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這次疫情中,很多醫生護士得到了大眾的關注,成了“網紅”,比如鍾南山院士、張文宏醫生等。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偶像多樣化,不侷限於娛樂圈,多關注這些踏踏實實為社會做貢獻的專業人士,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好處。

只是沒想到,這些“優質偶像”,同樣會面臨“人紅是非多”的情況。關注他們的人多了,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容易引起爭議。

前兩天,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視頻講座中,建議孩子早上吃雞蛋、牛奶、三明治等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

這是身為醫生的專業意見,卻被網友罵“崇洋媚外”。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我的天哪,許某的事情還不夠網友操心的嗎?好端端的抗疫功臣,都會被誤會成“崇洋媚外”?

僅僅因為喝牛奶是西方傳來的,喝粥才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

那寧要不要考慮下以後別看病吃藥了,別穿西方傳來的現代衣服,別吃“番茄”“胡蘿蔔”“洋芋”“荷蘭豆”了?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雖說早餐吃什麼是個人自由,誰也沒有權利規定別人必須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但,身為一個食品專業的熱心群眾,我必須摸著良心說:給孩子早餐吃白粥真的沒什麼營養啊!

而且這個知識點不需要上大學,高中生物課本里就會講到人體需要的6大類營養素,以及常見食物都含有哪些營養。

下面我們就用高中生物知識,捋一捋為什麼早餐喝白粥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1. 白粥營養成分單一

人體需要的6大類營養素,分別是糖類(糖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礦物質(也叫無機鹽)。

6種營養素各有各的作用,都是必需的,長期缺少誰都不行。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除了水,每一個大類下面都還有細分小的種類,比如糖類包括澱粉、葡萄糖、蔗糖等等等等很多糖,維生素有不止ABCDEK一個大家族。

白粥能提供哪些營養呢?一是水,二是澱粉(屬於糖類),三是很少量的蛋白質和更少量的B族維生素。

偏偏對於孩子來說,蛋白質的需求量比成人還要大,因為孩子要長身體,需要蛋白質“蓋房子”,糖類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所以建議孩子的早餐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而不是簡單的白粥。

2.白粥不太頂飽

主要怪粥裡有水。

水這個東西吧,必需是必需,但是真的很佔肚子又不頂飽。如果是吃一大碗米飯還好點,喝一碗白粥,可能只相當於吃了小半碗米飯。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把水挪到飯後喝它不香嗎?何必在吃飯期間佔了寶貴的胃容量呢?

小朋友活潑愛動,吃不飽的話,上午的最後兩節課就要餓著肚子啦。

到時候不僅聽課效果大打折扣,總是餓著肚子,對身體發育也會有影響。

跟白粥類似的另外兩種食物,同樣是家長愛給孩子吃的,這裡想同時點名批評一下。

一是米油。

在50歲以上老人眼裡,米油簡直是比人參還要滋補的東西,一旦抱了孫子,馬上去鄉下親戚家裡揹回來50斤陳小米,盯著鍋2個小時不眨眼,只為熬出一層寶貴的米油,喂到孫子嘴裡。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可是,米都沒啥營養,米油憑什麼賽過人參?咱們家裡的鍋又不是什麼開過光的神仙鍋,能點石成金,憑空煮出5大營養素來。

實際上米油就是把澱粉大分子給煮成小分子的糊精和單糖了。有點類似於把一條長鐵鏈打散成短鏈子和小鐵環,但是本質都是鐵。不把大分子煮小,直接吃澱粉,我們的消化系統一樣能把長鏈子打散成小鐵環。煮成米油,頂多是更容易消化了,並不會增加營養。

二是湯泡麵/飯。

泡過湯水以後,麵條和米飯體積增大,看起來是一碗,其實可能只有小半碗。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這個主要問題是,給孩子吃的時候,很難判斷孩子實際上吃了多少,當時吃個水飽,玩兒一會兒就餓了。

之前有個奶奶帶娃,頓頓給孩子吃一滿碗麵條(當然有配菜配肉),但是孩子長得很慢,總像是吃不飽的樣子。後來問過醫生,才知道問題就出在“滿碗”上。奶奶覺得滿碗很多了,怕孩子不知道飽吃多了會撐壞,吃完一碗就不再給,殊不知,因為是湯麵,滿碗其實並不多,不夠孩子吃的。

那麼,孩子的早餐應該吃什麼呢?

當然是6種營養素相對全面,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啦。

一般來說,要同時含有主食(提供糖類)、蔬菜水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肉蛋奶類(提供蛋白質脂肪)。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比如張文宏醫生推薦的,牛奶、雞蛋、三明治。

牛奶和雞蛋都富含蛋白質、脂肪,牛奶裡的鈣(無機鹽)含量也挺高。三明治是兩片面包夾著蔬菜和肉片/煎蛋做成,麵包主要提供澱粉,蔬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肉蛋提供蛋白質。

覺得這個食譜過於西式,吃不習慣的,也可以嘗試下面這個,我們高中生物老師推薦的:

幾個肉菜包子、一個茶葉蛋/水煮蛋、一杯豆漿或牛奶。

包子皮兒是澱粉,肉菜餡兒有蛋白質有維生素無機鹽,雞蛋和豆漿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總是呢,就是在有限的飯量之內,儘量增加食物的種類,什麼都吃一點兒,做到營養全面均衡。可著一種食物猛吃,不管它有多貴,不管能吃多少,都會有缺乏某種營養的風險啊。

最後補充一個可以用來偷懶的知識點:

所謂營養的全面、均衡,是一個相對長期、動態的過程,我們的身體也有自動調節機制,不必苛求每一頓飯都有魚有肉有菜。

也就是說,如果家裡的小神獸今天胃口不好,一點肉也不想吃,沒關係,讓他做一天兔子吧,不用苦大仇深地求著哄著嚇唬著往他嘴裡塞肉。過兩天他心情好了再吃回來就行。


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或者說,媽媽今天有點累不想做飯,就給孩子煮個麵條吃行不行?沒有問題,不用因為一頓飯沒給孩子吃好,就自責愧疚說自己不是好媽媽了。

甚至,假如孩子死活不接受你安排的食譜裡的某種食物,比如有人就是不愛喝牛奶,有人就是不吃南瓜,都沒有關係。現在食物種類太豐富了,不喝牛奶就吃雞蛋、喝豆漿,不吃南瓜就吃胡蘿蔔、紅薯,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沒必要硬逼著孩子吃,搞得親子關係很緊張。

說到底,吃好,是為了身體好;身體好,最終還是為了心情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