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救助金,各國怎麼花 美國,爭議主要集中在兩點

編者的話: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為緩解民眾生活困難刺激消費,多國向民眾派發現金或消費券。《環球時報》駐外記者調查發現,上述方式實施過程中獲得了某種成效,但也出現各種問題。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楊 俊
美國勞工部2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影響,每6個美國工人中就有一人失業。為了保持美國經濟的活力,特朗普政府採取了“直升機撒錢”的政策,即向民眾直接發錢。
根據美國參眾兩院最新通過的紓困法案,政府承諾為企業和全美各州準備數額高達5000億美元的貸款方案,為全美小型企業準備3670億美元紓困基金。涉及個人的部分是任何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成年人,只要有美國社保號碼就可以得到1200美元直接補助。收入越高拿到的錢越少,年入9.9萬美元被列為收入臨界點,超過者則被排除在此次紓困金髮放的範圍內。
美國國稅局4月11日通過社交媒體公眾號表示,已經開始向個人賬戶發放紓困金。在隨後的兩週內,領到紓困金的曬單,刷爆了美國社交媒體的“朋友圈”。
由於美國社會長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大量美國人是沒有儲蓄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有調查顯示49%的美國人承認自己是“月光族”。為了避免這筆救急用的紓困金被歷史債務“吞噬”,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宣佈,禁止紐約州內銀行和債務機構凍結或沒收聯邦政府發放的紓困金。
對於近期已經失業的美國人,這筆不少於1200美元的收入要用來支付房租、水電費和食物等剛性需求。首先是房租,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顯示,40%的紐約租客將無法支付下個月的房租。因此,紐約州和相鄰的新澤西州都推出了90天的彈性房租政策,希望房東可以延後收取房租。房租之後是水電煤氣費等,這些支出相對數額不大,紓困金完全可以覆蓋。

緊接著的消費主要是食物。紐約市在新冠病毒流行前,為所有公立學校的學生提供免費的一日三餐。在學校因病毒流行而關閉後,免費學生餐改為在部分公立學校內集中發放。後來為了照顧大量失業者,食物發放點開始向所有人發放免費食物,而不需要提供任何身份證明。根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在紓困金髮放後,原本需要排長隊的免費食物領取處,排隊人員明顯減少。同時期,超市內購買食物的人明顯增多。
硬幣都有兩面,此次紓困法案從籌劃到發放,一直伴隨著爭議。如前所述,紓困法案其實分為企業和個人兩部分。在企業部分,發放層面引起的爭議最大,比較明顯的是兩個案例。一個是哈佛大學,通過申請從紓困法案企業部分獲得860萬美元。第二個是全美知名大型高檔漢堡連鎖企業Shake Shack從小企業專項救助金中領取1000萬美元,引發眾怒。
在個人方面,爭議和抱怨則主要集中在金額不足上。由於疫情前景並不明朗,部分議員認為一次性的1200美元補貼無法真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美國人,需要增加次數和金額。但如此大規模的補貼,必然導致政府赤字和債務的激增。目前美國鮮有反對紓困法案的聲音,這既是因為新冠病毒仍在肆虐美國,更是因為今年是大選年,沒人願意在此時得罪選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