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對公賬戶就不能享受穩崗返還資金?有商戶跑了1個多月沒辦下來

4月16日晚19:00,大型問政節目《問政山東》開播,今晚的《問政山東》節目,圍繞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地問題 ,邀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到節目現場,接受問政訪談。


沒對公賬戶就不能享受穩崗返還資金?有商戶跑了1個多月沒辦下來


沒對公賬戶就不能享受穩崗返還資金?

有商戶跑了1個多月沒辦下來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山東省人社廳在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社保費減免、農民工返崗就業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措施,受到各方的肯定。其中,為幫助中小企業緩解壓力,穩定就業,山東省出臺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即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百分之五十。但是,近期記者採訪調查發現,在濟南市和棗莊市都出現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執行不順利的情況。


今年2月份,濟南市天橋區一家櫥櫃經銷商戶的負責人楊女士瞭解到人社部門有穩崗返還政策,便提出了申請,可過程並不順利。楊女士對記者說,“我們把相關的(申請)資料都提交上去了,最後被打回來了,要求(把穩崗返還補貼)打到對公賬戶。”這讓楊女士犯了難,楊女士並沒有對公賬戶,她所經營的家居連鎖品牌,規模不大,平時的經營也不需要對公賬戶。


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了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沒有對公賬戶,就不給你發(把穩崗返還補貼)。”濟南市政務服務中心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小微企業沒有開設對公賬戶的,就相當於放棄了穩崗返還補貼。


而在濟南市天橋區社保局,工作人員卻介紹說,小微企業申報社保系統裡有一個網銀主動交費,用微信、支付寶都可以實現交費。這讓楊女士十分不解,繳納社保不一定需要對公賬戶,而申領穩崗返還補貼卻需要對公賬戶。


經核算後,楊女士發現新辦理一個對公賬戶並不划算。楊女士說,如果為了申領3000元錢的穩崗返還金而辦理對公賬戶,辦理流程繁瑣不說,每年還要向銀行繳納1000多元的賬戶維護費。楊女士因此只能放棄申請穩崗返還金。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棗莊。在棗莊市經濟開發區,正在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的機電設備公司,也是遇到了麻煩。在棗莊市人社局官網發佈的公告中,明確寫著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登陸全國穩崗補貼實名制信息系統,並要求上傳穩崗補貼申請報告。但該企業卻無法打開此網頁,要求上傳的穩崗補貼申請報告,公告裡也沒有明確提供。


4月10日,申報企業的工作人員再次點開全國穩崗補貼實名制信息系統,依舊無法打開。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棗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事大廳, 在現場卻看到了穩崗補貼申請報告的紙質版本。棗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事大廳的工作人員說,該申請報告沒用具體的模板,企業上傳到郵箱裡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請表和企業營業執照審核過了也能公示。關於全國穩崗補貼實名制信息系統無法訪問的問題,工作人員說,只能慢慢等待補交材料。這樣大費周折之後,該機電設備公司還是沒有申請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現在拖了一個月了,我們也想享受這個政策,但過程有點複雜,可能很多企業也就放棄了”。


申請穩崗返還資金怎麼就這麼難?過程怎麼就這麼曲折?在《問政山東》節目現場,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梅建華看完短片後說,企業的穩崗返還政策是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幫助企業紓困,促進穩健工作而採取的一項重大的政策措施。而在山東,該項政策的落實過程中存在著堵點。


梅建華說,從全省來講,截至昨天,已經有19.6萬家企業享受到政策,涉及到職工750萬人,返還的資金額度到達21.7億元。但像濟南的楊女士所遇到的問題也是存在的。因為穩崗返還政策的規定資金來源是失業保險基金,它要求返還給企業的對公賬戶,一些小微企業卻沒有對公賬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創新思路,用新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關於棗莊市出現的問題,棗莊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王振表示,該企業可能是在3月下旬登陸的全國穩崗補貼實名制信息系統,那時全國各地企業上傳信息較多,屬於集中登錄時期,有可能造成網絡堵塞。當問到申請的具體要求只有在人社局的窗口才有紙質說明時,王振說,該文件在棗莊市人社局的官方網站和微信工作號都發布了公告說明。由於該文件發佈時間較早,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有所簡化。簡化文件卻沒有簡化工作流程,梅建華表示,在執行工作時,工作人員是否換位思考,真正為企業提供源自內心的真誠服務,是推進政策落實的關鍵。


濟寧高新區政府拖欠企業2800萬!

