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疤腦殼” 今朝“綠滿頭”——馬龍區廢棄工礦地整治見效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清明節後連續幾場小雨,讓乾涸的土地瞬間溼潤起來。

昔日“疤腦殼” 今朝“綠滿頭”——馬龍區廢棄工礦地整治見效

來到馬龍區納章鎮小天生壩村旁的一片耕地裡,綠油油的土豆苗格外翠綠,白色的土豆花爭奇鬥豔、隨風搖曳,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沁人心脾。整齊劃一的一墒墒土豆宛如大地上一條條精美的油彩,筆直而豐潤。

若不是親眼所見,誰會相信三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採礦廢棄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小天生壩村興起採礦熱,村民們紛紛把自家的地租給礦老闆採挖。經過近二十年陸陸續續的開採,這些地變得面目全非:一個個礦塘緊密相連,險象環生,大人小孩都得繞著走;每年刮春風的時候,沙塵漫天,生產生活環境受到破壞,好多村民因附近耕地無法耕種多次上訪。

“幸虧國家制定出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用於脫貧攻堅這一超常規政策!當初申報項目時,我們就把目光放到納章鎮的龍洞村委會和月望鄉的貓貓洞村委會。這些地塊都是前些年採洗硫鐵礦遺留下來的廢棄地。單純靠鄉鎮、村委會和村民的力量,很難恢復成耕地原來的樣子。我們做這項工作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幹邊學邊總結。”馬龍區自然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陳德斌說。

正所謂一鼓作氣。馬龍區遵循“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示範帶動、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政策引導、宣傳發動、群眾自願、依法依規”的程序,在完成土地權屬調查、規劃設計、預算編制、實施方案上報、依法審批等前期工作後,硬是將納章鎮、月望鄉交界的數千畝令人望而生畏的“疤腦殼”採礦廢棄地,與通泉街道、張安屯街道的兩個同類項目一道,向省國土資源廳成功申報為2017年、2018年共4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總規模2664.6畝,總投資1667.41萬元。

伴隨著挖掘機裝載機的陣陣轟鳴聲、建築工人叮叮噹噹的敲石聲,熬過一天天酷暑、一陣陣寒風,一件件彷彿被雕刻過的“土地作品”悄然問世:幾十年無人涉足的坑塘現在如履平地,昔日的羊腸小道搖身一變為4米寬的機耕道,一些零散、不規則的邊角地、旮旯地得以平整歸併,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一條條溝渠、機耕道如一條條玉帶纏于田野間,一座座水池、水窖如一粒粒璀璨的寶石鑲于山間。因多年採礦形成的貧瘠土地、塌陷和壓佔的耕地,通過深翻細犁、客土回填、建設灌溉與排水的田間道路、土壤改良等項工程措施,已經變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設施配套的優質水澆地。4個項目共完成土地平整2016.5畝,100立方米水池1座,25立方米水窖233個,沉沙池233座,涵洞74座,渠溝40條12千米,新(改)生產道、生產路43條16486.6米,人飲PE管180米,便民橋9座,栽植旱冬瓜、白楊、滇樸等樹種27527株……

花香蝶自來。項目建成後,納章鎮將小天生壩村增加的300多畝耕地打包招商並於2018年成功簽約,每畝土地租金600元,客商又投資10萬餘元,安裝滴灌等現代農業設施用於土豆種植。

“這裡是2019年馬龍區馬鈴薯種植最為成功的一個點,也是區農技服務中心馬鈴薯研究站的一塊試驗地,種植的麗薯六號馬鈴薯,澱粉含量低、黃皮白心、光滑圓潤、產量可觀。去年這裡每畝均產量2.8噸,單個最大的馬鈴薯質量達到800克,從種到收都實現機播機收,播撒的都是有機肥。產量和品質與傳統耕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光機械收穫這一項,1臺機械就能頂20人的勞動量,對全區馬鈴薯種植和農業機械推廣都是一個相當好的示範。看今年這個長勢,也是個豐收年。”區農技服務中心負責人馮書生說道。

“我種的這些馬鈴薯能夠實現豐收,要感謝區自然資源部門實施的這個項目,更離不開農技部門的細心、周到和全方位的服務。去年底收穫的時候,附近的大天生壩、小天生壩、龍洞、左左碧等村的村民都在這個基地裡打工。種出來的馬鈴薯銷路不愁!這些馬鈴薯去年就以每公斤1.8元至2元的價格賣到四川省、重慶市和廣州市,很受消費者喜歡。我也想不到,種個土豆,自己也嚐到科技和良種的甜頭!前幾天,老客戶就早早地打電話預訂這季的土豆。”租地的吳老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我局將趁熱打鐵,再組織實施一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這5個易地扶貧搬遷增減掛鉤項目可產生節餘指標2300多畝,扣除建新區安置點面積後和已交易的指標,目前還有節餘指標1800多畝,如果節餘指標能順利完成流轉,必將提供堅實的財政資金,大力助推全區脫貧攻堅步伐,同時促進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轉變,最大程度實現土地的資源資產價值,對耕地保護更起著潛移默化的宣傳引導作用。”馬龍區自然資源局局長楊晨談到這個項目及廢棄工礦地的整治時這樣說。

圖文:查朝雲 李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