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位於寧夏中衛的西部大漠之一的騰格裡沙漠與黃河九曲十八彎的沙坡頭遙遙相對,只是一道鐵軌相隔。記者曾分別於2004年7月與10月間兩次探訪這裡,故給記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騰格里大漠(攝影:馮贛勇)

記者首次到寧夏中衛是隨中國鐵旅“走進西部行”專列採風到此。記得2004年7月30日清晨,記者所乘的旅遊專列經過一夜的行程,從青海西寧順利抵達了寧夏的沙坡頭自然保護區。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大漠入口(攝影:馮贛勇)

能把火車開到沙坡頭顯示了鐵路的優勢。原因在於沙坡頭並沒有火車站。通常前往沙坡頭旅遊的客人,一個是乘火車從距沙坡頭20多公里的中衛火車站下車後再轉乘汽車到達這裡;再有就是從銀川乘汽車來此。而由於中國鐵旅隸屬於北京鐵路局,因此能得天獨厚地利用其自身的鐵路資源,將火車直接開到沙坡頭風景區。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海駝隊(攝影:馮贛勇)

沙坡頭旅遊風景區正好橫跨在鐵路的兩邊。南面是騰格裡沙漠的東南部,北面則是黃河之畔的沙坡鳴鐘風景區。由於沒有站臺,車廂門的臺階與鐵路路基尚有一定的高度,遊客們相互幫助,年青人把老人及孩子們慢慢扶下了火車。清晨的沙坡頭籠罩在一片濃濃的霧色中,能見度不足十米遠。好在是團隊秩序井然列隊前行,大家扶老攜幼,在導遊的引領下平安地進入了騰格裡沙漠。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關驛(攝影:馮贛勇)

騰格裡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東抵賀蘭山,南越長城,西至雅布賴山。騰格里為蒙古語,意思是象天一樣浩渺無際。騰格裡沙漠海拔1200多米,總面積3.67萬平方公里。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記者大漠留影(攝影:黃志國)

沙漠上沙丘、湖盆、山地、殘丘及平地相互交錯,其中沙丘佔70%以上,多為新月形沙丘鏈,高10-30米,常向東南移動。騰格裡沙漠還有大小湖盆400多個,多為淡水湖,可供人畜飲用,周圍植物生長茂盛,為主要牧場,適合於開展沙漠探險、觀光等旅遊活動項目。而供人們觀光旅遊的沙坡頭大漠風景區位於騰格裡沙漠的東南邊緣。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漠駝隊(攝影:馮贛勇)

旅遊團隊進了沙坡頭大漠景區的大門,沿著長長的木板棧道前行。透過逐漸散去的迷霧,棧道兩旁成片的“麥草方格固沙法”的屏障清晰可見。這項受國家林業部、鐵道部之託,由寧夏中衛固沙林場、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沙坡頭實驗研究站和中衛人民一道,歷經艱難創造的治理沙漠的科研成果,有效地控制了沙害的侵擾,保證了包蘭鐵路自一九五八年通車以來暢通無阻。這個人類治沙史上的創舉,為人類征服沙漠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遊客們在此難得地見到了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這項宏偉的沙漠治理工程的奇蹟。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公益活動現場留影(攝影:馮贛勇)

無獨有偶,2004年10月4日,記者的第二次騰格裡沙漠行就是隨大型環保西部萬里行車隊自駕在沙坡頭國家自然保護區,進行的一次獻愛心的環保公益活動。由於沙坡頭的“麥草方格固沙法”的科研成果受到了世界治沙科研工程領域的廣泛關注,所以在這裡每人都親自在此參與治理沙漠的勞動,這也是記者第二次到此參加西部環保萬里行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記者自拍倒影(攝影:馮贛勇)

一出木板棧道,一望無際的騰格裡沙漠赫然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遊客們紛紛騎上駱駝,一隊隊載著遊客的駝隊在越來越淡的晨霧裡爬上沙山,向沙漠縱深進發。在沙漠裡的一塊旅遊區裡,滑沙、乘卡車沙海衝浪、開卡丁車、吉普車穿越沙丘等各種沙漠中的遊樂項目應有盡有。遊客們盡情地享受在沙漠中游玩的樂趣。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海衝浪(攝影:馮贛勇)

從沙坡頭大漠景區出來後,遊人鑽過地下鐵道橋就是沙坡鳴鐘風景區的入口處。進入景區後不遠,站在沙山的腳下就是奔流滾滾的黃河。遊人必須下山後才能到達黃河之畔的風景區。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漠中滑沙(攝影:馮贛勇)

沙坡頭由於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被旅遊界專家稱之為“世界壟斷性的旅遊資源”,既具江南景色的秀美、又兼西北風光之雄奇,是聞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沙坡鳴鐘留影(攝影:曹群)

