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的应试教育,对孩子负面影响有多大,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一、导言

当下高考还是改变中国人命运、实现阶层跃迁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导向也愈发严重,目前在幼儿园小学,广大家长就已经发起了无烟的激烈战争,高昂的学区房价就是最好的例证。学生们听完课堂老师讲课,还需要将孩子送入补习班继续实现领跑,不断接受各种知识的轰炸,经历一轮轮的填鸭学习。

短视的应试教育,对孩子负面影响有多大,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涸泽而渔、短视的应试教育,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也引起了诸多问题

1、磨灭个性,不能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的性格、能力特长、天赋都不一样,同一把标尺来衡量是存在问题的按照多元智能模型理论,人的能力分为运动智能、数理逻辑职能、空间视觉职能、表达沟通智能、等等

其实,即使是在宏观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家长教师未能体会到其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一小部分学生、教师、家长能意识到其中利害关系,了解自我的优劣势,那么孩子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就可以做出一些策略性的应对方案,主动应变而取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2、除了分数,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没有被充分关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数是家长、学校关注的第一指标。分数之外的都会比较少的被关注到,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沟通表达能力、良好习惯培养、运动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律能力,这些被当作考进大学以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同学在准备应试学习的同时,兼顾到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在后续的人生竞争中往往会后劲十足,相比很多all in应试教育的小孩要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缺乏作为人的教育,缺乏基础的思考能力,也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孩与子师长长期盯着考卷,可能会形成短视。误以为面对大学、社会这种无形的考卷,还会有可供背诵的标准答案。高考是被高度抽象用来衡量个体能力的一种高效但并非合理的选拔机制,社会却是对个体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的检验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高考这个单一的衡量尺度中脱颖而出,但是在社会这个多维的衡量尺度中却泯然众人的原因。

短视的应试教育,对孩子负面影响有多大,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家长或者同学,需要思考我们要去到哪里,现在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读个好专业吗?是为了有个好的职业吗?这些都是表象原因,其实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让自身得到充分的发展,让灵魂更自由,让生命更加丰满,基于这个终局思维,来倒逼当下的自己不断提升来达到这个目标。譬如达到目标前,在某一阶段需要具备学习能力、自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导管理能力中的一项或者某几项。

4、传递知识背诵公式记住标准答案,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目前很多知识传授是直接教授公式、定理等知识,需要学生不断记忆并且用题海战术不断强化,这个可以短期内造就解题能手,但是长远看来,由于缺乏夯实基础的逻辑推理论证,这些冷冰冰的知识并不能被活学活用,导致后劲不足。因为在未来社会竞争中,面对复杂的问题是不能够靠死记硬背海量知识去解决问题,还是要运用个体底层核心能力去解决去应对。所以平时需要有意识地对自身底层核心能力有所关注,有所锻炼。

短视的应试教育,对孩子负面影响有多大,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结语

朴行老师提出的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老师、家长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也欢迎家长和朴行老师交流探讨。

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朴行老师也极其认同下面的观点,教育就是是当你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知识之后还剩下的东西。教育本质上不是让我们同学们成为一台台刷题机器。教育是渡人,是赋能达人。教育,可以让人学习知识学会应试考取好学校,教育更应该让人聪明的学习进步、有侧重点有策略的的学习,教育还应该让学生发展天性、明确自己的生而为人价值观、找到兴趣、扬长避短,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工作,从而也学会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