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中如何看待太子李建成?

拾遺蹟


玄武門事變並非一日之功所釀造,而是由來已久,兄弟倆為首的兩個集團明爭暗鬥。

李世民手握軍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麾下將士十分擁護。

李建成也不是善類,很多人都以為他毫無作為,其實大錯特錯,當年李淵攻佔長安城,李建成位居首功,此後滅稽湖,又被調派去鎮守蒲州,備戰突厥,後擒斬劉黑闥,平定山東,居功至偉,同時他擅理朝政,由此深得其父李淵信任。

《新唐書高祖本紀》有載:七月壬戌,秦王李世民討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於蒲州以備突厥。

總而言之,李建成這個太子,前期攻克河西與長安等地時,首拿軍功,同時又表現出了足夠服眾的行政能力,使天下動盪時沒有受到外族突厥的侵擾,並非史書中所說的窩囊廢,近幾年也有很多為他平反的聲音,至於淫亂後宮,基本等同於莫須有的罪名。

《舊唐書》卷六十四《隱太子建成傳》另有載:建成至(太原),高祖大喜,拜左將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都,從平長安。

由此可見,李建成並非無功無德,相反他在軍事上的才能更讓李淵非常欣喜,李世民之所以能一往無前的征伐各地,仰仗的絕非只有諸君,相反李建成的多次掩護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李建成坐鎮蒲州,阻斷突厥進軍中原的路線,切斷突厥與王世充的密謀,接近統一的李唐將會被分裂,從而陷入連年混戰不休的局面。

玄武門之變前夜,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密謀大計,二人計劃向李淵進諫,要求調派李世民麾下的將士給李元吉前往邊境對抗突厥,以此削弱李世民麾下的精兵悍將,同時李元吉出征,當兄弟的李世民必須要踐行,雖然兄弟三人水火不容,但這些禮數仍然得遵守,此時建成二人聯合李淵對李世民進行打壓,東宮及李淵為首的皇權勢力已經對李世民秦王黨勢力佔據了壓倒性優勢,換句話說,時間拖的越久,李世民的地位就越岌岌可危,他已經在這場政治較量中處於下風,因此在這個重重壓力的時間節點上,迫使他必須要做出選擇,或者說應對之計。

整個過程簡單而直接,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等臣子的勸告,一方面讓心知大勢不利的李世民下定決心,另一方面揭開了父子三人面前的最後一道面紗,如若不先發制人,李世民勢必淪為政治相爭後的慘敗,如若再拖久時日,雙方之間更有可能會因為奪權而引發戰爭,屆時將影響整個國家的安穩。

於是李世民提早計劃玄武門事變,因為玄武門前不得領兵而入內,然而守城將士對諸位皇子攜帶兵器入內則司空見慣,換句話說,玄武門前有律,凡入皇城者,皆不可佩戴兵器,然而三位皇子地位極其尊崇,攜帶兵器或各種物件入宮早已如常,李世民對此心知肚明,藉機佩戴兵器入內,果然未受到門前禁軍阻攔,更因他隨從人數只有八人,更無人會聯想到堂堂秦王敢帶八人謀反,因此便順利放行,李世民因此得到了埋伏在臨湖殿的天賜良機。

當夜,李建成與李元吉欲面見李淵,提議李元吉出征調借李世民麾下將士,二人路過臨湖殿時,未遇到本應盡責的禁軍詢問,二人遂認定這是削弱李世民勢力計劃的成功前兆,在此喜悅之餘,大為放鬆警惕,未帶一兵一卒,甚至連一個隨從都沒有的情況下,二人路經臨湖殿,被事先埋伏在內的李世民之眾一舉射殺。

玄武門守將又是太子府的人,這一切使得李建成放鬆了警惕。在得知弟弟真的發動政變之時,心裡防線崩潰連射三箭接不中,一切的一切都已李建成的失敗而告終。由於自己的麻痺大意與自身對於政治鬥爭看法與李世民相差一定距離,李建成的失敗不是力量實力上的,而是個人心裡素質上的。


阿U侃歷史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內部統治階級之間的一場爭權奪利的鬥爭。是由唐高宗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最後殺了長兄李建成和四弟,立為新任太子,不久繼承大統。

本文的主題是在玄武門之變中,如何看待李建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念手足之情、不趕盡殺絕之人。他和李世民是完全的兩類人,李建成雖然在歷史上的名氣與名聲不及李世民,但他卻是一個憨厚,心軟,沒有太多心機的人。

在玄武門之變中,他的身邊只有隨從,而不見大軍,就當時的李建成,怎麼能沒有自己的軍隊,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兵敗,李世民也會顧及手足之情,可是李世民不是李建成。還有他已經貴為太子,不久便是皇帝,即使李世民兵變失敗,他也不會對李世民及他的家人趕盡殺絕的,李世民卻盡然。

