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近年拍卖会上,有一封康生写给宫维桢的书信,透露出当年“兰亭论辩”的很多信息。

1958年以后,在南京等地出土了几块东晋墓志,其中《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尤为引人注目。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郭沫若以此写了一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的论文,指出同样是东晋时代的作品,这两篇墓志的字体和《兰亭序》的字体大不相同,所以《兰亭序》是假的。并怀疑是智永造的假。这篇论文发表在《文物》杂志,并由此在文化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就是那场著名的“兰亭论辩”。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1965年4月10日,康生收到东晋墓志拓片后,致信江苏省委秘书长宫维桢,要求南京文管会写一篇东晋墓志出土经过的文章,并对郭沫若的文章提提意见,好在《文物》杂志上发表。

郭沫若的论文最后发表于《文物》杂志第六期。康生此信正值发表前夕。可见这场“兰亭论辩”康生是重要的发动者与见证人。郭沫若在论文提及康生同志说:“王羲之的字迹,具体地说来:应当是没有脱离隶书的笔意。这和传世《兰亭序》和羲之的某些字帖,是大有径庭的。”可见,当时二人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康生书信全文如下——

宫维桢同志:

谢谢你几次寄来的东晋诸墓志拓片。王兴之、谢鲲等墓志出土,这是书法史料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对于研究晋代书法很有价值。南京市文管会关于王兴之的考证,也是很对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文物,重见天日,引起郭沫若同志很大兴趣。他写了一篇文章,对王、宋、谢、颜诸志,作了考证,由此并论及兰亭序之真伪。这篇文章,如果得到你们的同意,将连同墓志照片,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但,郭老和我的意见,在发表之前,先寄你和文管会的同志们看看,如果文章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请你们不客气的提出意见,以便修改。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我和郭老迫切希望南京文管会也写一篇文章(至少写一篇诸志发现的经过)与郭老的文章一道发表。如果只登郭文,不同时登你们的文章,不报道你们的工作成绩,这就有点不好。为此,我们有如下的建议:

一请南京文管会尽快写篇文章或报道寄来。

二请你们看看郭老文章,提出意见,以便修改。

三请将《颜谦妇志》发现的时间、地点和经过见告。

四王兴之父亲的墓,是否有志,如有,望能拓寄几份。

据我估计,南京附近地下埋藏文物甚富,尤其是晋代书法史料,可能还有重要的未被发现,也可能王羲之真迹有一天也会发掘出来。

嘱书唐碑题签,顺便写了两个,不知是否能用?自己觉得左手的较好一点,请你看看,是否真的“左比右好”?一笑!

敬礼!

康生

六五年四月十日夜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康生精于鉴赏,书画尤见擅长,他常用“鲁赤水”名作画,意与“齐白石”并驾齐驱,又显示其“红”的一面。其不知天高地厚可见一斑。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康生喜欢写章草。其人虽废,其书流传。这封书信可以说是康生不多见的章草佳品,另一件恐怕就得属《茉子侯刻石》长跋了。

康生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今天看来,好的作品不多。虽然真草隶篆,样样都敢露两手,但水准实在不敢恭维。

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康生还喜欢玩左右互搏之术,右手写完左手写,并以“康生左手”落款。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可惜了,字写得过于熟练与圆滑,细笔出锋处,也显得异常软弱做作。

就这样,康生生前还享有很大书名,据说著名文物鉴赏家、前清翰林院编修陈叔通当时认为,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分别是:康生、郭沫若、齐燕铭、沈尹默。不知他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只能呵呵了。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这方明洮河石长方砚,清纪晓岚藏物,经康生手后,他在上面题笑话纪氏不懂端砚,这明明是洮河观嘛。看来在文物鉴赏方面,康生还是十分自负的。只是不知上面所谓端观题款是不是真为纪晓岚所为,如果是方山寨货,那康生就玩砸了。

在康生的策动下,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发文指出《兰亭序》为假,一时介于其学术权威和政治身份,刚开始几乎无人反驳。南京市文史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称郭此说为‘惊心动魄之论’,并进行了辩驳。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高二适先将文章寄给报刊,但未被刊用。他又将文章寄给章士钊,希望得到章士钊的支持和帮助。章士钊写信将文章转呈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表态: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7月23日,高二适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在《光明日报》发表。这才真正开始了这场著名的“兰亭论辩”。

康生写完这封信,“兰亭论辩”就开始了!

巧的是和康生一样,高二适也喜欢章草。他不仅写章草,还深入研究章草,有专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