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家電企業“悶局”難有大改變

今年國內家電企業“悶局”難有大改變

分析結論: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全球熱門體育賽事取消,家電企業原本寄予希望的海外市場增長成

為泡影。對於國內家電企業來講,今年業績大概率不會樂觀。一方面,影響家電企業出口規

模減少的原因除了今年一季度的國內出口訂單預計需要在 3-5 月才能得到滿足外,在物流方

面,海外疫情擴散導致船隻進港週期延長、船期拉長。另一方面,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轉

好,但被寄予希望的國內家電市場也並不認為會有明顯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

大家對於收入和日常消費需求會重新評估。國內家電市場處於受刺激也很難被帶動的境地,

儘管需求還在,但疫情下的國內家電企業“悶局”恐怕難有大改變。(ALEQ)

分析過程:

繼回購股份和發債外,家電企業正在向內掀起一場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的運動。4

月 14 日,一份由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簽發的文件顯示,美的集團將從 2020 年 3 月起對公

司高管暫停 30%月度工資發放,時間直至今年 12 月。海信集團也提出海信正在採取高管帶

頭降薪、員工末位淘汰等措施。家電企業在 4 月 14 日晚間密集發佈的一系列一季度業績預

報,宣告了上一個季度外面的世界有多艱難。其中,格力電器一季度淨利潤也下滑七成。

薪酬變化是個體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最直接衝擊。美的的凍薪發生在高管層面。文件顯

示,這次凍薪實施範圍包括集團董事長、副總裁、事業部總裁、經營單位及平臺單位負責人、

職能總監及集團下屬各單位一級架構負責人(19 級及以上)。而對於暫停發放的部分,文件

顯示將在年底根據集團整體及單位業績達成情況再確定是否返還。

這次凍薪對高管薪酬的影響,從美的財報披露的公司董監高人員在 2018 年獲得的報酬

中可以窺見一斑。財報顯示,包括方洪波在內的 24 名現任及離任董監高在 2018 年共獲得稅

前薪酬為 4159 萬元。其中方洪波 2018 年領取薪酬為 808 萬,比 2017 年增加約 90 萬。而除

了四名已離任的獨立董事和一名職工代表監事外,美的上述董監高人員披露的最低薪酬是

101 萬。此外,美的的高管還多持有公司股票。2019 年半年報顯示,方洪波當期以持股 1.97%

的比例,位列前十大股東。

相對薪資調整,裁員是更直接的削減成本手段。近日業界傳出海爾和海信集團裁員的消

息。海爾方面否認了裁員消息。海信集團方面則稱,海信採取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

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等措施,激發全體員工鬥志。對於網傳定量裁員的數據並不屬實。

但這也側面證實了海信裁員的存在。

家電企業凍薪、裁員這些削減成本的措施相繼出臺,背後的目標都是要層層傳遞經營壓

力。壓力有多大?從家電企業預告的一季度業績可以尋找到答案。4 月 14 日,格力電器宣

布其今年一季度營收為 207 億元-229 億元,比去年同期的 410 億元最多下降 50%,而當期

13.3 億元-17.1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同比下滑 70%-77%。格力還宣佈一季度其

基本每股收益為 0.22 元/股-0.28 元/股,約是去年同期的 1/4 左右。

事實上在當天同期預告一季報業績的家電企業中,格力電器的成績單是最好的。海信家

電預計其今年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0 萬元–1.26 億元,同比下降

70%-100%。而長虹美菱和深康佳都宣佈其一季度淨虧損超過兩億。

在解釋業績下滑時,上述企業大都提到了無法及時復工復產、終端需求萎縮、安裝配送

受阻等問題。事實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今年 3 月就曾對外表示,格力 2 月份基本沒銷

售,損失 200 億元。數據顯示,今年 2 月中國家用空調銷售 552.58 萬臺同比下滑 41.51%。

其中,內銷出貨佔比近三成,同比下滑 67.3%,而出口則同比下滑 13.2%。而這些壓力只能

在家電企業內部層層傳遞,則在於疫情影響下消費需求萎縮的問題外部暫時無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