沙坡頭自古就被列為名勝。古志記載的中衛“八景”中,沙坡頭佔有“沙坡鳴鐘”、“白馬拉韁”、“炭山夜照”等三景。遊人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往下滑,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滑沙時座下會發出一種奇特的響聲,如洪鐘巨鼓,沉悶渾厚,故被稱之為“金沙鳴鐘”。而“白馬拉韁”則是黃河沙坡頭段中心地帶的一個類似都江堰那樣的分水設施,中間是一匹騰空躍起的駿馬。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白馬拉韁景觀(攝影:馮贛勇)

被稱為黃河第一索的“黃河飛降”,是這裡的一項極受青年人青睞的驚險刺激的娛樂項目。遊客在黃河一端的索道平臺上,全副武裝地繫上安全帶,將兩個滑輪掛在鋼索上,雙手上舉緊緊抓住滑輪下的扶手,然後衝下平臺向黃河上空滑去。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飛黃河前的措施(攝影:馮贛勇)

瞬間耳邊呼呼生風,心跳劇烈加速,腳下是滾滾流淌的黃河,人在黃河上空飛速地滑行。那種無比刺激的感覺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飛過去之後還要登上三層多高的平臺再飛回來,這一來一往的黃河飛越僅為兩分鐘左右,真是一項挑戰自我心理極限承受力的探險者運動。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黃河飛降(攝影:馮贛勇)

在索道平臺起點,沙坡頭滑沙索道公司的趙秋霜站長向記者說,我們為參與這項飛越黃河的娛樂活動制定了嚴謹的安保制度。在為遊客配備安全保護裝置的基礎上,還給每名遊客的票號進行了保險登記。所以身體健康的遊客儘管放心參與這項有驚無險的活動,感受一下在黃河上空飛越的樂趣。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俯瞰黃河(攝影:馮贛勇)

“黃河飛降”讓記者想起了在雲南福貢拍攝《中國民族體育》專題片時看到的怒族與傈僳族同胞們在怒江上“過溜索”的情景。由於怒江兩岸橋樑有限,民族同胞“過溜索”越怒江是家常便飯。想來民族同胞整日在怒江上飛來飛去的果敢,真是令人欽佩。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黃河畔娛樂項目(攝影:馮贛勇)

據說,要領略王維詩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真正意境,不去沙坡頭便不能如願。沙坡頭波濤起伏,茫無際涯的大沙漠,九曲十八彎滔滔不絕奔流向前的黃河和人造綠色長城、鋼鐵瀚海之美於一身。為新世紀黃河景觀添彩增色,使塞上江南更加美麗富饒。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乘羊皮筏過黃河(馮贛勇)

黃河從黑山峽進入寧夏沙坡頭,九曲八折,一路奔騰而下。黑山峽至沙坡頭的60多公里流程中,兩岸山峰峭立,河道波詭浪譎,既有驚心動魄的急流險灘,又有賞心悅目的長峽幽谷,移步換景,使人目不暇接。如果說沙坡頭的沙海衝浪是一項無比刺激的娛樂活動,那麼在沙坡鳴鐘景區內的黃河裡乘坐羊皮筏子漂流,則是一件恬靜而略帶刺激的內涵豐富的活動。黃河上獨有的漂流工具——羊皮筏子在這裡隨波逐流、盡領風騷。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古老的羊皮筏(馮贛勇)

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黃河之中,渡向彼岸。這種羊皮筏俗稱“排子”,是將山羊割去頭蹄,然後將囫圇脫下的羊皮扎口,用時以嘴吹氣,使之鼓起,14只“渾脫”製成的“排子”,一個人就能扛起,非常輕便。遊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槳劃筏前進,非常有趣。每筏載重可達一噸,3到4個人坐在上面,由一輩子和黃河打交道的老筏工駕駛,真可謂是輕車熟路,雖一路上似險象環生,卻開心刺激。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乘摩托艇過黃河(馮贛勇)

10月4日記者一下結束了騰格裡沙漠舉行的公益活動後來到黃河岸畔,同幾個車友先是乘摩托快艇駛到黃河上游的對岸。然後穿上救生衣換乘羊皮筏子在黃河中往下游漂流。途中偶爾有快艇從旁經過,泛起的水波會衝得羊皮筏在水上飄忽動盪。而有經驗的梢公則用漿及時地穩定住飄忽的皮筏,雖然有驚無險,卻也是一種溫柔的刺激。而在風平浪靜中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黃河,並從水面上向黃河兩岸極目遠眺,那種悠閒而獨特的感覺真是一種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的絕妙。

寧夏旅遊:走進西部大漠沙坡頭(圖)

九曲十八彎(攝影:馮贛勇)

“河邊柳色依人綠,岸上桃花照水紅”,坐在皮筏上漂搖,水中有景,景中有情,正如古人魏修所吟詠的:“前村隱約皆入畫,緩棹回舟興未窮。”顧名思義,這裡就是中國“天下黃河第一漂。”而兩次不同形式的沙坡頭過黃河經歷,也由此被永遠留在了深深的記憶中。(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