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信念與現實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仁義道德一直是孔子極力推崇的核心內容,因此,對於那些能把個人信念的位置放在遠高於生命之上的人,孔子往往大加讚賞。

比如,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齊,他們認為周武王滅掉商朝是大逆不道,發誓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雙雙隱居在首陽山,最終飢餓而死。

論語:信念與現實

但凡談到“仁義”二字,孔子總會提到伯夷、叔齊作為範本,講給學生們聽。

而像那種願意屈從於現實的人,其個人信念的堅定,就要比伯夷、叔齊差一些了。比如,在魯國擔任一個小官兒的柳下惠,因多次得罪上級而被撤職,仍然忍受屈辱留在魯國。在孔子看來,柳下惠在精神層面就比願意為信念拋棄生命的伯夷、叔齊差一些了。

論語:信念與現實

其實,孔子這種對人的分類,反映的是一個信念與現實的問題。

有的人為了信念,不會去屈就現實;而有些人卻因為現實,不得不調整自己的信念。

一個人到底如何選擇,本來無可厚非。但對於孔子的記述,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那就是孔子所大力讚揚的那些理想主義者,全都不是與孔子同時代的人,他們都生活在非常久遠的古代;而與孔子所稱的道德標準相差很遠的人,則常常與孔子同一個時代。

論語:信念與現實

難道這真的反映了越古老的人道德水平也就越高嗎?還是說,人的本性其實本來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年代的久遠,壞一些的人被越描越黑,好一些的人被越描越紅,慢慢的都已經失去了人之為人的本來面目呢?

或者說,孔子沒有過於推崇的人,才最為接近我們的現實世界呢?

這就是《論語-微子篇》第8章帶給我們的思考。

關注我,每天和你一起用《論語》感悟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