管委會副主任現場回應:20天內解決


山東省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基礎雄厚。在工信部門的推動之下,近期,山東省的企業復工達產率持續上升。但是,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企業眼下仍然面臨復工難達產、達產不達效,資金緊張、供需緊張、政府欠款等問題。位於濟寧的山東東大鋁業有限公司因政府欠款,只能依靠企業負責人東拼西湊借錢維持運營,企業十分艱難,明明有上千噸的訂單,如今只能完成四百多噸。


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山東省瞪羚企業,以生產磁電粉體設備為主,主要供應大型礦山和醫療機構等。儘管在三月份公司已經全面達產,但達效卻十分困難。根據記者調查發現,企業在疫情期間,國內訂單雖有所減少,但有明顯向好趨勢。相比之下,海外訂單幾乎處於“停擺”狀態。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兆連說:“原本在正月初十左右,我們應該就能夠拿到一筆價值將近三千萬的訂單,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這個訂單就一直停著。”


除了面對未來的供需難題,因下游企業復工的延遲,收貨時間順延,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面臨著庫存飽和,流動資金趨緊的難題。“每個月平均我們的產品庫存量大約是在六千萬左右。截止到現在,企業的庫存量翻了一番,這就使得資金特別緊張。”


高庫存擠佔了企業上億的資金。而面對資金問題的企業並不止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位於濟寧的山東東大鋁業有限公司同樣也面臨著缺少資金的問題。


如今,企業負責人只得靠東拼西湊借錢來維持運營,一千多噸訂單,目前只完成四百多噸。除此之外,山東東大鋁業有限公司經理李廣鵬還表示,他們現在十分迫切希望討回一筆政府欠款。根據企業負責人提供的兩份租賃合同,記者發現,濟寧高新區政府欠款總計兩千八百萬。“根據正常的流程的話,應該給我們一個結果。但到現在我們遲遲得不到這個結果。”李廣鵬說道。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難達效、資金緊張、政府欠款等問題,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曉表示“壓力巨大”:“疫情發生以後,雖然我們省在製造業方面起步早,下力氣比較大,從數據上覆工復產情況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深入到企業去以後,壓力和困難確實是比較多。”王曉表示,對於庫存飽和、供需補償的問題,首先推動企業儘快對接產品產業鏈對接網,再者,推動整個全產業鏈復工達產,以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配套,最後,依靠駐企聯絡員服務員通過一對一、點對點來解決企業的具體問題。而對於政府欠款問題,王曉同樣表示,在六月底以前將會把沒有分期的欠款全部清掉。對於有分歧的,也儘快會推動有分歧的欠款的處理解決。


與此同時,對於山東東大鋁業有限公司所面臨的政府欠款問題,濟寧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楚志華表示,將會在20天內給與解決。


章丘這倆公司賣給商戶的天然氣為啥貴3毛?

企業:中石化沒給我們降價


“濟南市章丘區發改局發佈通知,下調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至2.7元/m³,但是濟南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和山東聖井燃氣有限公司仍然執行3.06元/m³價格。”官方公佈的政策為啥不執行?針對這一情況,濟南市章丘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王健在4月16日晚播出的《問政山東》節目現場回應,2.7元/m³的天然氣非居民用氣價格是政府定價,不允許上浮,天然氣公司不執行這個價格違反價格法的。回去後,將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抓緊成立工作組,要求這幾家天然氣公司按照2.7元/m³的價格執行到位,對於已經多收取的錢,要求天然氣企業退還給用氣企業。


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山東省發改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制定出臺了加快企業項目全面復工達產的十多條政策措施,有效提高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但是,記者在採訪調查中發現,在全省生產生活秩序加速恢復的過程當中,部分政策在一些地方落地難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2月28日,山東省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階段性降低非居民天然氣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中要求,各地要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然而通知下發一個多月至今,有些企業卻並沒有享受到這份實惠。


3月25日,濟南市章丘區發改局發佈通知,下調非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至2.7元/m³。4月8日,記者來到章丘區調查這一優惠政策的執行情況。在濟南章丘華氣天然氣有限公司,記者瞭解到,章丘華氣天然氣有限公司已經按照要求從2月22日開始執行下調後的價格。


可是在隨後的調查中,記者發現,當地不少餐飲企業並沒有享受到這一政策優惠。經過進一步調查,執行3.06元/m³的供汽企業有兩家,分別為濟南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和山東聖井燃氣有限公司。


濟南中燃和山東聖井兩家公司都表示,為了讓利用氣企業,支持復工復產,他們提前一個月執行淡季價格,也就是3.06元/m³。但對發改局制定的2.7元/m³的價格,他們很難執行。


記者瞭解到,濟南中燃和山東聖井兩家公司的上游供氣企業為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章丘華氣天然氣有限公司的上游供氣企業為中國石油。疫情以來,兩家上游供氣企業,只有中國石油對天然氣價格進行了下調,於是產生了2.7元/m³和3.06元/m³兩個價格。


沒對公賬戶就不能享受穩崗返還資金?有商戶跑了1個多月沒辦下來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沒毛病,但是我們本身也是企業,不能把我們燃氣公司搞死啊!”山東聖井燃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直言。


