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祖先是车夫,因此赵人骑射之术一流吗?

光辉十万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是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太好玩了。如果一个人的祖先是车夫,那他的骑射技术一流,那如果一个人的祖先是刽子手,那他的刀法一流了?祖先是石匠,那他的雕刻技艺一流了?

所以祖上的技艺和后代的关联并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一些技艺是世代传承的,但范围一定有限,而且受现实影响比较大。

比如,美国西部大开发时,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不论男女,人人配枪,所以才有了各种西部牛仔的传说,而且形成了尚武的民风。

而中国人祖上还是玩火药的行家呢,怎么现在民间不见枪支呀?和一时一地的政策有太大关系了。

而赵国之所以骑射在一定时期较为先进 ,实在是因为他们和少数民族接壤,没少受骚扰,同时也看到了其可取之处,所以才有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改革,从而使赵国强大一时。

秦国也一样,长期与西戎杂居,养成了民风剽悍的传统,故而在后来的统一战争中战斗值爆表。

所以,赵国善骑射,实在是出于现实考虑得多一些。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晋人今语


赵人一流的骑射水平,得益于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而非赵国祖先是车夫。

赵国的祖先,在周穆王时有造父,他是穆王的御戎,就是主管为天子驾驭战车的高级军官。造父不仅善于驾驭六匹马的马车,而且还善于养马和相马。但是他的这些绝活,在后世子孙中逐渐丢失了。

造父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有功,穆王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分给了他,从此子孙定居赵城,并以封邑为氏,称赵氏。子孙传了六代,大都给周王赶车,但养马、相马方面则默默无闻了。到了第七代裔孙叫赵叔带。这时周幽王荒淫无道,赵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了晋国,侍奉晋文侯姬仇,担任小官职,从此完全脱离了养马、相马及驾驭专项技术工作。

而造父的堂叔伯兄弟叫秦非子,善于畜牧养马,一直为周王在边陲养马,马业繁盛,有此功劳,被周王封在秦地,让他继承赢氏祭祀,号秦赢,为附属国,是秦国始祖。

说起赵、秦的共同先祖,也是很有名气的,名叫大费,辅佐舜帝调驯鸟兽(猪、狗、牛、羊、马、鸡等),鸟兽多驯服,被称为:柏翳(又叫伯益、柏益),帝舜赐姓嬴氏。其子孙继承祖业,世代为帝王掌管畜牧业,被称为:鸟俗氏。

到商汤时,大费裔孙有孟戏、中衍,神话传说鸟身人言,也就是继续掌管畜牧业。

到商纣王时,中衍裔孙叫蜚廉,辅佐商纣王,善于驾驭马车和骑马,行走如飞,故也称为飞廉,后来还被封为风神。飞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恶来,被周武王伐纣时所杀,恶来的五世孙就是秦非子;二儿子叫季胜,季胜的重孙就是造父。

秦非子的后代都世代为周朝养马,所以,秦国的畜牧养马业非常发达。且地处甘肃和蒙古草原,马匹优良,故秦国战车和骑兵都很优越,战力强劲于他国。

而赵国夹在秦、齐、燕、魏、韩及戎狄之间,经常受欺负,所以,赵武灵王发奋图强,重新操起祖先旧业,大力发展畜牧养马业,驯育优良战马,并大力发展骑兵部队,演练骑射技术,终于使赵国军事达到强盛,成为战国时期继魏国之后的第二位霸主。


南宫外史


大家好,我是喜欢先秦历史的胖关,赵国的祖先确实是西周周天子的车夫,周天子封分有功之臣,将赵国分到了胡人的交界处。

赵国骑射技术的一流是由于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这与赵国祖先是车夫没关系。

赵国内忧外患,赵武灵王保存实力向北方开拓根据地

赵国在战国初期国家的综合国力还很薄弱,赵武灵王时期,赵国也是四面强敌环伺,赵国西边有商鞅变法初成的秦国,东边有燕国和齐国,北边有韩魏两国,魏国凭借魏武卒已经独霸天下了,南边有楼烦和胡林的游牧民族,屡犯边境,蚕食赵国的国土面积。

最为让赵国头疼的是还有中山国,直插赵国腹地,对赵国的南北方经济和交通有着致命的隐患和打击,赵国几代国君试图覆灭中山国,但由于燕齐两国的干涉,最终无功而返。

当时东方五国都在把战线和精力往中原主战场转移,在大搞特搞军备竞赛,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赵武灵王将注意力转移到赵国的北方胡人身上,在后方拓展军事实力,再图中原。

由于胡人世代以水草为生、居无定所,擅长骑马射箭,对赵国的侵犯让百姓苦不堪言,由于骑兵的机动灵活、来无影去无踪,在两军对战中赵国屡败下风,胡人完胜赵国。

胡服骑射大放异彩,灭中山驱胡人,赵国崛起

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定仿效胡人全国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士脱下长袍大褂换上短袖长裤,练习马术和射箭,聘请俘虏来的胡人当教官,指导骑射,在国家的中央机关让胡人任职,胡赵自古就有血缘关系,胡服骑射让东方文化思想和外胡文化开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国,军事实力飙升,赵国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骑兵部队,战车作战时代一去不返,兵贵神速,骑兵的突然袭击为赵国赢得了筹码。

赵武灵王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中山国,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兵士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中山国很快被赵国以“闪电战”击破,中山国灭亡,赵国收复了大片的土地和人口。

赵武灵王将他的王位传给小儿子,以太上皇自居,自己带领大队人马奔赴胡人之地,打的胡人四散而逃,赵国北方大后方得以巩固,北方领土也不断向胡人腹地深入,至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名声大噪,赵国的霸主地位开始树立起来。

胡服骑射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华文明生态圈的延伸

赵武灵王造就了胡服骑射,胡服骑射成就了赵国,赵武灵王的胆识和谋略确实过人,胡服骑射最核心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思想文化的交融,赵武灵王冒着被边缘化和异类化,是第一个君主将中华文明圈向胡人拓展,胡服骑射不是简单的骑马射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封建旧的礼制的冲击,思想大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