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目前,頭條內的美國崇拜者比2015年強多了,至少不再說美國從一建國就是世界霸主、從來沒賣過鴉片給我們、沒有屠殺過印第安人等,低於人類理性層次的觀點了。

現在更多的是“似是而非”觀點,但它同樣能“糊弄”許多人,並對山姆大叔有一種危害更大的崇拜,從而讓其“不戰而降”。

例如有人說:美國稱霸世界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這種觀點就是錯誤的。

美國在經濟上屬於世界第一,確實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但經濟世界第一隻是稱霸世界的一個條件,甚至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因素。經濟第一和軍事實力、話語權之間還差一個“核心因素”——科技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1898年美西戰爭、1941年珍珠港事件是這一過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只有上述四個因素齊全了,才能被稱為“稱霸世界”。

美國從建國到現在不過243年曆史,她一直處在“上升期”,這一點應該值得我們重視向其學習,但從歷史上看,也算不得“絕無僅有”。因此,不必自慚形穢

關於美國的建國時間在何時的觀點有很多,但再多也恐怕低不過230年,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總統;再長也長不過243年,1776年《獨立宣言》被髮表。

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可以說,在當今世界各強國(美俄中法英日德)中,美國曆史最短,比以普魯士為基礎德國還要短100來年。俄國還有539年(1480年以後的莫斯科大公國,當然你還可以往前推,但推到800多年也就差不多了)以上的歷史呢。

在目前的世界七大國中,除了美國以外都完成了“國家生命週期”的輪迴,屬於成熟國家。因為其不成熟,其“實用主義”思維就一直非常強大。就好比個人來說,年輕人有什麼“毛病”,美國就有什麼毛病。

但是,正如年輕人更強大一樣,美國243年來一直處於上升階段,但這並不代表可以長久下去。在中近古時期,最為典型的國家就是奧斯曼帝國和日不落帝國,兩國都有三百年以上的上升期,但結果如何?

奧斯曼帝國敗於:內部不團結(也無法團結)、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轉型失敗、樹敵過多(因為地理位置也沒辦法);

日不落帝國敗於:殖民地人民獨立趨勢不可避免、科技發展速度落後於其他國家、樹敵過多。

前者的失敗,與美國基本無關。

美國的243年曆史,如果拿個人比喻的話,是一種青年的無賴與中年的狡猾的混合體

後者的失敗,則與英國關係甚大。

美國的基礎十三州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十三州的百姓也都是英國人。因此,十三州獨立其實就屬於叛亂。之後,美國“贖買”了法國、西班牙的廣袤殖民地,搶奪吞併了墨西哥的廣袤領土。由此,美國的領土、人口分佈基本格局在1850年代奠定。

對於這一歷程,我們可以比作“青年的無賴”。

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美西戰爭

青年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了獲取日後的幸福和生活,有的人可以通過勤勞,極致就是過勞死、以健康換取醫藥費;有的人則願意跟隨在“大人物”的後面賺取賞金;有的人則喜歡搶奪。

美國很顯然選擇了後兩者,在搶奪其他殖民大國、鄰居的同時,美國採取了“跟隨英國”的策略。英國在前面吃大份兒,美國在後面吃小份兒。例如英國向清朝售賣鴉片第一,靠賣“大土”賺錢最多。美國則靠賣“小土”名列第二。

更因為美國具有“英國基因”,美國人從建國伊始就選擇“精英治國”的形式,並結合英國的經驗、美洲的情況,創造了美國式各項制度,這些都浸透著“英國式狡猾”、中年人的狡猾。例如“人民是野獸”的“精英佔據主體”的政治體制安排就很明顯——精英控制下的海綿。

這種方式有一個好處:最大化的滿足精英階層的財力物力人力,用以發展經濟、科技。當反抗、抗議、選票誘惑越來越大的時候,美國精英階層再不斷“後退”,給予一部分人平等權。這就是美國的柔性精英統治。

