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巖畫巖畫是全球範圍內廣泛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在我國曆史上有過“畫石、崖壁畫、崖畫、石頭畫、崖刻、崖雕”等各種稱謂。就製作方法而言,大致可分為巖繪畫和巖刻畫兩大類。所謂巖繪畫是指用顏料繪製而成,而巖刻畫則指用石制或者金屬工具敲鑿、研磨或者雕刻而成。巖畫的年代跨度很大,從約4.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一直持續到近現代。

中國巖畫的分佈特點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錄巖畫的國家,南北朝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曾經記載了中國境內13個省的20多個巖畫點。我國巖畫按照地理區劃和類型特點大致可以分為5個系統,分別為東北系統、北方系統、中原系統、東南系統和西南系統。其中,雲南、廣西、貴州、四川巖畫一般被歸為西南系統。另外,西藏巖畫兼具西南系統和北方系統的雙重特點,可以視為上述兩個系統的過渡地帶。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一書就有關於人面像巖畫的記載:“渡流頭灘十里,便得宜昌縣也。江水又東逕狼尾灘百歷人灘。袁山忪曰:二灘相去二里。人灘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鬚髮皆具,因名曰人灘也。”

西南巖畫西南系統巖畫的主要特點是圖像多用紅色赭石顏料繪製而成,通常使用植物或動物膠作為粘合劑,這也是巖畫顏色歷經數千年而仍然保持鮮豔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同為紅色,但顏色的深淺並不相同,比如,滄源巖畫多呈現紅褐色,而左江巖畫多呈現鮮紅色,珙縣巖畫顏色則更鮮豔一些,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其可能為硃砂繪製。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寧明花山岩畫(朱秋平攝)

西南系統巖畫的內容以宗教活動為主,在雲南滄源巖畫中,除了宗教活動外,還有不少反映村莊生活的場景。在晚期巖畫中,還有一些人騎馬的圖像。這些巖畫點多位於江河沿岸的懸崖峭壁處,崖壁上部往往有向前突出形成的石簷,可避免日光和雨水的直接淋曬。巖畫點前或者河對面通常有一塊兒平地,一般認為是人們祭祀、集會的場所。除了製作方式相同之外,巖畫中還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例如,在上述地區巖畫中普遍繪製有人和狗的圖像;而銅鼓圖像則在廣西、貴州、四川巖畫中均有發現。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寧明花山岩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雲南滄源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四川珙縣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貴州的巫師巖畫

西南不同地區巖畫的差異

西南系統巖畫雖然擁有很多共同點,但差異性也很明顯。

1

從作畫地點的選擇來看,左江巖畫大多位於臨江崖壁上,需要坐船才能到達;雲南和貴州巖畫除了少部分位於洞穴中外,多數位於崖壁上,其中,雲南巖畫普遍離河流較遠,而貴州巖畫多為臨水或近水;四川巖畫則均位於近水的崖壁上。

2

從巖畫規模上來看,寧明花山岩畫是世界上單體最大的巖畫,滄源巖畫次之,其他地區巖畫則較為分散。

3

從巖畫內容來看,雲南巖畫最為豐富。

上述4個地區的巖畫均描繪了巫師形象,但這些巫師的外形差異性還較大,多數僅能憑藉佩戴的頭飾來推測,但少數巫師也非常具象。而牛的圖像在雲南和貴州均有發現,其他兩個地區則基本不見。此外,雲南巖畫中有數量眾多的猴子圖像,這些圖像在其他地方很難發現。

除了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外,各個地區內部的差異性也較大。以雲南巖畫為例,按照流域的不同可以分為5個區域,分別為金沙江流域、瀾滄江流域、怒江流域、南盤江(珠江)流域和紅河流域。其中,金沙江巖畫尤其需要引起注意。該地區的巖畫以“自然主義”的動物風格為主,與其他幾個地區的巖畫迥然不同。這種風格的動物圖像在西南歐和印度尼西亞舊石器晚期的洞穴中被大量發現。金沙江“自然主義”風格動物巖畫的發現,表明我國可能同樣存在著舊石器時代的巖畫。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金沙江巖畫

再來看廣西巖畫,目前僅在崇左市境內就已發現超過100處巖畫。其中80處巖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被學術界統稱為“左江巖畫”。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中的38個巖畫點以“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的名義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是廣西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以及中國的第一處巖畫類世界遺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除了左江巖畫之外,在左江流域還發現了20餘處巖畫點,其類型與前者完全不同,可能屬於較晚階段的作品。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寧明花山岩畫

此外,在廣西的金秀、靖西、靈川、馬山、田東、宜州等地也有少量巖畫,其年代較晚,絕大多數同樣為紅色顏料繪製而成。而四川、貴州的情況也大體類似。

巖畫的斷代

巖畫的斷代工作是巖畫研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只有確定了巖畫的年代,我們才能進一步確定其作畫民族、作畫原因以及作畫習俗的消亡等諸多問題。為了解決巖畫的年代問題,學者們總結出了直接斷代法和間接斷代法兩種判定巖畫年代的方法。

其中,“巖畫直接斷代”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亞學者貝德納裡克於1980年提出,即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巖畫的年代進行直接測定, 使用較多的有碳十四法和鈾系法。碳十四法一般來說誤差較大,而鈾系法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巖繪畫測年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這種測年方法在我國的雲南、貴州和廣西都有具體運用。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寧明花山岩畫

(數字編號為鈾系測年的採樣點)

至於間接斷代法,主要採用的是綜合比較法。蓋山林先生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間接斷代法的10條原則:“①根據文獻記載;②巖畫的保存狀況;③刻痕和石垢的顏色;④巖畫製作的技法;⑤巖畫的風格;⑥巖畫的題材;⑦巖畫的疊壓現象;⑧運用比較學的方法;⑨利用畫面上的題字;⑩對畫面中動物屬、種的鑑定”。以廣西左江巖畫為例,間接斷代法主要是將巖畫上出現的環首刀、扁莖短劍、羊角鈕鍾以及銅鼓等圖案與出土文物進行比對,大致限定其範圍。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左江巖畫與廣西出土的羊角鈕鍾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左江巖畫與廣西出土的西漢銅鼓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左江巖畫與廣西出土的扁莖短劍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參考文獻:

1.崇左市人民政府:《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2015年(內部資料)。

2.陳兆復:《中國巖畫發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Shao Qingfeng et al. High precision U/Th dating of the rock paintings at Mt.Huashan,Guangxi, southern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2017 (88).

4.汪寧生:《雲南滄源崖畫的發現與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5.鄧啟耀:《雲南巖畫藝術》,雲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編委會:中國巖畫全集5:南部巖畫(二),遼寧美術出版社2007年版。

7.覃聖敏、覃彩鑾、盧敏飛、喻如玉:《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廣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8.蓋山林:《陰山岩畫》,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9.Anne Dambricourt-Malasséa, Bo Cao, QianSheng You, Pu Zhang. Agro-pastoral rituals and shaman dances of Dahongyan rock painting,Guizhou, Southwestern China, new investigation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8.

10.[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259頁。但本文內容在中華書局版本中並未見到。

(圖片均來自於上述參考文獻)

博物識珍 | 中國西南彩繪巖畫

信息來源:廣西民族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