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這條著名灌溉航運修於宋,因海陽、潮陽、揭陽三縣受益而得名

廣東韓江下游的古代著名灌溉航運工程。位於今廣東潮安縣西。三利溪首通韓江,下經揭陽縣,至潮陽界入海,曲折環抱100餘里。為本地區主要的灌溉和航運工程。因三縣受益,故名三利溪。北宋元祐間(1086~1094年)由潮州知州王滌倡議修浚。明正統以後日漸淤廢。弘治五年(1492年)由知府周鵬主持大修,三年後又淤塞。嘉靖間(1522~1566年)和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兩次疏浚。康熙五十九年韓江洪水氾濫,三利溪再度淤廢。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潮州知府周碩勳等倡導復修,共浚溪2587.5丈。溪面寬3丈,底寬2丈,深1丈至七、八尺不等。

另外潮安縣西南40裡有中離溪,明代曾修浚,有灌溉之利。附近揭陽、潮陽、澄海等縣這類溪港也不少。韓江三角洲為一水利區,有江海等堤防潮防水,清後期統計護田六七萬頃,其中澄海縣南北捍海二堤,共長萬餘丈;另有渠涵引水灌田,有陂蓄水灌田,清後期統計亦不下數十萬畝。大致閩粵沿海有河流處,水利多相似。規模較大的如雷州半島海康縣南北海堤,建於宋紹興時,長32496丈,有水閘99所;內有渠道灌田。堤及渠歷代都不斷維修。


潮汕這條著名灌溉航運修於宋,因海陽、潮陽、揭陽三縣受益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