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清晨
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两个人的确都是降将,但这两人的身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大致如下:
首先,于禁是反复无常,姜维是英雄落难。于禁是曹操军队中的班底,从曹操早期就跟随他左右,也是曹操后期军中唯一可以假节钺的外姓人。曹操也非常倚重他,最后官至左将军、安远将军,拜将封侯,可以说曹操待他不薄。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于禁举兵投降,庞德宁死不降。《三国志》: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于禁被俘后一直囚禁,等到孙吴夺了荆州之后,于禁就倒向了孙权,还曾经一起骑马游猎。《三国志·吴书》记载:“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这就显示出于禁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而姜维本身就不想投降,是因为刘禅投降之后,他不得已才跟随投降。基本上没有兵败,也没有变节,更像是被裹挟投降。所以后人为他鸣不平。
第二,于禁是苟且求生,姜维是蛰伏待机。于禁被关羽俘获后,一直是以苟且偷生作为目的,根本就没有气节可言。而姜维在投降之后就开始挑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矛盾,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蜀地的统治秩序再度打乱,好重新拥立刘氏后人为王。本身就是一颗忠心在支持着他的全部行为,所以让人敬佩。
第三,于禁最后病亡。姜维是乘机恢复蜀汉,失败被杀。于禁最后被孙权送回了魏国,但是曹操已亡,曹丕对于他比较冷淡,而且还暗讽他。最后,于禁因此郁郁而终,可以说是晚景凄凉,黯然落幕。姜维最后成功激化了钟会和邓艾的矛盾,邓艾被诬陷,最后身死。钟会也打算背叛司马氏,姜维的计划很快就会成功,但只是在最后的关头,被监军卫灌一网打尽。姜维最后死的十分壮烈,可以说是求仁得仁,自然后世的风评很好。
经典守望者
主要是时机不同,姜维投降时是初出茅庐,而于禁已经是功成名就。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凉州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
据《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记载:
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凉州诸郡县纷纷响应。
当时,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姜维与功曹梁绪、主薄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行。马遵听说蜀军到来,郡县投降,就怀疑姜维等人也有异心,于是连夜逃亡上邽。
等到姜维等人发觉后,就追赶马遵,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到达城门时,城门已经关闭,不接纳他们。
姜维等人只能回老家冀县,但冀县也不准他们进入,姜维等人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魏略:各自行。维亦无如遵何,而家在冀,遂与郡吏上官子脩等还冀。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便推令见亮。
《魏略》的说法不同,当时姜维劝说马遵回冀县,马遵不肯。姜维拿马遵也没有办法,就各走各的路了。
姜维与郡吏上官子脩等回到冀县,县中官吏、百姓看到姜维都很高兴,便推拥着姜维来见诸葛亮。
这里,不管冀县是否愿意接纳姜维,是否吏民愿意投降,总之是姜维主动投降了诸葛亮。
当时姜维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六七岁,初为州从事,其父姜冏为天水郡功曹,羌、戎叛乱时战死,姜维因此被赐中郎,天水郡参军。
此时的姜维,既没有多少名气,也没有多大功绩。
诸葛亮北伐,各郡县投降,凉州刺史郭淮、天水郡太守马遵都逃跑了,而且认为姜维不忠于曹魏。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既没有得到曹魏的信任和器重,也没有可以抵抗诸葛亮的本钱。
但于禁投降却不同,那是直接两军阵前,而且于禁深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与张辽、徐晃等合称为“五子良将”。
据《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记载:
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
黄巾军起义爆发后,济北相鲍信回老家招募兵勇,于禁就跟随了鲍信。鲍信战死以后,于禁归属将军王朗。王朗惊异于禁的才能,就向曹操举荐,说可以胜任大将军。
曹操召见了于禁,经过交流,任命他为军司马。
随后,于禁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被誉为“五子良将”之一。
曹操对于禁非常信任和器重,拜为左将军、假节钺。而且是曹操阵营,唯一一个非曹氏、夏侯氏假节钺的将军。
曹操因为朱灵与刘备一起截杀袁术,而把刘备放跑了,就非常忌恨朱灵。就让于禁到朱灵营中接管了他的部队,众皆震服。
这事足以看出曹操对于禁的态度。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庞德战死,而于禁投降。
这令曹操非常失望,甚至是绝望,听说于禁投降后,曹操哀叹良久,说: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及庞德邪!"
