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未動,數據先行!ERP實施不能被數據收集拖了後腿

ERP的主要作用是對企業信息的整合,而承載企業信息的主要是各種各樣的數據。所以,就ERP的項目實施來說,基礎數據的收集其實是前期難度非常大的一個工作。


之所以基礎數據的收集難度大,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這些基礎數據涉及面太廣。從大方面來說,包括生產信息、財務信息、供應商客戶信息等等,這其中包含的信息數不勝數,而且有些信息不常被關注到,非常不好收集。


二是因為收集基礎數據工作量非常大。各類型信息的記錄數少則個位數,多則上萬,每條記錄所包含的字段又可多達上百個,那麼對應出現的組合情況(就是兩者的乘積)就非常恐怖了,在ERP實施中造成項目延期的原因中有90%來自於基礎數據整理。


三是要保證收集數據的正確性。只有數據正確才能保證後續ERP的正常運行。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數據與實際不符,計劃結果就將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使得基礎數據的收集成為了ERP實施的重中之重。


為了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實施ERP,下面談一下如何快速、低成本、低錯誤率地完成基礎數據準備。


實施未動,數據先行!ERP實施不能被數據收集拖了後腿



第一步:確定工作範圍


首先根據ERP項目範圍確定需要準備哪些數據,然後確定所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配備,進而確定工作計劃,這些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和多人員相互配合,必須對此項工作的艱難程度有充分的認識。工作計劃中還要注意安排定期的會議,以方便工作人員之間溝通。



第二步:建立必要的編碼原則


ERP軟件對數據的管理是通過編碼實現的,這可以對數據進行唯一的標識,並且貫穿了以後的查詢和應用。



建立編碼原則是為了使後面的工作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原則,也為龐雜的數據庫確定了可以識別數據的唯一標識方法。


很多企業就在實施階段不注重編碼原則的確立,導致最後編碼規則重複出現問題。



第三步:建立公用信息


建立的公用信息包括公司、子公司、工廠、倉庫、部門、員工信息等基本信息。


這些數據會在其他基礎數據中被引用,並且數據量不大,可以利用較少的時間和人力完成。



如果整理其他數據的時候發現缺少公用信息再補的話,整體效率和進度會大打折扣。



第四步:BOM結構的確定


如果企業應用到生產系統、生產計劃,BOM(物料清單)就是前期必須收集的基礎數據。


在ERP系統中,如果要正確地計算出物料需求數量和時間,必須有一個準確而完整的產品結構表,來反映生產產品與其組件的數量和從屬關係。


在傢俱生產中更是如此,物料清單可以反映出生產傢俱需要的組件的數量和從屬關係,在所有數據中,物料清單的影響面最大,對它的準確性要求也相當高。



第五步:將離散數據從不同部門集中


在這些離散數據中,僅物料基本信息一項,字段就包括生產、採購、銷售、庫存、財務的信息。


在這步中,應利用統一格式的表格在各個部門間交叉流轉,讓各部門將與自己相關的數據填入表格,完成後傳遞給下個部門,以此類推,直到完成此步工作。


在工作中應注意傳遞的安排,傳遞路徑需提前確定。為了保證工期,可以讓不同部門同時開始,然後交叉傳遞,或者一個部門完成一小部分後就傳遞給下個部門。


同時,將每張發出的表格統一編號(唯一),並在部門間交接時做好記錄,這樣不僅可以控制進度,還能避免數據丟失。



第六步:數據檢查


1.完整性檢查:完整性即記錄數量是否完整。可以請企業中有經驗的人員複查或計算一下總數,將其和歷史數據比較。


2.正確性檢查:正確性的範圍很廣,這裡不做一一說明,可以由企業自己根據需要制定檢查原則。


3.唯一性檢查:數據的唯一性應該從兩個角度檢查,常見錯誤有多個實物編成同一個編碼,如果以後錄入系統,成熟的ERP軟件會提示編碼已經存在,並拒絕接受。


同時一個實物對應多個編碼的現象也必須杜絕,這種錯誤ERP軟件是發現不了的,必須利用人工查找,否則在上線後會發生多個賬務錯誤。



第七步:將數據錄入軟件系統


錄入前應該將基礎數據原始檔案歸檔,對於以電子文檔保存的數據,應該將數據備份好,並註明整理人員、完成時間和最後版本,如果是書面材料,應該將其保存在專門的文件櫃中,作為重要文檔管理。



第八步:系統核檢


完成錄入工作後仍然不能徹底放鬆,必須再次檢查,此時最好的方法是利用軟件程序測試數據,例如將數據庫備份成一個新的數據庫,將企業常用的流程在新數據庫中做一遍,通過檢查結果的正確性來驗證基礎數據的正確性。


ERP基礎數據準備這項工作的重點不是在數據本身,按照這個流程,基礎數據收集的時間將會被縮短,而且收集過程中的錯誤也會大大減少,制定嚴密的計劃,併合理組織才是完成這項艱鉅工作的最好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