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1.玉米的光合特性

玉米高光效的特点与其C4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玉米的光合作用由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协同完成。在叶肉细胞中存在着C4途径的高效二氧化碳同化机制,以保证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在相对低的CO2条件下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除了具有高的光饱和点和高光合速率特点外,还具有低光呼吸、低CO2补偿点等C4植物的高光效特征。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2.最适叶面积系数及其动态变化

一般认为平展型品种的最适叶面积系数为4~5,紧湊型品种为6-7。尽管不同品种的最适叶面积系数不同,但达到最适叶面积系数时的光截获率都在95%左右。

在玉米的生育期内,群体叶面积的变化可分为4个时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1)指数增长期。从出苗至小喇明口期。此期的特点是群体叶面积的相对增长速度很高,与时间成指数规律增加。叶面积基数小,绝对量增长很慢,叶面积系数低,群体与个体矛盾小,群体叶面积与密度成正比。

(2)直线增长期。从小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此期的特点是群体叶面积增长速度很快,与时间成正比增加,至抽雄期叶面积系数接近最高值。群体与个体矛盾逐渐激化,种植密度对叶面积增长速度影响最大。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3)稳定期。从抽雄期至乳熟末期。此期的特点是群体叶面积进入高而稳的时期。至开花期,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此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受品种、肥水、密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这期间的光合产物,绝大部分用于籽粒形成,此期叶面积的大小对产量起关键作用。一般来说,最大叶面积稳定时间越长,光能利用率和产量也就越高。所以生产上应采取措施,保证较长的叶面积稳定期。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4)衰亡期。从乳熟末期至完熟期。此期的特点是下部叶片开始死亡,绿叶面积迅速减少,其下降速度因品种、密度、肥水等因素而异。此期正值籽粒有效灌浆期的后半段,约50%的果穗干重是在此期积累的。此期如果叶面积迅速减少,对产量极为不利。多保持一些绿叶。可以积累更多的干物质。

玉米产量的形成及其调控,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3.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方面必须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即取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另一方面,要使积累的干物质尽可能多地转移分配到杆粒中去。玉米的经寄产量与生物产量星显若正相关。玉米的经济产量不仅取决于生物产量,也取决于经济系数。生产中经济系数为03-0.5。在一般情况下、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加面增加,达到一定密度后。生物产量不再增加或增加较少,而经济系数和产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