殺了過來;

品讀春秋:鴻門宴,反秦勢力的決裂

項羽江東集團:做為在鉅鹿九戰九捷的楚軍絕對主力,對六國軍隊的作壁上觀無疑是極為不齒的,但是劉邦的沛縣集團摘桃子行為更加不能忍,而此時楚軍加上新降的秦軍力量(楚軍戰前主力7萬左右,為了保持對降軍的控制,坑殺了大部分秦軍,僅保留了小部分,兩者相加在十五萬左右),還不足以保持對兩方的優勢,更何況此時後方還有一個名義上的楚國共主楚懷王,劉邦集團不一定會和自己聯手對付五國勢力,而趙王張耳更是劉邦的死黨,要是先消滅五國勢力,而劉邦的從關中出手,那江東集團就危險了,只有同時削弱兩方才對自己最有利,於是項羽迎合五國聯軍進軍咸陽,到達鴻門引軍而不攻,然後派說客項伯前往劉邦處遊說,讓他的沛縣集團放棄關中。

劉邦沛縣集團:依懷王之約在佔領關中後,他們無疑認為關中就是他們的了,但是此時的六國集團和項羽江東集團聯手,以四十萬軍隊破函谷關而入,大有一舉消滅自己之勢,這時候同為楚國勢力的項羽派人來讓自己放棄關中,就猶如在說放棄還是被消滅你們自己選,這個時候劉邦和張良看破了項羽的算計,但是沒有辦法只能選擇服從,於是劉邦選擇親自去鴻門拜見項羽表示臣服。

而後的鴻門宴雖然有各種驚險,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類,而後廁遁而逃,都是劉項兩個集團演的雙簧,無非是讓五國集團安心而已,因為此時殺劉邦進而和沛縣集團拼個你死我活,根本不符合項羽江東集團的利益,只會讓五國集團漁翁得利,而宴會上的各各種爭鬥不過是演給五國集團看的,麻弊他們的的而已,私底下劉邦已經戰略性的放棄了關中,而退守漢中和蜀地以待時機。而後的分封中項羽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封給臣服於自己的降秦將領,其目的也就是防備劉邦的沛縣集團。同進將原五國分為十四國,同時分封互相對立的不同勢力,達到了同時削弱兩方勢力的目的,而西楚自己佔據了人口財富最集中的中原,為後面的一統天下做足了準備。

品讀春秋:鴻門宴,反秦勢力的決裂

楚漢之爭

五國集團的分裂被註定了,劉邦的沛縣集團被髮配到了蜀地,以蜀地當時的半開發狀態,其部眾大量逃亡,劉邦為了穩住局面不讓他們逃亡,甚至一把燒掉了出入蜀地的棧道。看似江東集團養精蓄銳後,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但江東集團其實也已經裂痕深重。蟄伏的沛縣集團更不會坐以待斃,秦亡之後決戰也沒有按照預定劇本走下去,因為貴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庶民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