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中的“禮”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銀燭秋月


答:(1)我們將“禮”的原則提煉為六項:即“敬、義、仁;報、謙、誠”。

也只有在瞭解了禮的內在原則後,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修身齊家,與身邊的人事物乃至社會和諧相處。

(2)“知書達禮”這個成語在社會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通常被解釋為:“知”和“達”都是懂得的意思,其整體意思為“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3)儒家認為,“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禮記·仲尼燕居》)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維持了,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了,這才是古人說的“達禮”。

(4)“禮”進一步演變為中國古代社會最重要的觀念形態之一,主要是指中國古代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

(5)又可引申為“表示敬意、尊敬”的意思,

()禮”還有倫理道德的另一個層面,作為倫理道德的“禮”的具體內容,包括孝、慈、恭、順、敬、和、仁、義等等。

(7)“禮”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禮物”,就是行禮所用的宮室、衣服、器皿以及其他物質的東西;二是“禮儀”,就是使用禮物的儀容動作;三“禮意”,它是由禮物和禮儀所表達的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內容、旨趣或目的。這就要求禮物和禮儀必須適當,在逐漸完善的實踐中證明為要達到“無過不及、恰到好處”。

(8)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維持了,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了。

回過頭來看,這就是真實含義的“知書達禮”,“知書”是途經,“達禮”是目的。


winner謝永勤


知書達禮: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知書達禮”,但很少深究這句話的明確所指。“知書達禮”的“書”是指“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禮”是《禮記》。過去,“四書五經”對於儒家學者來說都是必讀書。我們今天沒有要求全社會去讀這些,九年義務教育中對“四書五經”只作了一個最簡單的介紹,但這不代表我們放棄了這種文化原則。今天中國的文化原則都是在“四書五經”下形成的原則——仁義禮智。“禮”是說人應該有辭讓之感,整個社會是謙讓的。“智”是說人有是非之心,心智成熟。我們學習的就是明辨是非,不要是非不分。今天有很多年輕人是非不分,在新聞媒體、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醜惡的現象,其中有的涉及成年人,也有很多是未成年人,就是因為他們心智未開,不知什麼是善行、什麼是惡行,所以才把惡行當作善行。社會發展到今天,成語裡面的“書”和“禮”也變為並不是特指,而是泛指。






星火詩集


中華民族被稱為“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節和儀式,具有高尚的道德準則、完善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從孔子的"仁、義、禮",孟子的“仁、義、禮、智”,董仲舒的“仁、義、禮、智丶信”,到今天的“公民道德規範",中華文明連綿幾千年,各個時期都有完整的做人的道德規範。"知書達禮"的"禮",就是人類活動交往中的道德規則,是"人事之儀則也”是"正人身之法也"。是社會生活中,長期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東西。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和道德修養。這素質和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教育,言傳身教慢慢形成的,是社會群體共同認可的的高尚內容,這種禮能使人感到公平,尊重,包容,和諧,融洽,比如生活中的迎送相處,待人接物,聊天寒喧中的謙和,平等,道歉,祝頌,忍讓,遵規守矩,彬彬有禮,以禮相待等,符合民俗,為人接受,是一種文明的體現。

另外,"知書達禮"也寫作“知書達理",禮也可理解為為人處世,與人相處和交往,要講道理,通情理,不蠻橫,講求方式,同時能兼顧自已和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