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每天 970 萬桶,創下史上最大規模石油減產記錄。


北京時間本週一(4 月 13 日)凌晨,驚心動魄的石油價格戰打了近一個月後,撕逼的主要三方——沙特、俄羅斯和美國終於坐上了談判桌。歐佩克+ 緊急會議後,全球 23 國簽署了這份減產方案。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表面上看,這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負和博弈,終於按下了暫停鍵。這份協議讓國際石油工業免於崩潰,也抑制住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恐慌情緒,僅在美國就能挽救數十萬個能源就業崗位。


但尷尬的是,國際油價卻未能因此提振,布倫特和 WTI 原油價格繼續下跌,北美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負油價”——只要你買,石油公司倒貼運費。


爭的不是油價,是對石油的定價權


自從 160 年前工業革命將石油推上“能源之王”的地位後,國際石油定價經歷了三次變革。


最早的石油定價權,是被英法荷美四個國家壟斷的,他們掌握開採技術,又有承擔風險的經濟實力,憑藉資本和軍事霸權,他們以極低的價格承包了幾乎整個中東的油田。


著名的“石油七姐妹”就是在這時形成的。他們和產油國簽訂長期合同凍結價格,從而將石油定價權牢牢把持在手裡。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初,石油才賣不到 2 美元一桶,名副其實的“油比水便宜”。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二戰之後,隨著民族獨立意識的覺醒、石油需求量飆升,中東國家開始想方設法收回資源主權,歐佩克誕生了。


此後,中東國家以戰爭衝突為契機,宣佈向西方禁運石油,一時間,美國和西歐石油價格飆升,所有物價水漲船高,民眾被籠罩在巨大危機之中,甚至搶廁紙的“傳統習俗”也是從那時紮下的根。


禁運並沒有維持很長的時間。但經此一役,歐佩克算是收回了石油定價權,在此後 10 年內,將油價拉昇到了 40 美元,並形成了新的資源壟斷。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歐佩克控制油價的方式很單一,就是產量加減法——減產嘴炮一打,國際油價立馬恐慌性走高;而到了要打擊新興產油國時,就宣佈增產,用低成本拖垮對手。


在上世紀 90 年代前,這套玩法非常有效,但同時也讓市場逐漸喪失了歐佩克信任。


與此同時,中國、俄羅斯、非洲也相繼加入產油大國的行列,美國則靠頁岩油逆襲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目前歐佩克實際只佔全球石油產量的 30%,也喪失了很大的價格話語權。


當下世界石油格局,美國、歐佩克和俄羅斯三足鼎力——


美國和沙特互相不服,矛盾的焦點集中在頁岩油威脅上。俄羅斯作壁上觀,保持著相對的理智。俄羅斯認為,過高的油價實際上是在倒逼新能源的崛起,會把整個化石能源行業逼入絕境。同時,近年來俄羅斯的產業格局調整也頗有成效,石油出口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已經從 70% 降低到了 50%。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今天,已經沒有哪個國家或者組織能在油價上隻手遮天,這一輪各方博弈的背後,實則仍是石油定價權爭奪戰的延續。


美國頁岩油企業崩盤, 可能成為金融危機導火索


此次減產協議其實分三個階段,970 萬桶只是第一階段的目標,隨後,從今年 7 月到明年 4 月,全球還將再累計減產 1350 萬桶。


協議有效期為兩年,也就是說,各個產油國至少能在未來兩年內維持表面上的和平,石油價格和能源行業格局也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推動這份協議落地過程中,美國扮演了最積極的角色。此前,該協議一度差點因為墨西哥的拒不配合而流產,是美國主動承擔墨西哥不情願減掉的 30 萬桶額度,才推動了方案最終成行。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事實上,如果從短期直接影響來面,美國絕不是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多元化經濟結構和資金儲備足以把石油影響分攤到最低,甚至接近於零。反倒是伊拉克這樣的中東窮國,需要 50 美元以上的油價才能維持國家政府的正常運轉。


但低油價卻在另外的層面上打擊著美國的命脈。


從 2019 年中旬開始,美國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每天產量大約 1500 萬桶,但與此同時,各家石油公司的回報率卻處於不斷下降中。


比如,作為美國最大的獨立石油公司之一,阿帕奇在 2019 第四季度就淨虧了近 30 個億。賣油能賣出負利潤,恐怕放眼全球也不多見。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美國油田以頁岩油居多,開採難度和成本都非常高。通常來說,生產一桶頁岩油要 36.2 美元,是沙特的近四倍。這意味著,只有當油價回升至 40 美元以上,美國頁岩油企業才能維持基本的盈虧平衡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4 月初,就在沙特發動石油價格戰不到一個月後,惠廷石油宣佈破產,成為首家在本輪石油價格戰中倒下的美國頁岩油公司,此外,還有數十家頁岩油企業面臨著破產重組的困局。


對於美國經濟,這是個相當危險的信號。


過去十年,美國頁岩油行業高歌猛進,IEEFA(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曾對 34 家美國頁岩氣公司做了調查,結果發現,過去 10 年間,這些公司的總投資比收入高出 1890 億美元。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而這些錢,大部分都是靠發行高收益債券來進行融來


所謂高收益債券,可以簡單理解為,由一些信用評級較差的公司發行的,但收益率較高的證券。客觀來講,它的作用相當於把商業銀行貸款的風險轉嫁給了一般投資者,也就是所謂的“散戶韭菜”。它的特點決定了,在市場信心動搖時,高收益債券極易出現擠兌。


3 月初,當沙特剛剛挑起價格戰的苗頭時,美國頁岩油相關高收益債券就經歷了一輪賣空,投資者不計代價贖回。


根據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的數據,今後四年,美國油氣行業有近 860 億美元債券到期,其中有 57% 需要在兩年內對付。


也就是說,如果油價維持在低位,不僅是對美國頁岩油企業的致命打擊,一旦高收益債券違約,打擊的將是整個美國的金融和信貸系統,會不會觸發金融危機不好說,但這樣的高槓杆崩塌,其嚴重性絕對超乎想象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積極斡旋,調停石油價格戰的重要原因。


石油減產:治標不治本的徒勞


但現在的石油價格危機真的憑減產就能解決嗎?當然不。


由於疫情的衝擊,全球的石油需求都推至紀錄低點。工廠停產,火車飛機等交通停運,連開車出門的人都少了。全球石油需求仍在以每日數千萬桶的速度下降,根據知名市場觀察公司 IHS Markit 預測,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將減少 1640 萬桶。


另一方面,不少國家已經在這一輪油價下跌中悄悄屯滿了油,其中也包括美國,截至 4 月 10 日的一週,美國原油庫存激增 1920 萬桶,增幅創下紀錄。甚至根據高盛的報告,現在全球許多輸油管道都已被用做儲存石油。


石油三國殺握手言和,美國或是最大贏家?

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不願意買”,而是“買了沒用”,以及,“買了都沒地兒放”。


維持高油價是保護能源產業的一個手段,但只要新冠疫情影響一天不解除,供需關係一天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恐怕也很難起到作用。


過去 160 年間,人類圍繞石油的戰爭從未停止,而這一次也不例外,減產協議維持的和平表象下,國家、民族、利益集團依舊暗流湧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