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今天接到朋友電話,一家市值超百億的大型裝備製造代工企業,之前一直為蘋果、華為、小米等大企業代工零部件,受全球疫情影響,目前新增訂單幾乎為零,在產的都是去年的訂單。

疫情來臨訂單告急,代工企業們急於尋找出路。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如果說當下的內容電商網紅帶貨模式,能夠拯救疫情之下的一部分生產企業和商戶,那麼像這種生產空調機殼、汽車儀表面板、手機屏幕和馬桶蓋的企業,就沒有出路了嗎?我們來看看從線下裝備製造訂單模式,到線上電商模式的距離吧。

  • 先有產品還是先有渠道?

裝備製造類代工企業要通過電商模式賣掉產品,首先要確定一個問題,要有能夠直接賣到消費者手裡的“成品”,而不是半成品。這需要解決產品定位、設計、包裝、品牌,根據工廠現有品類生產能力,完成生產線的調整或重新佈局。這也是為什麼像必要這樣的直銷平臺,要求入住的工廠企業,要具備成品的設計研發能力和柔性生產線的原因。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當產品問題解決之後,還需要有一個電商運營的團隊,做線上渠道的對接和管理。不同的線上渠道對於產品品類的需求有很大差別,同樣是3C產品智能家電,拼多多適合19塊包郵的電子插座,而小米眾籌可能對399的無線防水耳機更感興趣。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 線上做生意可並不“便宜”

傳統電商平臺和網紅直播帶貨是不是都要搞起來?你需要明白,流量平臺主要收入就是廣告費和流量費,對於習慣了直接賣貨給品牌方的製造類企業,在傳統媒介都很少做廣告投放,面對著不比電視臺廣告費用低的流量費和利益分成,“廠長”們能下定決心做投入嗎?即使運氣好通過幾個爆款產品打造出了產品影響力,你會發現投入不少利潤並不高,大平臺和網紅大V們“薅羊毛”可是一點也不手軟,在沒有規模相應的時候,要想既有銷量又有利潤,還是要把客戶掌握在自己手裡。於是決定培養自己網紅,並把客戶留存在私域流量裡。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兵分兩路

  • 先說培養自己的網紅;

找一個網紅培訓機構,把車間主任培養成帶貨一哥吧!反正車間主任每天都在工廠裡上班,生產場景即是銷售場景,全員銷售,讓客戶通過直播瞭解我們的生產車間,甚至連slogan都想好了:“從工廠到客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但是一夜之間冒出來各大網紅教練能幫上多少忙呢?這些網紅教練就像當年美國淘金熱潮中,沿途給前去淘金的工人買鐵鍁的商人,他們賣給你的是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鐵鍬並不是金屬探測器,不能告訴你哪裡有金子?當越來越多的個體都擠上了打造個人IP這座獨木橋上,車間主任們可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

  • 再說客戶管理;

要掌握客戶,把他們留在你的私域流量裡,那麼你就要建立起數據存儲系統,信息交互系統,而且要把生產、設計、庫存、銷售、售後等各個流程的數據遷移到線上來,從而完成從設計到銷售的全線上流程,才能把客戶的價值發揮得更好,從客戶端持續獲取價值。這一整套系統的建立完善,也標誌著一個傳統的裝備製造線下企業,已經具備了轉型線上的條件,請注意!僅僅是具備條件而已。


代工企業的自我救贖——從車間主任到網紅有多遠?

如果你是一家傳統企業的負責人和經營者,面對迎面而來的直播大潮和商業模式的變化,你決定博上一把,現在就要開始思考了:這些問題是某一家產品設計公司,或者一個網紅培訓機構就能解決的嗎?這條新路還是要自己趟出來。

水深水淺,只有下了水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