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變·院長說|雷光華:過“緊日子”,尤當調結構增特色

思變·院長說|雷光華:過“緊日子”,尤當調結構增特色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普通患者的就診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在“後疫情時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醫院將面對患者更大的就診就醫需求,湘雅醫院全體職工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思變·院長說|雷光華:過“緊日子”,尤當調結構增特色

無論在什麼時期,都將全力把治療做精

加快全面復工複診和科學防控疫情都是大事情,必須兩手抓。雖然醫院有部分醫務人員剛剛從抗疫前線回來,還在休整,而且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所有研究生也沒有返校,但醫院已經調動現有人力資源,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轉。當前,在離漢離鄂管制解除、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播風險的防控形勢下,要恢復正常醫療工作,必須在“準、實、緊、細”上下功夫,做好患者、陪護人員、醫務人員、臨床支持人員等四類人員的管理,嚴防疫情反彈。

一是抓準就診患者識別。醫院每天安排近百名醫務人員,嚴格執行預檢分診,確保患者及時科學分流。二是抓實陪護人員管理。疫情發生後,醫院更加嚴格實施“一患一陪護”。陪護人員須實名登記,核驗健康碼,詢問流行病學史,測量體溫。在此基礎上,住院患者陪護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各護理單元做好陪護人員健康監測。鼓勵“無陪護就診”,住院患者在院內外出檢查,全部由臨床支持人員按照指定時間、通過指定路線護送。開通手機應用程序,方便患者訂購餐食和生活用品。三是抓緊醫務人員防控。醫院充分發揮感染控制學科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根據區域流線、崗位人員、診療操作特點,制定醫務人員分崗分級防護標準和防護用品配置使用指南,並嚴格培訓、考核和督導。當前,疫情形勢持續向好,醫院將繼續常態化、標準化做好醫務人員各項防護措施,繼續暫停非必需的人員聚集活動和大型會議。四是抓細臨床支持人員培訓。將承擔陪檢、配送、保潔、保安等工作的臨床支持人員培訓納入疫情防控工作,讓他們全面掌握防護知識,最大限度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另外,“以質取勝”是百年湘雅的發展密碼,“求真求確、必遂必專”的科學精神也一直是湘雅的傳統和精髓,無論在什麼時期,湘雅醫院都將全力把治療做精,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

本著過“緊日子”思想,降低疫情對醫院運營和職工待遇的影響

疫情期間就診患者整體數量減少,無疑會對醫院的學科發展建設、職工福利待遇造成次生影響。湘雅醫院將進一步堅持和落實“調結構、控成本、提效率、保基本、挖潛力、開新源”的運營管理原則,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盡全力降低疫情對醫院運營和職工待遇的影響。

一是加強經濟運行管控。增強預算工作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高標準做好經濟運行和關鍵崗位跟蹤審計,通過財務系統實時監測關鍵指標,全面實現業財融合。二是做好挖潛力提效率。在不影響疑難重症收治和大型手術開展的前提下,進一步縮短平均住院日。做好日間放化療、日間手術等服務。用好“預住院”政策,術前檢查全部在院前完成。落實手術管理辦法,更新高精尖設備配置,提高複合手術室利用率,進一步提高手術效率。發揮全成本槓桿,引入競爭機制,充分利用醫療資源。三是做好控成本開新源。堅持全院全員全成本,開展厲行節約專項行動。順應疾病譜變化和醫療器械更新換代,大力推進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的臨床應用。四是精準調控績效分配。

思變·院長說|雷光華:過“緊日子”,尤當調結構增特色

不斷總結經驗,切實提高疑難雜症和危急重症的診療能力,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

擁有114年曆史的湘雅醫院,在每一場與烈性傳染病的搏鬥中,始終向危而戰、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以及衛生應急救援等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湘雅醫院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成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作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綜合基地和湖南省重大公共衛生救治指導中心,立足湘鄂兩大“主戰場”,堅守重症患者救治、醫院感染防控、日常醫療保障等三大“主陣地”,從防控機構、防控分區、防控隊伍、防控方案、防控培訓、防控物資和心理關懷等七個方面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組建12個專項工作小組和3個救治梯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實現了“確診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院內傳播零發生”的目標。

這場抗疫鬥爭,全面檢驗了湘雅醫院應對重大傳染病暴發事件的快速動員能力、高效應對能力、一流救治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醫務人員沒有接受過完整系統的傳染病防控和救治培訓等短板。今後,醫院會進一步優化相關應急預案,全員定期進行重大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傳染病預警能力、應對速度和整體防控能力。

另外,醫院一直將學科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對學科建設戰略規劃進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湘雅特色的學科建設體系,著力打造特色高峰學科、優勢學科集群以及新興前沿學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醫院危急重症學科群迅速反應,重症醫學科、感染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院感染控制中心、急診科等多學科協作,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疫情過後,醫院將不斷總結經驗,尤其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

近日,包括危急重症醫學中心在內的湘雅醫院首批五個優勢學科集群正式掛牌成立,將聚焦學科重大前沿問題,在新興交叉領域和關鍵戰略領域,發揮團隊作戰聯合攻關優勢,以此實現交叉融合、聯合創新、協同發展,切實提高疑難雜症和危急重症的診療能力。

醫療隊伍缺口和醫院運營管理之間存在矛盾,急需相關政策支持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嚴峻艱苦的鬥爭中,醫務人員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得以充分發揚,但同時也顯現出,醫療隊伍仍然存在缺口,醫院運營管理也面臨一些實際困難。比如,目前國內多數大型公立醫院都面臨職工養老保險購買的困難,以湘雅醫院為例,1992年國家核定的編制人數為1652人、床位1885張,隨著人民醫療健康需求的增長,醫院規模合理有序擴大,目前醫院在職職工5686人、批准編制床位3500張,因為實有正式在職職工人數超過核定的事業編制人數、無法落實編制實名制,醫院運營成本高,至今未能為職工參繳養老保險,希望國家能夠給予相關政策支持,保護醫務人員權益,保障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 雷光華

編輯:管仲瑤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