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意義

文學的意義

版權圖片有頭條推薦

這是一個困擾我很久的一個問題,過去的5年在不同的階段接觸過不一樣的回答。現在我打算把它們整理下來,因為以後我也會有自己的小孩,我希望能帶給他們正面的影響。

形式和內容,是欣賞藝術的兩個角度

人類發明文字數千年,廣袤的大地上,誕生過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有詩歌、小說、散文、也有戲劇、寓言、童話等形式。

毫無疑問,文學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主要有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築、戲劇和電影這八大類。

文學的意義

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一方面,但凡是藝術,都有自身的規律,也就是形式化的表達"規範"或"套路"。對於語言藝術來說,如果極端追求表現形式,就意味著對於對偶、聲律、詞采、典故等都要關注,如同詩歌[footnoteRef:1],甚至大量的運用比興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例如樂府民歌。 [1: 楊海燕, 《剴論兩漢時期音樂賦》.]

另一方面,文學也是一種伴隨著社會生活而產生的話語方式,是描述生活、表達人的境遇的中介,也是進行公共討論、社會辯論的平臺。[footnoteRef:2] [2: 張慧瑜, 《另一種文化書寫:新工人文學的意義》.]

形式和內容,都有各自追求的至高境界

英國人裡維斯在《偉大的傳統》一書中[footnoteRef:3],討論了"偉大英國文學的標準"。知乎用戶"庫裡裡"在一個關於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區別的問題中,總結了這四大追求。(原回答鏈接) [3: 劉雪嵐, 《回顧"偉大的傳統"——弗·雷·利維斯的啟示》.]

文學的意義

英國文學——查爾斯狄更斯蠟像,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A.對人性足夠深刻而又充滿同情的理解

B.對當代病(或者用學術圈愛用的詞彙:現代性)先人一步的警覺

C.語言須能精緻準確表達出想要表達的對象。舉例來說,優秀的小說家,不可以濫用"不可思議"難以捉摸"等詞,因為他有責任把這種"不可思議"與"難以捉摸"寫清楚,傳達給讀者。(形式)

D.整體結構不蔓不枝。比如重要的象徵性道具,在除了其象徵價值之外,必須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劇情價值。舉例:魯迅《藥》中的人血饅頭,就是比張愛玲《金鎖記》中的玉鐲更好的象徵,因為前者是"不可刪除"的,即沒有"外在"感,而是"融合"的。

雅文學也好,俗文學也好,形式都是不可忽略的一個欣賞角度。雅文學總是力求在形式上進行創新和突破,樂於展現文字文章結構的魅力。而俗文學更注重內容,常用口語化或程式化的語言。

形式和內容,哪一個更重要?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留在印象裡的還是內容。

想一想有哪些詞來可以用來批評我不喜歡的作品?對於缺乏內容的作品,我們會說空洞、乏味、不知所云;而對於形式薄弱的作品,我會說敘事拖沓、結構鬆散、語言冗雜,然而只要情節足夠引人入勝,即使想批評一時之間也會覺得語塞。

文學當然不僅僅是故事,然而故事卻最容易留在人們心裡。一個讀者代表不了所有人,但水平有限時,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欣賞角度。

那麼,單從內容的角度看,文學還有沒有意義?

內容的意義?

或許,這個問題可以換一種問法:單純的故事情節有沒有意義?

回想一下閱讀體驗,不難發現:有的內容讓我們舒服,滿足我們簡單的娛樂需求;有的卻讓我們難受,刺激我們的感官,激發出負面的情緒。

有這麼一種說法:刺激我們的精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摩,一種是鞭打。(知乎用戶""原話)

前一種舒服,後一種深刻,讓我們自然聯想到喜劇和悲劇的區別。

文學的意義

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按摩——畢淑敏(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故事的意義:對抗恐懼

文學的意義

麥克斯·珀金斯熒幕形象(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傳記電影《天才捕手》講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人的故事,他也是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的編輯,出版過《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裡有這樣一段臺詞:

"我想石器時代的時候,每到夜晚,我們的祖先都會圍坐在火堆旁,狼會在黑夜裡嚎叫,好像隨時會從周圍的草叢裡蹦出來。這時就會有一個人開始講話,他會講一個故事,這樣大家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這段話恰好說出了人類所有故事的起源,或者說,人類文學的起源——為了對抗恐懼。

說上面這段話的時候,珀金斯正爬上高樓天台,眺望紐約的黃昏。

當時在珀金斯身邊,聽這段告白的人又是誰呢?他是托馬斯·沃爾夫,寫出《天使,望故鄉》、《時間與河流》的那位天才。

故事的意義:點燃熱情

不過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故事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可以再看幾個小故事。

大眾點評網是2003年成立的,起初網站的內容以介紹餐廳的價格、位置、環境為主,展示菜單和菜品的照片。我們用它的服務也是希望通過客觀公正的美食點評,為下一頓吃什麼尋找一個滿意的答案,既有新鮮感,又不太冒險。然而美食加上故事,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呢?沒錯,答案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文學的意義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照。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在文章《我們為什麼要講故事》中,作者王開嶺對這種講故事的方式讚譽有加。

《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部文化專題片,講中國的美食。這部片子的初衷就是在人們普遍對食物已經厭倦,甚至產生敵意的時代,重新點燃人們對食物的熱情,培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footnoteRef:4]要按過去的製作模式,那就會把它變成一個知識性的、專題性的東西,比如中國有多少菜系,每個菜系是怎麼做的,在廚房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裡面就可以完成拍攝和再現。但是實際上大家看到的《舌尖上的中國》,完全是露天的、戶外的,和大自然在一起的拍攝方法。它開始講故事,比如說它要講製作一道菜,這個菜的主要食材是松茸,生長在雲南叢林裡面。故事的起點就是一個農民早晨天矇矇亮,踏著薄霧,帶著自己的工具,到自己熟悉的竹林裡面去了,然後在熟悉的地點挖出了他渴望的東西,也是觀眾渴望看到的東西。它通過一個人一天的活動,通過這個人的生計,甚至他的生活來傳遞食材的信息,而且它的信息是立體的。這不單純是在販賣知識了——講松茸的來歷和營養成分,以及那些物理屬性的東西、生長習性的東西,而是把它還原成一個人的故事。此外還要講這種食材在市場上的價格,對這個農民意味著什麼;今天他有沒有失望,是挖得多了還是挖得少了;然後回到家,把剩餘的松茸給自己做了一頓美餐。它在表達生活,它在找到每一樣食材、每一種美味在生活中的位置,甚至在某一個人人生中的位置,而這個是和我們每一個人緊密相關的,馬上就建立了和我們每一個觀眾的關聯度。整部《舌尖上的中國》完全採用這樣的策略,講人,講人的故事,最後送出的是中國的美食文化。 [4: 王開嶺, 《我們為什麼要講故事》.]

故事的故事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故事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詞彙。

一本好書應該告訴我們一個或者幾個好的故事,一部好電影也應該講一個好的故事,一次成功的營銷應該會講故事,一個成功的領導應該會講故事。什麼都是故事,故事思維大過天了。

文學的意義

故事思維。版權圖片來自頭條

文學並不等同於故事,它只是用引人入勝的、印象深刻的方式講故事而已。

文學修養,大概就是腦海裡積累了足夠多的故事架構,同時可以信手拈來一些經典的講故事的套路。

至少,從今往後,再讀故事的時候,我希望我可以多想一步,一方面把故事主線提煉出來,另一方面也品味一下別人講故事的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