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日本战前推理文学的发展,极大受到了欧美文学的影响。日本推理流派产生之前,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在英国掀起了侦探小说的潮流。

十九世纪末,水田南阳翻译并连载英国的《福尔摩斯的冒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留洋学者陆续引进了更多推理小说。欧美推理小说的刊载与翻译为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作品也影响了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等一代推理大师。

日本推理文学发展元年始于江户川乱步1923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两分铜币》,而本格与变格概念的诞生则是由甲贺三郎在1926年提出,直到20世纪中叶日本推理进入了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社会派时代,欧美推理文学则进入了硬汉派时代。

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新青年 (日本侦探杂志)

《新青年》是1920年森下雨村、横构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日本推理的第一个高峰期到来,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同时也为日本本国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推理要在本格前

《推理要在本格前》一书中所节选作品大部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期间所作,很多作品也都被刊载在《新青年》。大阪圭吉也在甲贺三郎的推荐下,通过《新青年》崭露头角,开启了日本本格推理的文学之路。 梦野久作因《新青年》刊载的《 妖鼓 》登上了推理文坛,甲贺三郎在新青年发表了《琥珀烟斗》使他成为日本推理的中坚力量。

大阪圭吉《三个疯子》开创了疯子杀人事件,充满了怪诞与荒唐的色彩,然其本质仍旧是正统推理与解谜,这与本格所推崇的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不谋而合,因此大阪圭吉也被称之为“日本战前短篇本格第一人”。

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小酒井不木

小酒井不木的《恋爱曲线》、《人油蜡烛》也先后发表与新青年与大众文艺,作者对于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冷静而极致的描写,大部分时候会令人深感不适,也因此曾被批评为“不健全派”。然而无论是《恋爱曲线》还是《人油拉着》,其故事结尾却又总有一丝浪漫色彩,或因为爱情,或是因为关怀之情。这就是小酒井的文字,医学与犯罪结合,残酷与浪漫的交织。小酒井不木的创作不只局限于推理文学,更是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1926年发表的《人工心脏》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最早的纯科幻、小说,而同时代的大下宇陀儿、海野十三也同样对科幻小说充满浓厚兴趣。

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海野十三

海野十三创作了大量的科幻小说与推理小说,他的《浮囚》与其说是推理,倒不如说是科幻来的更切实际一些,《浮囚》中的冷血博士对于身体的改造不禁会让人想到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那个对于生命无比热衷的生物学家,用尸块创造了一个怪物。海野十三惊悚的构想、血腥元素、变态的心理都充满了变格派的味道,然而其本身却又是实实在在的本格派。

如果说小酒井以医学谋杀见长,那么甲贺三郎则是擅长工科的代表人物,《琥珀烟斗》中对于那张纸条最后的解读WSSE坐标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而甲贺三郎写作特点,与其出身工学部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在他的创作中多有对物理化学为基础设计的诡计。

在日本推理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纯文学作家也尝试了创作推理小说,其中包括太宰治与坂口安吾、芥川龙之介等。

“死亡”与“自杀”是太宰治的文学基石,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创作中。《犯人》中的小森厌世与颓废的情绪,延续了太宰治一贯的创作风格。虽然也不乏精彩的反转情节,然而结局同样也在意料之中。

20世纪初日本推理文学小高峰

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创作于1922年,作品被黑泽明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小说由几篇不同的人物证词供言组成,武士的自述,独特的叙事视角,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谷崎润一郎的《散步途中》写于1920年,创造了概率与偶然杀人事件,如果一个人想要另一个人死亡,那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择手段,从而达到最终死亡的效果,颇有些新本格味道。

关于书中的作品,有些可以明确归类为本格派,诸如大阪圭吉与甲贺三郎等,有些则是典型的变格派如梦野久作,还有一些是介于本格与新本格,同样也有社会派雏形初现。也正是世纪初的这些作品,将日本推理文学一步步推向了黄金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