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我們都知道二八定律,指的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個理論一直被廣泛應用在社會學以及企業管理學中,但其實,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一個類似的二八定律——“家長如果做了80%,孩子就會做20%;家長做了20%,孩子就做80%;家長全部做了,孩子就懶得做了。”

這個現象其實道出了相當一部分家庭孩子拖拉的原因。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每一天,幾乎從起床開始,家裡的媽媽們就開啟了”催娃”模式:

起床催催催:叫第1遍不起,叫第2遍哼哼唧唧回你一聲,叫第3遍才不情願地起來,眯著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出門催催催:已經三番四次告訴他快來不及了。他依然慢吞吞地穿鞋子,揉來揉去半天,腳還是半隻在鞋裡、半隻在鞋外。

回家催作業:寫個作業拖拖拉拉,剛坐下沒5分鐘,就嚷著要喝水,一會又想吃水果,一會又想上廁所。本來作業不多,非得磨蹭到八九點才寫完。

晚上催睡覺:都快10點半了,孩子還窩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催一聲沒動靜,再催她就急眼。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醒了沒?沒。——快!

作業寫完沒?沒。——快!

飯吃完沒?沒。——快!

媽媽們在這時候彷彿像定時機器人,不停地重複同一個動作——;但撇開嘴上功夫,大部分媽媽又都是刀子嘴豆腐心,雖然嘴裡不停,但手裡也不停地要幫孩子做這做那。

而這麼做,一方面,催的效果可能是適得其反。因為孩子自己內部有一套做事的節奏,而媽媽們的想法則是讓孩子跟上自己的節奏,這是兩種生活節奏的對抗,光靠催促是難以說服對方的,孩子的內心也只會越來越抗拒、越來越慢。

而如果從催促演變為吼叫或者出手教訓,那教育的性質就改變了。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二八定律這時候會起作用,媽媽們雖然嘴上不饒,但還是盡力幫著孩子做事兒,這樣的結果只可能是孩子從能做80%到只做20%,最後到完全懶得做。

其實從本質上分析拖拉,很容易會發現這是與生俱來的人性。對於成年人,如果不通過科學而且有意識的訓練,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我們也絕對逃不掉拖拉的影響——不想起床上班、工作不按時完成、一件事想了很久也不做,這樣的問題在成人世界也非常普遍。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因此,我們首先不能一開始就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還抱著這樣的想法,那就先從要求自己開始吧;

其次還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培養節奏,有意識地訓練和提高孩子的時間觀念、時間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做事習慣,才能逐步改變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那麼,

怎麼才能讓“小蝸牛”們積極起來呢?

怎麼讓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壞毛病呢?

怎麼讓他學會合理地利用時間?

怎麼讓他養成積極主動的好習慣?

資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暢銷書作家魯鵬程在《孩子總是拖拖拉拉,媽媽怎麼辦》一書中為廣大媽媽們提供了“改造”拖拖拉拉孩子實用方法。

這麼多寫孩子拖拉的,都沒有這個實在!

只要找出孩子變慢的深層原因,並且讓他學會合理利用時間,這些孩子完全可以變得積極起來。

接下來,我們分五個步驟將本書的內容梳理成了5篇文章,帶你一起共讀這本書:

◆【第1節】發現孩子變“慢”的深層原因

◆【第2節】認同並尊重孩子做事的節奏

◆【第3節】媽媽給孩子一些做事的信心

◆【第4節】教會孩子合理利用時間

◆【第5節】讓孩子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

為愛放下一小時,每週共讀一本育兒經典。私信參與共讀,化解育兒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