在同一地區,天然氣價格有兩個標準,部分用戶並沒有享受2.7元/m³的優惠價格。就這一問題,章丘區發展和改革局知道嗎?濟南市章丘區發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政策出臺時就有點問題,上游天然氣公司不給降價,發改部門要求降價,下面這些燃氣公司就不太願意。


“章丘區幾家燃氣公司的執行價格都不統一的情況我們是瞭解的,這說明我們工作中還有一些問題和不足。章丘一共有五家天然氣公司,國家、省和濟南市下達通知以後,我們也及時進行了專訪。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有些工作還不到位。天然氣公司不執行2.7元/m³的價格,他們是違反價格法的。”濟南市章丘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王健表示,文件下發了並沒有執行,說明在工作的事中、事後監管和價格的監督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漏洞,下一步必須整改到位。


王健認為,兩家燃氣公司給出的“上游供氣企業中石化沒有下調價格,所以他們不降價”的理由是不成立的,2.7元/m³的天然氣非居民用氣價格是政府定價,不允許上浮,使用的淡季價格也不能頂替現在所說的優惠價格。


如果說上游供氣企業中石化不給降價的話,發改部門是不是真的就沒有協調解決的能力呢?“必須得解決,之後,我們將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抓緊成立工作組,要求這幾家天然氣公司,按照我們確定的2.7元/m³的價格執行到位,並且對於已經多收取的價格,要求天然氣企業退還給用氣企業,確保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促進用氣企業的復工達產。”王健說。


“天然氣政府定價是價格法規定的行政性價格政策,與之相關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圍繞企業經營遇到的防控物資不足、交通物流不暢、生產成本加大以及融資難、融資貴等突出問題,牽頭制定了14個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周連華在《問政山東》節目現場表示,這些政策措施針對性很強、含金量很高,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之舉。這些政策是剛性的,必須要認真、紮實、不打折扣的落實到位。


沒對公賬戶就不能享受穩崗返還資金?有商戶跑了1個多月沒辦下來


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中提到,及時降低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抓緊工作,根據上游企業降價情況,及時降低非居民用氣終端銷售價格。不到一週的時間,山東省發改委也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但是,省裡已經制定了價格,但依然還是有企業不執行這個價格。


對此,周連華表示,國家和省裡制定出臺疫情期間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天然氣價格的政策,目的很清楚,就是為了解決企業遇到的經營困難問題,讓企業拿到真金白銀的支持。


“我看到章丘的這個情況,很氣憤,同時我自己感覺到更多的是自責。這說明我們在政策落實上,思想認識並沒有真正到位,採取的措施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深刻的反思。同時,作為供氣企業,應該首先認真的執行國家關於階段性降低天然氣價格的政策。至於說在價格執行的過程中,以上游企業沒有降價這種理由來推脫,不執行這個價格,這是錯誤的。”


周連華表示,如果發現了上游企業沒有及時降低價格,企業應該及時向當地的發改部門,或者上級的發改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反映、舉報、投訴,通過發改部門或者是市場監管部門組織調查處理,把政策執行到位。而對於上游企業不降價的問題,因為前期價格的制定屬於行政性價格政策,是強制行為,上游企業必須執行,沒有例外。如果不執行,那就是價格違法行為。“我們將採取督導、告誡、約談的方式,要求他必須按嚴格執行政策。如果仍然不執行,那麼我們就可以提請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從嚴查處,絕不姑息。”


“一旦發現有政策不落實等價格違法行為,發現一處,查處一處,通報一處。同時,發揮省發改委網絡投訴平臺和96345熱線電話的作用,鼓勵企業和群眾反映和舉報,我們第一時間去調查處理,第一時間反饋結果。”周連華說。


景區遊客從一天5000人降到200多

旅遊業咋復甦?省文旅廳廳長現場回應


16日晚,《問政山東》欄目播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第二場直播,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現場接受問政。旅遊是拉動就業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省旅遊景區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呈現斷崖式下滑,山東文旅系統也採取了措施緩解旅遊企業的經營壓力。現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各地景區逐步具備了恢復開放的條件。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推動旅遊業有序升溫,成為了擺在文旅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淄博周村古商城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外地遊客到淄博遊玩一定會去打卡的地方。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以來,原本買賣紅火的商鋪,如今生意慘淡,有些商家只能靠打折促銷維持經營。一位周村古商城的商戶表示:“能維持我們兩個人在這裡吃飯就夠了,房租直接不考慮了,你看這街上都沒有人。”也有商戶表示:“原來有很多外地遊客,現在都沒有來的。”


