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團隊:三個妙招,教你如何把事情"搞定"

冰雪奇緣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迪士尼動畫片,劇情也是非常的有創意,公主不需要王子救了,甚至王子還是反派角色,可是你知道它一開始的劇情設定是下面這樣的嗎?

童話王國的一對公主姐妹,姐姐艾莎有個製造冰雪的超能力,但是她無法控制,所以其實是個毛病,並因此失去了王位繼承權。妹妹安娜是個典型的好姑娘,獲得繼承權的同時還即將跟英俊的王子結婚……

姐姐深感嫉妒,最終在妹妹婚禮當天發動冰雪攻擊……

妹妹被擊中,心臟漸凍,只有王子的真愛之吻才能救他……

姐姐製造出來的雪怪失控了,姐妹倆必須聯手……

你覺得這個劇情如何?由於好萊塢對每部電影的宣發投入很大,因此為了確保質量,在大片推出前會先出一個簡陋的樣片內部測試一下看看大家的反應。上面就是樣片的劇情,結果沒有人喜歡這樣的劇情,妹妹太乖,姐姐太邪惡。劇情充斥著嫉妒和報復,不適合作為受眾都是小孩子動畫片,而且姐姐一言不合就搞這麼個大新聞,顯得太不真實了。因此這個劇情被推倒重來。而此時距離正式上映的日期僅有18個月。

這對整個創作團隊來說是極大的挑戰。但是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創作團隊最終拿出來一部完美的冰雪奇緣。那麼他們是如何把事情搞定的呢?下面分享紐約時報記者Duhigg對冰雪奇緣創作團隊的採訪內容,從中我們可以學到非常有價值的如何把事情搞定的經驗。

1. 先見樹木再見森林


《冰雪奇緣》團隊:三個妙招,教你如何把事情


在原劇情剛被推翻的時候,對於新劇情應該是什麼樣整個編劇團隊一籌莫展。大家紛紛吐槽自己不喜歡原劇情的哪些地方。這時候製片人說了一句話:"咱們能不能先不說咱不喜歡啥,而是把你希望在這部電影裡看到的劇情寫出來?"

這樣大家就暫時忽略了劇情的完整性,從一個個小的場景出發討論,最後一個叫Lee的編劇說:"我小時候常常跟姐姐打架,長大後雖然分開了,但有一次我遇到不幸姐姐第一時間過來安慰我。那時候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姐妹情,雖然可能中間會疏遠,但是最終一定能團聚,我認為電影裡應該呈現這個"。大家聽到他說的這一點都被打動了,因此確定了以這個作為電影的主題,然後圍繞它一點一點構建出了我們看到的那個版本的劇情。

這裡編劇們要解決的問題是輸出一整套新的劇情。但是如果自頂向下去設計,先整體思考再細化是很困難的。而這位製片人提出的其實是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就是我們先不去想全貌是什麼樣,先討論零散的細節,找到具有亮點的細節後,再依託它去構建整個劇情。

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尤其適合於那些沒有很詳細指南或者一時半會理不出頭緒的事情。既然想象一片森林很困難,那就先從一棵樹開始吧!

2. 從生活中找靈感


《冰雪奇緣》團隊:三個妙招,教你如何把事情


劇情搞定了以後,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需要給冰雪奇緣編一首主題歌。這時候整個團隊已經被劇情逼瘋了,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寫出一首好的主題歌。

負責寫歌的是一對夫妻Bobby和Kristen。他們都是工作狂,在照顧孩子方面不是很細心,會給孩子吃冰激凌,在美國社會氛圍內,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冰激凌是不健康食品。有一次他們在飯館吃飯,還允許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iPad。周圍別的家長看Kristen的眼神,就不太贊成。也就是說他們被人jugde了。

於是Kristen心想,我努力工作,也想有自己的事業,同時也是一個好妻子,也想當一個好媽媽,我難道錯了嗎?我是不是不管怎麼努力還是會被Judge?

想到這裡,Kritsen突然跟冰雪奇緣裡的姐姐艾莎產生了共鳴,也許艾莎根本就不是壞人!她一直都在努力做個好姐姐,可是沒有用,別人還是會 judge 她!人們懲罰她,僅僅是因為她是她自己!她被逼到一定的程度,唯一的出路就是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了!Let it go!

然後,順著這個靈感,二人行雲流水般完成冰雪奇緣主題曲,也就是後來膾炙人口的《Let it go》

我在高中階段,也是基於生活中的靈感,才徹底學明白了動量這個很難理解的概念。

一開始我完全不知道動量mv的含義是啥,這困擾了我好久。直到有一次操作看到有體育生扔鉛球突然豁然開朗,經過反覆的琢磨,找到了兩個能很好理解動量的例子:

1. 鉛球和黃豆的威力千差萬別,是因為鉛球更重。

2. 槍打出的子彈和人扔出去的子彈威力同樣差別很大,是因為槍打出來的子彈速度快。

所以動量其實是描述運動物體"威力"的物理量啊,威力跟質量,速度都正相關,所以動量用mv表示。豁然開朗!

其實解決問題就跟要打開保險箱一樣,鑰匙一定是在別處。因此要從別處尋找突破,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會給我們很多靈感。

3. 多問問旁觀者


《冰雪奇緣》團隊:三個妙招,教你如何把事情


確定了冰雪奇緣的劇本和主題曲,還剩最後一個大問題了,就是結尾不知道怎麼設計。

當時團隊都陷入了當局者迷的狀態,對目前的劇情設計非常滿意,沉浸在這個設計中,因此給出的結尾沒有新意。

這時候迪士尼高層使出了"旁觀者清"這一招,讓一位參與創作不深的人擔任副導演,並給了她決定劇本的權力。

她很快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大局觀的看法:這部電影的主題應該是"愛與恐懼" 。妹妹代表愛,姐姐代表恐懼。姐姐在片中的的心靈之旅是戰勝對自己超能力的恐懼,妹妹的心靈之旅則應該是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愛。

王子對妹妹不是真愛!因為真愛意味著犧牲!沒有犧牲的愛純屬自戀。那麼影片結局,就必須是妹妹通過犧牲自己去救姐姐,才理解了真愛,而這個真愛也救了她自己!

這才有了我們最後看到的電影結局:王子用劍砍向姐姐,妹妹在自己即將完全冰凍的一剎那,替姐姐擋住了劍鋒。

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喜歡鑽牛角尖,不喜歡跟人討論,很大的一個思維誤區。

我們覺得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瞭解程度遠不如自己,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別人怎麼可能給出更好的建議呢?

其實不然,正因為別人對問題了解的不多,有時候反倒能從其他角度思考,給你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因此,當你發現自己在鑽牛角尖時,趕快拉一個"旁觀者",聽聽他的意見吧!

總結一下,給你三個如何把事情搞定的好建議:

1. 對於開放性問題或者一時無從下手的問題,可以先放棄從整體思考的思維模式,先從其中的的一個點入手,一點點突破。

2. 別忘了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找靈感。

3. 多跟別人討論,讓旁觀者幫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