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祠堂湖”的由來

大通“祠堂湖”的由來

遊人到大通古鎮遊覽時都會發現,瀾溪老街背後有座風光旖旎的祠堂湖,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千年古鎮上,讓山水相依、濱江含湖的大通更顯秀美可人。其實現在的大通祠堂湖,歷史上並不是湖,而是被當地人稱為“祠堂河”的一條河流。這祠堂河怎麼就由“河”變成現在的“湖”了呢?大家不妨聽我細說。

據史料介紹,流經大通的青通河史稱“大通江”,明代詩人李宗泗就曾為其寫過《大通江上》一詩。歷史上的大通江在大通匯入長江時,是分兩條河流與長江會合的,其中一條便是這祠堂河。

那時的青通河是分別從兩個入江口匯入長江的:一條順著祠堂河經現瀾溪后街到原大通糧站下面,從那兒與長龍山下燈籠溝流來的水流會合並流入江;還有一條是順現青通河口(即現河南嘴)處匯入鵲江。

因在清朝早期時,青通河與其支流祠堂河的交匯處,被人為設置了水閘,從此斷流的祠堂河便開始蓄水,逐漸變成“祠堂湖”。這座古閘即現在大通古鎮風景區標明的“祠堂湖古閘”。因這座水閘建成使用,昔日的祠堂河因此變成祠堂湖。究竟是誰建了這座水閘?為什麼要在這祠堂河上設水閘呢?這得從大通本地名門望族佘氏講起。

明代,大通湧現出名門望族——佘家,他們將宗族祠堂建在這祠堂河邊。

大通佘氏系北宋楊家將中佘老太君家族的後人。自北宋被北方強大的金國軍隊打敗後,這楊、佘兩大家族隨北宋朝廷一道往南節節敗退,其中一支佘氏南下後便選擇在大通落戶了。明初時,佘氏家族將宗祠建在長龍山腳下祠堂河邊,就是希望祠堂前這條河流能源源不斷為家族聚財納福。眾所周知,古人建房子講究風水,佘家也不例外。他們覺得佘氏祠堂大門對著這條河很好,這叫“祠前西水向東流,佘家世代出諸侯”。在受徽文化浸潤的大通,人們都認為“水”代表著“財”,既然這河水流向祠堂大門方向,即表明財運流向佘家,因此他們希望佘氏族人在此建祠堂,必將會讓在此安居的佘氏後代越來越興旺。這本是佘氏祖先在此建祠為子孫積福的一種期盼,讓人奇怪的是佘家自此後竟真湧現出“佘天官”等在朝為官。這佘天官,即佘可才,時任四品吏部侍郎。“天官”,是本地人對在京城為官的人的一種尊稱。之後,族中又有多位後生陸續考中進士。其中佘敬中、佘毅中、佘閤中三兄弟更是全部考中進士,名傳天下,轟動朝野。佘家因此在明清時期成為大通頗具影響的名門望族。

佘氏家族因明代以後人才輩出,成為銅陵的名門望族,因此一直到清朝時凡新上任地方官員都會到佘氏宗祠祭拜佘天官,他們認為佘家祠堂風水好,佘家祖上又出了好幾位“天官”,必須要前來拜會:這既是對佘氏望族的尊重,同時也期盼吏部侍郎出身的佘天官在天之靈護佑他們仕途發達,不斷高升。

相傳,清代佘氏祠堂中供奉著佘天官等佘氏祖先們的畫像和朝服,特別是明代佘天官的朝服,更引得當地達官貴人前往祭拜。尤其是新上任的池州知府、銅陵知縣,作為本地父母官,他們一上任就都會到祠堂去祭拜佘天官。

這些達官貴人頻繁地來佘氏祠堂祭拜,便讓管理祠堂的佘氏後人感到很耐煩,於是不該發生的故事便發生了。清康熙年間,時任銅陵縣令到佘氏祠堂祭拜佘天官。當時管祠堂的佘家媳婦說,她還有急事要辦,沒時間陪縣令祭拜祖先,便把祠堂大門一鎖,把佘天官朝服掛在祠堂廊簷上,讓縣令對著佘天官朝服朝拜。這便讓縣令大人頓感受到侮辱,不僅當場臉面上掛不住,內心深處更是不快活,因此他決意要報復佘家。

可怎麼報復佘家呢?最後,縣令想到的是借興修水利之名,讓祠堂河水倒流,進而破壞佘家的風水。在他主持下,召集民工把祠堂河匯入鵲江的入江口堵住,讓整個長龍山流到燈籠溝的山水和祠堂河水彙集一處反過來流向青通河,一併匯入鵲江,這樣就把佘氏祠堂的風水給破壞了。

看到縣令改變祠堂河流向破壞了佘家祠堂的風水,聰明的佘氏族人不甘了。他們及時想出對策,迅速採取相應措施針鋒相對:首先將佘家祠堂遷到大院村擇址重建,然後在祠堂河與青通河交匯處建設水閘,將河水鎖在祠堂前大片窪地中,藉以留住喻意財富的河水。既然水代表財,那就只能是他佘家用不掉了,才能放給別人用。於是,新建成的水閘就把祠堂河附近低凹區域給灌滿水了。從此,原來窄窄的一條小河便擴大成一個水域廣闊的祠堂湖了。

從明代祠堂河到清代演變成“祠堂湖”,直至今天成為風景秀麗的景區,其歷史滄桑與時代變遷,著實讓人感喟萬千……

作者: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