記者觀察到,雖然現在景區逐步開放,但客流量卻沒有太大改變。記者在淄博隨機走訪了多家旅行社,發現大部分旅行社目前都關門歇業,個別開門的旅行社也無人問津。淄博某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旅行社現在沒事,開不開沒用,我們是有別的事才在這裡。因為現在說是復工了,和沒復工一樣。因為只能省內遊,而且只能一天的。”


在煙臺蓬萊閣景區,記者注意到,雖然當天是晴天,但是排隊購票的遊客並不多。蓬萊閣景區工作人員說:“現在一天最多200來人,以往一天怎麼也有四五千人。”景區空蕩冷清,景區內商戶的日子更難過,連開張都成了問題。記者在離開蓬萊閣景區的一條必經之路上看到,中午十二點,道路兩側的餐飲檔口卻看不到客人,很多檔口都是關閉的狀態。而另外一排購物的區域,也基本上處於關門停業的狀態。


蓬萊閣景區內的一些商戶認為,是否接納旅行團是影響景區客流量的關鍵因素。那麼,為什麼景區內看不到旅行團的身影呢?蓬萊閣景區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還不讓以團隊的名義進來。”


然而,記者在蓬萊市文化和旅遊局卻得到了不同的答覆。蓬萊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其實也可以接團,只不過是省內的。”但是,當記者再次致電蓬萊閣景區,景區工作人員的回覆還是不接團。


除了在開門納客、吸引遊客方面缺乏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票價方面,記者也注意到,蓬萊閣景區的門票價格依舊執行維持原價100元的收費標準。蓬萊文旅局工作人員回應稱:“除非景區自己在搞活動,比如說搞優惠活動,票價進行優惠。像旅遊這塊屬於服務行業,儘量地避免和減少客流的聚集,暫時不會鼓勵大批的遊客。”


在威海劉公島景區,往返船票及部門景點參觀門票票價由原價122元降至77元。但是同往年同期相比,遊客量依然有很大差距。劉公島景區一商戶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人都很多,你看現在哪有人,一天來一兩百人,要是沒有疫情,最起碼三四千人很正常。”


伴隨著遊客數量的減少,往返劉公島景區的渡船發船時間間隔也有所延長。記者在中午十二點多到達劉公島碼頭,發現距離最近的一班返程船要等到下午兩點。劉公島景區工作人員說:“現在沒有多少客人,以前是流水船,人多的時候我們是流水船馬上走,現在兩點也沒多少客人。”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在問政現場表示:“目前山東旅遊的市場情況跟記者調查的情況是基本相符的。因為現在旅遊業的發展和疫情的防控是息息相關的。現在旅遊業的這種情況,說明居民對疫情還是有很強的防範心理,出遊的意願不強烈,外出消費很緊張。我認為這是造成當前旅遊業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針對記者瞭解到的蓬萊閣景區至今不接團隊遊客的情況,蓬萊市文旅局局長王麗麗介紹說:“山東省文旅廳、煙臺市文旅局都先後下發了可以組織省內經營活動的通知,我們也都在相關的工作群進行了轉發。蓬萊閣在2月26號作為全省第一家開放的5A級景區,在防疫工作當中確實為所有的景區做出了標杆和榜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在抓景區的達產和增加遊客這方面做的文章還不夠。最近我們召開旅行社協會座談會的時候,得知了蓬萊閣的這一情況,所以我們及時跟蓬萊閣景區進行了溝通,他們昨天已經接待了第一批團隊客人。”


王磊說:“我們已經開放了的景區,像城市公園這種類型的景區接待的遊客相對是多的。但是像劉公島、蓬萊閣、周村大街這些景區,主要是以接待外地遊客為主體的景區。現在我們的旅遊沒有完全放開,只是可以組織省內遊,跨省遊、出境遊是不可以的。所以像這樣類型的景區遊客不多,也是不出人意料的。”


那麼,如何激活大家的旅遊熱情,推動旅遊業復甦呢?記者瞭解到,3月12日,浙江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在一個月之後,也就是4月13日,山東省市縣三級將落實約1.38億元資金,用於發放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針對發放的規模,王磊介紹說:“政府發放的消費券,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和撬動的作用。關鍵是要通過政府的引導,來撬動更多的市場主體和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參與到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當中來。”


針對其他多個省份的景區推出免票及優惠政策的情況,王磊回應說:“現在景區推出的優惠政策,我覺得應該是做雙重的考量。一方面必須要切實做好疫情的防控,各項防控措施必須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這樣才能夠讓遊客出遊放心、安心。另外一個方面,才是我們供給更豐富的文化旅遊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出臺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來吸引大家出遊。”


針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王磊介紹:“我們近期將啟動山東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同時啟動山東人遊山東、放心開心遊山東。我們必須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才能讓大家放心、開心地出遊。我想,經過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迎來文化和旅遊行業復甦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