“美國的精英統治權”柔性很好,從政治制度到經濟制度、宗教文化安排等,都是被“部分民眾”不斷反抗或基本被“精英思想”控制後才被授予各項權利。以“投票權”為例,美國的243年曆程基本就是如此:

有錢的白人男基督徒到男基督徒和天主教徒、1920年白人女性、1924年印第安人、1965年美國黑人、1971年實現18歲以上國民平等投票權。

在這一過程中,黑人的武裝反抗在1960年代屬於典型的“反抗”權。要知道半個多世紀前,美國的“光輝形象”已經很有名,在全世界狐疑、驚訝的目光下,美國在1965年給予了平等投票權。實際上,“白人至上主義”即使在現在都存在且勢力強大,其代表還當了總統。

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美墨戰爭

美國黑人的教育普遍低幾個檔次、各種問題自然非常多。作為美國社會最底層的階層,一直沒有受到過真正平等受教育、工作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這些問題就不該驚訝了。

243年過去了,美國精英階層給予的基本完成了,而且精英階層越來越雜越來越難以“平衡”。由此,就進入一個關鍵時期——美國國內民眾表面上的平等下,各群體乃至種族因為歷史積累問題而出現新問題,都有一種“受剝削”的感覺。

長期的“表面平等”讓許多人都已經難以“和平交流”。目前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潮就是她能否“實現成熟”的關鍵。美國能否有“成熟期”或者實現“返老還童”再造一個新的“生命週期”,其實就看這十幾年了。不成功則會步奧斯曼和日不落的“失敗”後塵。成功了就只好祝她好運了。

美國243年國際交往史:從自保、自強,到區域霸主、世界列強,再到西方不敗、稱霸世界

隨著美國由弱到強的歷史,我們可以分為三個國際交往階段:

從1789年到1860年代的自保自強階段。這一階段美國其實都在防止自身被英國及其歐洲其他強國消滅、分裂的威脅。

1812年到1814年,美國入侵加拿大失敗,反被英國人、加拿大聯軍攻入華盛頓。為此,美國開展了第二次“愛國主義集體教育”(第一次是造反、獨立戰爭)。把一場侵略戰爭打造成“自保戰爭”。

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1812年第二次美英戰爭

著名的“美國南北戰爭”(1861到1865年),既是國內精英階層的分裂,又是英法西等國意圖製造“兩個美國”的戰爭。經過這次戰爭,美國不但形成真正的統一,更由此不再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對拉美的控制也就更有力和迅速了。

從1870年到1930年代,從區域霸主到世界列強階段。這一階段,美國有三方面的因素,值得我們關注。

從1830年代到1940年代的110年裡,美國從未放棄對“拉美地區”控制。先後擊敗墨西哥、西班牙、英國勢力。因為控制“拉美”,美國有了“無與倫比”的後方基地。在當時科技狀況下,各類資源以“最低”代價獲取,按照自己的需求安排拉美各國的經濟發展道路。

當然,如今美國一百多年的“孽”,現在也開始受到“反擊”。

人在江湖飄,怎能不挨刀?其實,拉美已經成為她的軟肋之一。

1898年的“美西戰爭”是標誌事件。在國際爭霸問題上,正是因為美國“只顧著”搜刮拉美,他才遲遲沒有走出美洲。通過這次戰爭,美國不但在拉美佔據第一優勢,歐洲勢力退居其後。美國開始對亞洲、太平洋地區勢力開始擴張。更關鍵的是,這次戰爭之後,美國徹底拋棄了“追隨英國”的國際戰略,開始與英國視作“平等夥伴”。

243年崛起簡史:美國的三個關鍵時間點

1900年代到1930年代,美國與兩大“新列強”交惡。美國從相對英法俄西等歐洲國家屬於弱國到區域強國,再到區域列強,終成世界列強的歷程中,有五大競爭對手,分別是:西班牙、英國、德國、日本、蘇聯。

在五大競爭對手中,西班牙、英國的失敗是歷史發展趨勢使然,殖民帝國的失敗是必然的。後三者則具有很強的歷史借鑑意義。

本文以上觀點,供參考,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下你的評論!請持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