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个太虚之境,一个神奇的拍照打卡地

到北京旅游,我们都知道代表北京文化的著名景点故宫、圆明园,这是皇家文化的代表;也有人会想到去烟袋斜街、南锣鼓巷,这是平民胡同文化的典型。

而有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在暑期带着孩子到北京,这个我国的文化中心,各个大学校园参观,那么北大、清华是必去,能让孩子提前感受一番中国最好学府的气氛。

其实,作为游客,很少有人知道,中央美院美术馆,现在是一个火爆打卡景点。

北京,有个太虚之境,一个神奇的拍照打卡地

如果不是对艺术感兴趣,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到这里,错过这个景色、趣味、品味、艺术气息都是五星级的旅游景点。

可以这么说,中央美院的美术馆,不但能给人艺术的享受,还能满足猎奇探秘、打开思维之门。

这是一个参与式的艺术展览馆,需要游客深入到环境中去体验,去寻找其中内外的逻辑,同时可以脑洞大开,原来可以这样拍照的啊。

在馆外有一个“太虚之境”的展览,近期是超火爆。这个“太虚之境”,空间倒置。观众可以在墙壁行走,坐在空调、广告牌上,以各种看上去不符合现实、违反重力原则的姿态拍照。站立、行走和躺着都感觉是在直立的墙壁上,非常有趣。

北京,有个太虚之境,一个神奇的拍照打卡地

这是阿根廷艺术家埃利希截至目前体量最大的个人展,是众多青年男女发朋友圈的绝佳拍照打卡地。我们对游泳池都不陌生,在这里你可以站在游泳池边,观看游泳池下的空间的人,很神奇。

有很多的神奇拍照地,比如你可以在照片中拍出真实的三个、甚至四个自己;你可以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空间广阔的试衣间;你可以拍出自己如同幽静一般端坐虚空……

天马行空,创意爆棚。在央美美术馆,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原来如此贫乏。

比如云、楼梯、窗与梯、美发沙龙、电梯间等等,在艺术大师的创意下,能让你拍出难以置信的照片。

北京,有个太虚之境,一个神奇的拍照打卡地

比如倒置空间、比如空间转换,实际参观一下,除了好奇,就是感叹:原来如此。

还有从楼梯上下坠的效果,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不剧透了,一看即可知晓。

我比较喜欢的是《云》, 展览空间内灯光很暗,只有白色的云被白炽灯照亮,它们在透明的玻璃里漂浮着,没有流动但依然姿态万千。

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高雅的艺术,一样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

中央美术学院建于1918年,这座由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个中国美术界的最好学府,原来也可以走入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中央美院美术馆,一个很多人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的地方,现在如此的贴近你我。原来,大师也没有多么神秘。

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