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學習方法的掌握是數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仍沒有發揮出來。《新課程標準》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觀察,思考,概括等一系列能力。《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事實證明:小學階段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學習初步的學習方法,在小學階段就會有力不從心之感。到了中學,就會一敗塗地,落在後面。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一、激發濃厚的觀察興趣

現在許多教師一節課完不成教學任務,甚至一些示範課都要託堂,這就說明我們的教學效率低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的觀察能力滯後,缺乏觀察的習慣和基本的能力。可見培養並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為學生創設觀察的機會和條件。使學生真正認識觀察在解答數學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培養學生持久的觀察。例如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中,當學生獨立完成口訣後,我神秘的對學生說: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聽說我們班同學中有一個神秘人物,他有千里眼的特殊功能,能一眼觀察出別人看不出的東西,下面我就出一道難題找出這個神秘人物。”出示如下觀察材料:9的乘法口訣。並問:“神秘人物,你發現了什麼?”此問題一提出,先是一陣沉默,接著學生們很激動地舉手搶著回答,都想成為具有特異功能。生:積一個比一個多9;生:積的兩個數相加得9,如1+8=9、2+7=9。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生:從5X9=45分開,上邊的積的個位和十位相調後,就是下邊的得數口2X9=18、9X9=81,18調過來就是81;生:積的個位是從9到1,十位是從1到8。生:後一句口訣的得數與前一句口訣相比,十位數大1,個位數小1。……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規律。在觀察發現中,學生主動觀察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挖掘了學生的潛能,產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觀察能力得到了訓練。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二、培養概括性的思維

數學概念和一般原理都是通過抽象和概括形成的。在教學中教師希望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概括方法,形成概括能力。但在課堂教學中常遇到這樣的尷尬出境:讓學生根據教材的材料或做完一些練習概括方法時,學生的概括往往是膚淺的,表現為從問題的次要的、表面的形式上去比較,而對問題的主要的、本質的東西視而不見。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1.示範

兒童是最善於模仿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的、準確而明晰的給學生做出示範。把理解某類知識所採用的方法、步驟,把突破某一難點、關鍵引導學生分析、推理、概括的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時,教師先讓學生量長方形每邊的長,問:“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概括出周長的計算公式嗎?”從而得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或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在讓學生自己去研究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時,學生們很容易概括岀,正方形的周長二邊長x4,學生從教師的教法處得到啟示,近而用教師示範的方法,去學習新的同類知識,起到“教法舉一,學法反三”的作用。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2.充足的背景材料

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概括能力不強等特點,應該從實際岀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強化認識,使學生逐步形成概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我在教學單價乂數量二總價的關係式時,出示了以下表格:條件 問題 算式每個籃球25元,買了5個, 共花了多少元? 25X5=125(元)—張桌子48元,買了10張, 共花了多少元? 48X10=480(元)—輛自行車300元,買了2輛,共花了多少元? 300X2=500(元)學生通過理解條件,完成問題。可抽象概括為以下數量關係:單價X數量=總價。由於感性材料充足,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感官,為學生科學地概括提供了充分條件。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3.要在數學抽象過程中重視數學語言的運用並進行數學語言訓練

教學實踐證明,我們運用的概念、法則、公式、運算性質、定律等都是用詞、詞組或句子來表述的。在進行數學抽象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極為簡單的概念的建立,一個法則的推導過程,都要藉助語言的幫助,在過程中,語言具有加工的功能。首先是用數學語言表述能使表象清晰、明確、精細。比如,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就是從有關三角形等直觀形象的物體中棄其一切非本質的特性,抽取它的形狀的特徵,得到的圖形,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並用數學語言加以描述得岀的。其次,數學語言可以給予抽象概括出來的任何數學知識以名稱,既可以用詞語來表達,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比如,加法交換律,可用“時來表示。

淺談小學生觀察,及概括能力的培養,建議收藏!

4.在進行抽象概括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化數學語言訓練

這種訓練要貫徹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特別是從一年級起就重視這種訓練。要求學生能用數學語言完整、確切地敘述數學術語、數學知識。這樣做,一方面能使學生確切地表述已學過的任何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新課程改革強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只要教師遵循學生髮展的規律,從基礎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學生一定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