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川渝段首個全流域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

​​重慶日報全媒體陳波

04-23 21:09

嘉陵江川渝段首個全流域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陳波)4月23日,隨著嘉陵江川渝段內來自四川省的廣安、廣元、南充、遂寧、資陽五市檢察院與重慶市檢察一分院,聯合簽署《關於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跨區域協作機制的意見》,嘉陵江川渝段首個全流域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

  嘉陵江是長江水系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也是重要的水源補給河流,嘉陵江流經陝、甘、川、渝等省市,全長1120公里,有渠江、涪江、瓊江等多條重要支流,流域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做好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對於服務和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據介紹,協作機制簽署後,確立了環境汙染,破壞水生物資源和近岸線陸生野生動物資源,非法佔用、破壞岸線資源和河道,破壞森林資源和礦產資源,違規使用水資源、汙染飲用水源,水利水電等工程、設施破壞流域生態環境等六大協作監督的重點。

  重慶市檢察一分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協作機制簽署後,所有協作檢察機關應當綜合考量監督治理的現實需要,重點辦理流域內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固廢汙染、非法採砂採礦類型案件。

  此外,川渝兩地檢察官明確表示,將開展聯合巡查發現線索,及時移送案件線索,全面加強辦案協作,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協同生態修復監督,及時共享信息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為將這項重要的川渝合作具體化,協作機制簽署後立即啟動“嘉陵江流域水汙染治理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

  該專項行動為期一年,將針對工業廢水、生活汙水汙染等開展專項監督,解決流域治理監督各管一段、力量分散、標準不一等問題,加強跨區域辦案協作。督促行政機關對汙染嘉陵江流域水質的行為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積極對水汙染侵權單位和個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協作機制簽署後,川渝兩地六個協作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幹警,共同在嘉陵江開展了首次巡江工作,針對沿江岸線資源、汙水偷排直排亂排開展了聯合巡查。

  “此次會籤活動的成功舉行,標誌著川渝兩地檢察機關協同治理嘉陵江流域跨界汙染以及生態資源保護‘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嘉陵江川渝段首個全流域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機制建立,必將有效改變此前各管一段、統籌不夠、聯動乏力的監督治理格局,有力推動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為“一江碧水、兩岸青山”貢獻檢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