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瓦渡乡有“牛”产业

来隆阳区瓦渡乡一定要尝尝瓦渡牛肉,这是很多到过保山的游客的共识。而这道餐桌上的“招牌菜”也是瓦渡乡百姓“富口袋”的重要来源。自2016年该乡发展肉牛养殖至今,瓦渡肉牛存栏和产值翻了1倍。2019年,全乡有肉牛养殖户3064户,肉牛存栏1.12万头,实现户均2头,销售额达4500余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参与肉牛养殖的有763户,销售1781头,销售额达2671.5万元,户收入为3.5万元。西门塔尔牛养殖占比达90%以上,成年大牛售价高达1.5至3万元。按现行标准,一头牛就可使一个有六七口人的家庭脱贫。目前,肉牛产业已成为瓦渡人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近年来,瓦渡乡党委、政府一直都把肉牛养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需要农家肥,而养牛又是积攒农家肥最便捷的方式。”“肉牛价格波动不大,市场风险较为稳定,卡户可以通过贷扶贫小额贷款再买几只养养。”这是入户干部们常会说的话。2019年,瓦渡乡通过青年党支部“主题+专题”活动及脱贫攻坚现场观摩会的方式,在荒田村召开了2次肉牛养殖观摩活动,组织养殖大户现身说法,交流经验,增强群众发展的信心。除了大力宣传肉牛养殖的好处,乡兽医站的干部们还深入村组了解养殖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我年纪大了,外边去不了,就在养牛场打打工,每月收入1200元。”今年66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夏发周搬到安置点后就在牛场打工。瓦渡乡现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采取“集中饲养+部分寄养”的方式,寄养的母牛,产权归合作社,母牛所产幼崽由农户自行处理,生1头小牛,交给合作社500元,合作社收取的费用中的30%作为公积金,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20%用于壮大集体经济,50%作为社员分红。

以荒田村犇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于2018年4月25日成立。社员280户,贫困户276户,除从事二、三产业的4户贫困户外,其余均已加入合作社。该村共引进能繁母牛100头,60头寄养给贫困户,40头由合作社集中饲养。合作社通过圈舍承包,两年租金收入达6.4万元;承租户夏发元自2018年9月进场饲养以来,累计出栏肉牛80余头,产生利润20万元;养殖场累计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全株玉米和皇竹草3500余吨,直接给农户带来种植和用工收入近15万元。

隆阳区瓦渡乡有“牛”产业

合作社还通过圈舍公开招租、能繁母牛寄养和集中养殖的方式,让运转有效、资产产权归属清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带贫效应明显,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合作社有稳定租金,承租户有稳定养殖利润,贫困户种养、务工收入均增的“三赢”。

2019年,瓦渡乡与防疫员、养殖大户、营销户、加工户等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22份,并深入全乡10个村(社区)3915户养殖户中,开展动物防疫。进一步加强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防疫管理监测,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季防疫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还把好活畜(禽)市场检疫和肉品检验关,防止动物疫病通过市场传播,凡是上市交易牲畜100%接受检疫。2019年,完成肉品检疫3300头(条),其中检疫牛肉400头,同时加大对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对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长期监督检查。

2018年以来,瓦渡乡共协助完成4个村养牛产业发展项目,引进能繁母牛270头,新建圈舍2800平方米。此外,还举办各种畜牧科技培训班32期,培训人数达1139人次,畜牧兽医技术咨询服务900人次,通过不同方式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养殖户的科学养畜水平不断提高,为肉牛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介绍,瓦渡乡下一步将紧抓机遇,引进龙头企业或与外乡的大型合作社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有效解决销售问题,发挥合作社带贫作用。同时,乡、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肉牛养殖各项补助政策,大力发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做优做强肉牛产业,全力推进“百村千头”肉牛养殖工程。田迎丽 宋延龄

责编:蒋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