其次,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懂得籠絡人心、經營事業的人。玄武門之變,守將才是關鍵,當時玄武門守將是常何,常何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是李建成的人,但是後來被李世民收買,所以在這場戰役裡何常起主導作用。

李建成等人進入玄武門後,常何將城門關掉,這樣的話,李建成的兵馬無法進入城內,更別提營救了。還有他已經是太子了,不好好的當好太子這一職位,偏要和李世民一決高下,著實不值。

最後,我覺得李建成是個狂妄自大、輕視敵人的人。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李建成勢力很大,權利也很高,應該身邊有很多護衛,但是玄武門之變,他連救駕的軍隊也沒有。在李建成的心裡李世民並不是他的對手,即使他知道李世民痛恨他,也不可能發起政變的。所以李建成進入城內,身邊沒有護衛,在雙方這樣懸殊的對比下,誰輸誰贏一眼便知。

以上所述,便是我對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的看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韓奈戴


話說“斑斑青史俱在,千秋功罪難評”,多少雄才大略的英雄豪傑,在歷史的長河中含冤蒙塵,成為典型的反面教材,甚至淪為了歷史的笑柄。本來應該公正的歷史,在此時又是何其的冷酷和殘忍。

受到後世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影響,尤其以《隋唐演義》為代表,使得很多人都對大唐帝國的開國太子李建誤會極大,簡直視為了一個嫉賢妒能和荒淫無度的敗類。

本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態度,文史不假帶您走近李建成,走近這個充滿傳奇色彩而又被人無限詬病的皇太子。假如沒有李世民,沒有玄武門之變,唐朝的歷史必將會被改寫。

李建成(589年——626年),唐太祖李淵的嫡長子。李淵為他的長子取名為“建成”,包含有"建立功勳”和“成就偉業"期許。

而事實上,筆者個人認為李建成在自己短暫的三十七年生命中,也無愧於父親的厚望,無愧於這個名字的寓意。

在隋煬帝楊廣繼位後,因為他的好大喜功和剛愎自用,使得建立不久的大隋江山就變得滿目瘡痍。

儘管我個人非常支持和認同楊廣開鑿大運河和發動軍事征伐的對內對外舉措,但是,的確是顯得太過操切和激進了。數十年才能完成的任務,集中在短短數年內完成,必然造成民怨沸騰的結局。

作為關隴士族的代表和隋朝的外戚,唐國公李淵駐守於北方重鎮晉陽(太原)。面對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李淵內心也有所悸動,但還是顧慮重重。

此時的李建成已經敏銳的意識到,隋朝的滅亡已經是無可避免。雖然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關係歷來不睦,但在太原起兵這件事上,兩人卻出奇的一致。

在兩兄弟和眾人的慫恿下,李淵終於下定決心發兵起兵。李氏父子起兵後,採納了謀臣劉文靜和裴寂等人的建議,向西進行擴張,通過潼關後佔據長安。

佔領長安後,李淵擁立了隋煬帝楊廣孫子楊侑為新帝,充當了自己的傀儡。遙尊遠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改年號為義寧,表面延續著隋朝的統治。

李淵受封為唐王,李建成作為嫡長子,被授予尚書令的職務。

時機成熟後,李氏逼迫楊侑禪位,唐王李淵在長安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武德,正式建立大唐帝國,冊封李建成為皇太子。

在這期間,儘管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一直都磕磕絆絆,但在事關李氏家族利益的過程中,兄弟兩人倒也相安無事。

太祖李淵儘管知道兄弟間的矛盾,但本著“平衡制約”的原則,並沒有太過於進行干涉,更沒有進行積極的疏導。正是李淵的這種策略,為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基本消滅了各地的割據勢力後,唐朝的江山已經日益穩固。本著“立嫡立長”的原則,李淵開始大力扶持李建成,準備為日後傳位奠定基礎。

但是,隨著李淵態度的明朗化,戰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越發不滿,甚至心懷怨恨。為了扳回不利的局勢,李世民開始暗暗謀劃,聯絡自己帳下的文臣武將,悍然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通過這次兵變,李世民將太子李建成直接斬殺,年輕有為的李建成就這樣突然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

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率軍進入到皇宮,表面是在向父親李淵請罪,實則是在逼宮。以當時的情形,如果李淵拒絕冊立自己為太子,勢必會有性命之憂。

無奈之下的李淵,只得被迫同意冊立李世民,並在同年進行了禪位,自己被尊為了太上皇,徹底喪失了對朝政的掌控。

李世民在即位後,為了消弭這段不光彩的歷史,開始大肆篡改史書,空前提升個人形象的同時,還不斷醜化李建成。此舉,開通了唐朝習慣性修史的惡例。

後來,李世民在自己政權穩定後,為了表示自己對於兄長和父親的愧疚之意,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號“隱”,史稱為“隱太子”。

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