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龚允志——医者仁心献大爱 悬壶济世扬美名

  龚允志,男,1956年8月出生,1975年到部队服役成为一名消防战士,在部队服役期间学习中医诊治医术,1980年3月转业到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从事医务工作,30多年来,一直潜心钻研中医,获两项发明专利,即壮筋骨丸、脑梗塞、脑血栓通灵。

  2012年6月,龚允志发起成立亳州谯城华佗中药研究会并当选为会长,2019年4月在亳州华佗民间传统中医药研究组织机构会上重新当选为会长。龚允志在中医研究、临床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作为药都名医,龚允志为亳州谯城中药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其贡献不可磨灭。

  30多年来,龚允志一直坚守在中医药研究、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坚守着“病人就是亲人”诺言。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冰天雪地,只要病人找到他,或者听说有人因病等特殊情况需要帮助时,他都会义无反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救助。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应做的事情。”可就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分内事情,长期默默地感动着他周边的近万名群众。

  “我能活到今天,是龚医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是我的再生父母,这个情,我恐怕下辈子也还不清……”提起龚允志行医的事迹,汤陵街道江宁社区杨红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杨红恩今年63岁了。2008年12月下旬,一次偶然的机会,龚允志到汤陵街道江宁社区义诊了解到,杨红恩在两年喉部患了疾病,已辗转到北京、天津等多家大医院救治,家里钱已经花光,还东挪西借几万元的欠债,但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始终不见治疗效果。当时杨红恩已心灰意冷,绝望在家,只等着死亡的来临。得知这一情况后,龚允志立即动员杨红恩到他家诊所及时治疗,可杨红恩却出乎意料坚持不进医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几个大医院都没有治出疗效,另一方面家里已拿不出治病的钱。

  “当时我看到他说话非常困难,吃不下饭,几乎是绝食状态,精神颓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到我诊所接受治疗。”龚允志回忆说,“当时我承诺给他免费治疗,不用担心治病花钱的问题。”

  后来在龚允志一再坚持下,才做通了杨红恩思想工作。在杨红恩的积极配合下,龚允志用中草药配制专治疑难杂症的药方,每天坚持给杨红恩服药治疗,外用内服结合,医养结合,经过四个多月的治疗,杨红恩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现在杨红恩和健康人一样,能吃能喝,还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说真的,我和龚医生一无亲,二无戚,他这样好人,真是难得啊……”杨红恩说起龚允志给他免费治疗疾病时,热泪早已夺眶而出。

  30多年来,在亳州市谯城区境内龚允志从医为群众办的类似实事、好事,不知演绎了多少回。

  龚允志不管是哪个去找他,也不问有钱没钱,总是随喊随到。有时周边较为困难的老乡找到他,没得钱他还得赶快为他们免费医治。1988年,五保户张杨氏老太太患了脚溃疡疾病,没钱治疗,当时张杨氏老太太脚疼得不能走路,龚允志知道这个情况后,免费给他治疗,几乎每天到张杨氏家两次,给她敷药换药,一直坚持到半月时间,张杨氏的病情才病愈。

  龚允志长期在基层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被当地群众赞誉为新时期的白衣天使,为困难群众诊病治病的活雷锋。

  为提升自身业务素质,龚允志不断加强学习,潜心研究中医学病理知识。他一方面自费到安徽医科大学、亳州卫校参加各种医疗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订阅杂志查阅各种疑难杂症等相关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不断巩固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龚允志2014年12月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012年12月参加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确有专长考核综合笔试,均成绩合格。他说,医疗方面的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更新,才能做得更好。良好的心里素质和扎实的医疗业务技术,30多个春秋,龚允志累计行程2.6万余里,为患者送医送药上门服务达1.5万余次,服务范围涉及亳州谯城的华佗镇、芦庙镇、五马镇、颜集镇、观堂镇等10多个乡镇,最远的有河南商丘界沟镇、及永城、鹿邑县区等地。龚允志在回忆时说,尤其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那段时期,由于交通不方便,下乡为病人就诊几乎都是骑自行车,有时为一个病人往返需要三四天,家里的农活和孩子读书几乎没时间照应。

  按理说,龚允志每天在外面忙活应该收入不少,家里的日子应该比别人家里宽余得多,然而,事实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八十年代前,龚允志为病人每打一针,加上服用的药,毛收入最多也就是3块钱。1983年大儿子考上淮南理工大学,家里连孩子上大学5000多元都拿不出,为了筹集儿子的上大学的学费,龚允志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东挪西借,才凑够儿子上学的学费。

  在龚允志的出诊账本里,上面清楚地记录着1986年至今30年时间为贫困户垫资的医药费用明细帐。从这些零星的明细账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垫付药费最低的有4元,最高的达2000多元,累计达1.8万余元。当问及龚允志这些欠款能否收得回来时,龚允志感慨地说:“这些欠款的农户家里都是非常贫穷的,有的已经病故,有的是“五保”老人,还有一部分是家里条件非常差的,至于哪天还钱,我还从来没想过,我记帐的目的不是为了哪天问他们还钱,主要是证明资金投入去向的一个依据,家里人决对不会问这些欠帐的人要的。”

  由于医术精湛,救死扶伤,30多年来,龚允志共收到锦旗500多面,这些锦旗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患者,锦旗上面写着“诊断精准,大爱忍心”、“雷锋式好医生”、“起死回生,恩情无边”、“大爱不言谢,恩情深似海”等等,表达患者感激感恩之情,表达了患者对他医术的赞扬和肯定,对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敬重敬仰。

  龚允志说:“人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还要对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每个人都像龚允志这个普通的乡村医师一样,用心去做好份内的事,经常做一些看似平凡的有意义的小事,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伟大的祖国就一定会更加繁荣和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