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傅抱石

2017年6月5日,在北京保利2017春季拍賣會上,當代藝術大師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45億元起拍,歷經幾輪競價,最終以1.87億元落槌,但這並不是傅抱石畫作的最高拍賣記錄,在一年前的這一天,他的另一幅畫作——《雲中君和大司命》在保利春拍上,拍出了2.3億元的天價

傅抱石在我國近代藝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畫作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他最推崇戰國時代的大詩人屈原,並且創作了以屈原為藍本的《九歌》。此外,傅抱石還創作有《毛主席詩意冊》,也曾拍賣出了兩億元的天價,人民大會堂中的那副《江山如此多嬌》便是出他的手筆。

以纂刻出道,受徐悲鴻相助出國留學

傅抱石是江西南昌人,小時候家裡靠給人修傘補傘維持生計,家裡十分貧窮,傅抱石的父親只會修傘,沒有什麼別的本事。但是傅抱石卻對修傘完全不感興趣,反而對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傅抱石的兒子後來回憶說,在他們的修傘鋪旁邊,有一家纂刻鋪子,他父親小時候便跟隨店裡的師父學習纂刻

,十幾歲時就能自行刻出許多印章,還能裝訂印譜。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傅抱石的纂刻的印章——往往醉後

也許是天賦使然,更多的應是不想子承父業,做一輩子的修傘匠。傅抱石憑藉對纂刻的濃厚興趣,一頭扎進藝術鑽研中,沒學多久,他刻出的印章幾乎可以以假亂真,深受師傅的稱讚。

1921年,17歲的傅抱石以第一名的成績免試進入江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裡,他不僅創作出了刻印專著《募印學》,還得以有機會在刻印之餘,研讀一些古代畫史,傅抱石的繪畫創作之路,也是從這一刻開始。

在校期間,傅抱石在校外的裱畫店裡,接觸到了不少很多中國古代傳統畫作,據後來傅抱石的兒子回憶,正是在裱畫店的經歷,成為了傅抱石創作之路的第一塊鋪路磚。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創作中的傅抱石

與他人學畫從毛筆開始不同,傅抱石學畫時滿腦子裡都是中國上千年的繪畫史,他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畫發展到今天,應該如何繼續發展?當時的很多畫家都在用傳統的辦法作畫,傅抱石認為必須要做出創新,打破常規,他認為在新的時期要有新的筆墨和理念,傅抱石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傅抱石畢業後留校任教,期間雖然作過不少畫作,但也只是讓他在南昌小有名氣罷了,直到遇到了徐悲鴻。在此之前,傅抱石從沒想過要出國深造,但是徐悲鴻看中了他的才能,為他爭取到了江西省公派留學的名額。

1933年,傅抱石登上了前往日本的遊輪,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院深造,師從對中國畫有著深入研究的、東方美術研究界的泰斗級人物金原省吾。

遠渡重洋留學日本,博取眾長納為己用

在日本留學期間,傅抱石的作畫風格和技法有著明顯的改變,中國畫一直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留白",幾乎不在背景上用過多的筆墨

,但是日本畫不同,在留白上沒有過多的講究,這種理念對傅抱石的影響很大。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傅抱石的風雨畫作

例如傅抱石在創作一些風雨圖,用濃厚的筆墨將風雨在畫中"刷"出來,而此前的中國畫在表現風雨時,是通過對樹、傘等事物的描繪來體現風雨的,傅抱石此舉在中國畫史上可謂是創造性的。

1935年5月,傅抱石在東京舉行了個人中國畫展,而除了展出畫作,傅抱石的刻印作品在出現在展臺上,其中的一枚小印章上刻了超過2700個漢字,只能用專業放大鏡才能看清。日本人對此很是驚訝,面對對方如何刻成印章的詢問,傅抱石的回答很妙:"用精神指揮雙手"。

這次的畫展極其成功,許多日本畫壇的知名人物都前來參加,如日本近代著名藝術大師橫山大觀,東京帝國美術學院院長正木直彥等人,這次畫展將傅抱石的名號傳播到日本繪畫界,很多大師都表示看好這個年輕人的未來。

回國發展,迎來創作高峰期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僅僅在一個月後,傅抱石就因母親患病而不得不回到國內,此後便留在了國內發展。1936年7月,傅抱石在南昌老家舉辦了他在國內的第一次畫展,這次畫展成為在國內打響了傅抱石的名號,創造性的技法、獨到的繪畫理念,使傅抱石成為了繪畫界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中年時期的傅抱石

