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水下荒漠變水下森林

大通湖:水下荒漠變水下森林

4 月 14 日,益陽市大通湖水生植物產業示範園,水面上建有太陽能發電設備,水中則養殖喜陰魚類。圖 / 記者吳琳紅

益陽大通湖區河壩鎮水草種植基地,兩旁整齊的畦田裡,偶爾可以看見兩隻白鷺,在稻田裡尋覓。4 月 13 日,記者來到河壩鎮,眼前的池塘,是由大片紅蓮、苦草等水生植物呈現出的一幅勃勃生機圖。

在綜合施策推進水環境治理之前,這裡並不是這樣。2015 年,一份水質監測報告顯示,大通湖水質淪為劣 V 類。隨著逐步的調查,潛藏在大通湖內的掠奪式養殖模式浮出水面:大通湖被 118 公里的圍網人為地分割成一個個 " 精養魚池 ",湖體總磷總氮超標。高密度養殖讓大通湖水生植被消失,湖體自淨能力基本喪失。有網友曾經稱這裡是一片 " 水下荒漠 "。

近些年來,隨著大力推進水環境治理,大通湖水質持續向好改善。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巢傳鑫告訴記者,自己 2018 年跟隨於丹教授技術團隊來到這邊,現在長期留在這裡,每個月對大湖做水質監測,清晰的感受到水質整體變好、生物多樣性增多、水體透明度提高。"植物的作用主要是固著底泥、淨化水質 。"

大通湖副區長、河壩鎮黨委書記劉文介紹,轉型養殖水草,不僅能吸收氮磷,而且市場需求大,把大通湖的危機變成了機會。劉文以種植紅蓮為例,"3000 一畝的紅蓮,賣出去可以達到 3 萬元。"

他告訴記者,以前養魚的階段,需要大量投入餌料肥料," 養魚得讓水肥,但是這樣氮磷含量高,這就意味著換水次數多。" 轉型養殖水草,這不僅能吸收氮磷,並且市場需求多,把危機變成了機會。

村民王先生表示,之前這裡的人環保意識淡薄,只為了經濟效益而養魚捕魚。現在為了未來的長遠利益,自己從守漁者到守水者,希望未來水質能接近二類。" 希望未來水能喝,河水燉河魚。"

據瞭解,大通湖從中央深水區向岸線依次構建 " 沉水—浮葉—挺水植被帶 ",湖底長出 " 水下森林 "。結合沿岸生態截汙,沿湖種植的紅蓮、苦草等經濟植物,將讓湖區居民增收致富、解除後顧之憂。

延伸

家家都有一塊小溼地

2019 年以來,大通湖區不斷加大力度,實現大湖退養;紮實推進畜禽退養和糞汙治理;有效推進珍珠退養和精養魚塘退出。

2019 年大通湖全區完成清潔廁所新建改建近 4000 戶,超額完成省市目標任務,被國務院督查組作為典型肯定。今年正在全面實施農村衛生廁所改造工程,計劃完成各類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 4130 戶,實現全區旱廁清零、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

大通湖區委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謝保衛向記者介紹,家家戶戶都有小溼地,從 2019 年開始,總共已經完成了 3967 戶,年底前還有 4000 多戶需要完成改造。

根據記者瞭解,改造是在原有的玻璃鋼三格化糞池的基礎上,再添加了一個人工溼地池,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大通湖的水質,在化糞池的出水口,增加了一個長 80 釐米,寬 60 釐米的小型人工溼地,利用溼地上種植的挺水植物,比如銅錢草、蘆葦等,通過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部分磷、氮元素再沉澱過濾,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瀟湘晨報 記者易思含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