于禁跟随曹操征战三十年,屡立奇功,想不到在襄樊之战的关键时刻,居然掉了链子。
这事放在谁身上,都难以接受。
将军最大的荣耀就是战死沙场,总不能看事不好就投降吧。
虽然说姜维与于禁都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选择了投降,但情况还是有所不同。
姜维几乎没有兵卒,而于禁有三万大军。
姜维投降对曹魏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于禁投降不仅是动摇了军心,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战役的最终结果,曹操甚至产生了迁都的打算,这让曹操非常被动。
于禁被关羽水淹之后,几乎失去了战斗力,但庞德能够一战,于禁咋就不能一战呢?
还是一个决心问题,就算三万头猪,关羽要全部抓住还需要费很大的劲,起码为曹操调动军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姜维年轻,还没有成名立业,再说对曹魏也没啥情感,选择一下人生的出路,也在情理之中。
但于禁已经功成名就,所有的荣耀都是在曹操手下取得的,曹操对待于禁可谓不薄。何况于禁的子孙后世还指望在曹魏手下混饭吃呢?
就于禁这个玩法,谁还能指望谁呢?
看来,历史是公正的。
姜维投降没有受到很大的诟病,但对于禁责难很多。于禁这事做得的确是很扯淡,没有这么办事的哦!
当初,于禁的老朋友昌豨投降时,诸将认为应该把他送往曹操处,让曹操来处理,但于禁坚持把他杀了。
对此,裴松之评论道:
“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被围困就投降,军法也不会赦免;被囚禁而送到后方,并不违命。但于禁却因为嗜杀而违背众人之意,自己成为了降虏,死后得到恶谥,这是应该的。
吕蒙占据荆州后,于禁被送到孙权那里,多次受到了虞翻的羞辱。
曹丕称帝后,于禁被送回了魏国,曹丕表面表示安慰,任命为安远将军,但于禁拜谒曹操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上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画像。
于禁看到后,羞愧难当,最后郁闷而死,被追谥为厉侯。
于禁可谓晚节不保,这又能怨谁呢?
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最后居然爱惜生命,苟且偷生,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爱惜生命,这是必须的,但军人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其命运,只能战死沙场,否则就应该遭受诟病。
否则,这个活就没法干了。
豹眼看历史
三国时期,曹魏的于禁和姜维都有投降到蜀汉的经历。同为降将,同样经历,为何于禁的风评比姜维差?下面从两人的投降原因对比,与同僚行为对比,身份地位对比来分析一下于禁风评差的原因。
一.投降原因不同:于禁战败主动投降;姜维走投无路投降。从投降原因对比,于禁风评不如姜维。
据记载关羽利用地势及雨季便利水淹七军后,魏军损失惨重,于禁战败并主动向关羽请降。
而姜维当时被疑有异心,被上司无情抛弃,追随无望,无家可归,走投无路时才投降蜀汉诸葛亮。
二.同样情况下,与其他同僚行为对比:于禁投降行为比不上庞德英勇战死;马遵逃跑,而姜维被人遗弃委实可怜,投降也无可厚非。从行为来看,于禁的风评也不如姜维。
与于禁一起同时战败的庞德,选择死战被关羽杀死,据说曹操听到于禁战败投降时,都发出失望的感叹“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诸葛亮北伐时,当时的姜维正陪同上司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一听说诸葛亮大军经过的地方都投降了,于是扔下姜维立马逃走。被抛弃落单的姜维确实可怜,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投降。
三.身份地位对比:于禁身为主帅,统领七军;姜维只是天水郡参军,无名小卒。身份地位不同,投降行为产生后果也不同,这也是于禁投降行为被人诟病并且风评差,而姜维风评相对好的原因。
于禁是曹操宠信的战将,五子良将之一,战功显赫,在曹操阵营里威望甚高。投降时于禁为主帅,率七军前来增援曹仁,可见于禁地位之高,于禁投降关羽让曹操本人感叹不已。
姜维只是因父辈的战功,做了天水郡参军,无名小卒一个,算是个低级军官。姜维本身并无显赫战功,与曹操等大咖并无交集,姜维在曹操阵营中可有可无,投降也没人在意。
可见,于禁投降蜀汉的风评比姜维差,这也是于禁后来一直未被任何一方重用,当他重新归魏时,被曹丕故意用画像讽刺,并最终忧郁而终的原因;相反,姜维在蜀汉受到重用,后来接替诸葛亮挥军北伐。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