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在討論方便麵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大數據:據《2019淘寶吃貨大數據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

廣西螺螄粉、東北烤冷麵、自熱小火鍋銷量均突破千萬,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此外,陝西擀麵皮、武漢熱乾麵之類的地方特色小吃,也被裝進了密封包裝袋,發往全國各地。這種地方特色食品的火熱,使市面上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食品品牌,非常難選。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其實從1958年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誕生至今,方便麵已經經歷了數次升級換代,有的從當年被搶購如今在貨架上無人問津,甚至被市場淘汰;有的跟隨市場的腳步不斷推陳出新,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還有新品橫空出世,成為一代“網紅”。儘管方便食品一直倍受質疑,但大數據不會說謊,銷量說明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它們的熱愛。今年就先看看方便麵的發展史,再回答那個一直被反覆問到的問題: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方便食品1.0時代:從無到有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1968年,香港永南食品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生產方便麵的機器,發明了公仔麵,風靡粵港一帶至今。內地稍晚一點,1970年上海益民廠做出第一袋在大陸市場出售的方便麵,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這款產品是很不可思議的:普通的紙質包裝,紅色底板上畫著一雞黃色的母雞,還有兩個雞蛋。沒有品牌只印了廠商,名稱是“雞蛋方便麵”,怎麼看怎麼“土味”十足。可是就這樣一包方便麵,當時是放在百貨公司的櫥窗裡賣的,標價一毛五,一人食的量,大多數人都只能隔著櫥窗看看,根本買不起。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要等改革開放後,方便麵才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除了最初的上海益民,北京方便麵廠、無錫中萃、河北華龍等陸續推出自己的新產品進入市場,但要說最能打的,還數創立於80年代的華豐。一款三鮮伊麵,是許多80、90後的方便麵初體驗,直到今天還能買到。

與方便麵發展軌跡相反的是中國罐頭行業,50年代抗美援朝推動了罐頭產業的發展。但由於罐頭昂貴,普通人只有看露天電影時,看到演員吃罐頭的鏡頭眼饞一下,根本吃不起的。而國內生產的罐頭,大部分都用於出口創匯。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1990年後,因康師傅和統一,方便麵迎來2.0時代

1992年,康師傅和統一正式進軍大陸。許多品牌的方便麵只有一塊麵餅加一包調味粉,康師傅和統一加了醬料包的面就很有競爭力。此外,除了袋裝,還有在當時看起來非常高級的碗裝,三塊錢一桶的價格不算便宜,許多人覺得多花一倍的錢還不如自己洗個碗。但康師傅能迅速佔據市場絕非偶然,而有著濃濃的時代印跡。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90年代正好有一波下海打工潮,普通家庭或許不會把方便麵作為日常三餐的選擇,但紙碗跟綠皮火車更搭。方便麵特殊的香味,瀰漫在氣味複雜的火車車廂裡,成為許多人漂泊奮鬥史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如果說那個年代的小孩想吃包方便麵需要央求家長一番,那水果罐頭則是夢寐以求的奢侈。裝在玻璃瓶裡的水果罐頭,有楊梅荔枝黃桃櫻桃……顏色誘人。平時只能看看,生病時才被允許吃上一大碗,吃完把糖水都喝光,甜滋滋的。吃完後瓶子留著不能扔,還有很多用途。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方便麵的3.0時代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即便今天超市的貨架上還有水果罐頭,千禧年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或許根本不明白90後為什麼會饞這種不新鮮的水果,而方便麵在市場上依然堅挺。說了你可能不信,直到今天,康師傅共推出過200多款口味的產品。伴隨著進口品牌的衝擊,我國方便麵企業已朝著精細化、多元化、品質化尋求突破。

2016年,美食博主密子君曾在微博直播吃10桶火雞面,許多網友雖然發彈幕評論“太辣了菊花疼”,可看完後又跑去某寶下單。在人們越來越重口味的今天,火雞面的走紅或許是必然,也是進口品牌在方便麵這個品類的突破。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外賣剛興起時,有人說外賣行業對方便麵市場形成降維打擊,可隨著後來配送費高漲,外賣還是完全取代不了方便麵。尤其是今年特殊情況,看看被搶空的超市貨架,就知道它們拯救了多少學藝不精的“中華小當家”。還有在夜間配送費高得嚇人的深夜,沒有什麼比一碗泡麵更撫慰人心了。


先看方便麵發展史,再問“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


現在回答開頭提的問題:那些長期吃泡麵的人,如今怎麼樣了?他們好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