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川渝段首个全流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正式建立

​​重庆日报全媒体陈波

04-23 21:09

嘉陵江川渝段首个全流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正式建立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陈波)4月23日,随着嘉陵江川渝段内来自四川省的广安、广元、南充、遂宁、资阳五市检察院与重庆市检察一分院,联合签署《关于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嘉陵江川渝段首个全流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正式建立。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也是重要的水源补给河流,嘉陵江流经陕、甘、川、渝等省市,全长1120公里,有渠江、涪江、琼江等多条重要支流,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做好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对于服务和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协作机制签署后,确立了环境污染,破坏水生物资源和近岸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占用、破坏岸线资源和河道,破坏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违规使用水资源、污染饮用水源,水利水电等工程、设施破坏流域生态环境等六大协作监督的重点。

  重庆市检察一分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作机制签署后,所有协作检察机关应当综合考量监督治理的现实需要,重点办理流域内污水偷排直排乱排、固废污染、非法采砂采矿类型案件。

  此外,川渝两地检察官明确表示,将开展联合巡查发现线索,及时移送案件线索,全面加强办案协作,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协同生态修复监督,及时共享信息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为将这项重要的川渝合作具体化,协作机制签署后立即启动“嘉陵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

  该专项行动为期一年,将针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等开展专项监督,解决流域治理监督各管一段、力量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加强跨区域办案协作。督促行政机关对污染嘉陵江流域水质的行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积极对水污染侵权单位和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协作机制签署后,川渝两地六个协作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共同在嘉陵江开展了首次巡江工作,针对沿江岸线资源、污水偷排直排乱排开展了联合巡查。

  “此次会签活动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川渝两地检察机关协同治理嘉陵江流域跨界污染以及生态资源保护‘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嘉陵江川渝段首个全流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必将有效改变此前各管一段、统筹不够、联动乏力的监督治理格局,有力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贡献检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