舉辦畫展後,受徐悲鴻之邀,傅抱石進入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但好景不長,抗戰爆發後,南京淪陷,傅抱石不得不攜家人返回老家避戰。一年後又受郭沫若之邀,來到武漢工作後又轉到重慶,傅抱石也是在這段時間進入了創作的高峰期。

在重慶期間,傅抱石攜家人住在沙泙壩金剛坡,這也是他畫作上"金剛坡下山齋"的由來。在重慶,傅抱石先後創作了許多人物畫和山水畫,人物畫主要表現歷史上的人物和與之相關的故事有時也以長篇詩歌為題材,如《長幹行》、《琵琶行》等等,山水畫有《夏山圖》等。

但是在諸多歷史人物中,傅抱石最推崇的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他的名字原本叫傅長生,在接觸屈原並逐步深入研究後,他為自己更名"抱石",意為"屈子抱石",他也因此自號"抱石齋主人",此後創作了不少以屈原為原型或者以《離騷》為藍本的作品。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屈子行吟圖》

1942年6月,傅抱石創作了《屈子行吟圖》,在此畫中,傅抱石描繪了一副面容憔悴的屈原,行走於煙波浩渺之上,畫面悲愴蒼涼。傅抱石作此畫時,國內正處於抗戰的水深火熱之中,藉助此畫,他傳達出一種"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國決不亡,屈子芳無比"的信念和決心,郭沫若特地親自為這副畫賦詩。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雲中君和大司命》

除了這副《屈子行吟圖》,傅抱石還曾在1954年創作了以《屈原賦》為藍本的《雲中君和大司命》,這副畫也是傅抱石的代表作之一。

在此前的畫作中,雲中君和大司命一向是以男性的形象出現的,而在這幅畫中,傅抱石另闢蹊徑,將雲中君刻畫成一個曼妙女子的形象,大司命則是一個面容清秀、俊宇軒昂的男子,這副畫在前些年拍出了2.3億的天價。

創作《江山如此多嬌》,為中國十歲華誕獻禮

新中國成立後,傅抱石的畫作取材出現了極大的改變,從此前的歷史人物和故事轉變為以毛主席詩詞為藍本,進行藝術創作,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種題材有著天然的可行性,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此後,傅抱石先後創作了《搶渡大渡河》、《井岡山》、《更喜岷山千里雪》等作品。到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1959年,時值北京人民大會堂在這一年的9月3日竣工,大廳內急需一副大型國畫。

郭沫若和吳晗提議到,以《沁園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嬌"為主題開展創作,經政府研究,批准了這一建議並決定由傅抱石和另一位國畫大師關山月共同完成。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搶渡大渡河》

在創作時,陳毅曾經提出,畫中要體現長城內外,大河上下的西北高原,還要有東海和季節變化。這樣的要求不可謂不苛刻。而在"須晴日"的體現上,兩人受到郭沫若一番話的提醒:"

須晴日是在解放前,如今已經解放十年,應該是一輪紅日照耀河山"

經過三個月的創作,完成了初稿,在提交給周總理審閱時,周總理提出了"應該擴大尺寸,紅日也應該放大數倍"的建議,最終又經過數次修改,才完成這幅長9米,寬6.5米的巨幅國畫,後由毛主席親自提名,揮筆寫下"江山如此多嬌"於其上,懸掛於人民大會堂中。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江山如此多嬌》

這副畫帶來的不僅僅是它作為一幅國畫為人們帶來的震撼,更特別的是它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是其他國畫無法企及的,《人民日報》、《中國畫》等相繼出版了《江山如此多嬌》的彩色畫冊。

結語

傅抱石一生畫作頗豐,其中《麗人行》被徐悲鴻稱作是"此乃聲色靈網之交響"。他的畫作,將書法中的筆墨手法,和日本的繪畫技法,以及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特別是在山水畫上,後人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種繪畫風格技法——"抱石皴(cūn)"。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麗人行》

1965年,傅抱石參加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華東地區作品專場,他的大幅畫作《虎踞龍盤今勝昔》參展,這也是傅抱石最後一次參加美術展覽。

傅抱石:因屈原改名,曾作國畫掛於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親自提名

《虎踞龍盤今勝昔》

同年9月,傅抱石接受了為上海虹橋機場大廳作畫的邀請,計劃返回南京老家,再前往上海,不料卻在南京家中因突發腦溢血而逝世,終年61歲。

一代藝術大師離去了,這個年紀可以稱得上是"早逝"。近些年來,傅抱石的畫作在各大拍賣市場上備受矚目,價格也持續走高,多次拍出上億天價,曾經創下10幅畫總計10.86億元的拍賣紀錄,不知傅抱石在天之靈看到後,會做出何般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