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導語

三歲登基六歲慌,少年依舊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飛鳥,妃後相陪守暗霜。

獨意思謀清室夢,貪心寄望日人慷。

顛來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鄉。

——《孤人夢》

末代皇帝溥儀三歲登基,六歲退位,三次“稱帝”,人生起起伏伏,充滿傳奇色彩。很多人在評價溥儀時,嚐嚐給予其同情,不是可嘆,就是可悲。他是傀儡?他是罪人?還是花花公子?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末代皇帝》劇照

一、淨身出宮?

溥儀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1924年,軍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逼宮紫禁城,迫使溥儀離宮。

11月5日上午9點左右,鹿鍾麟、李石曾等率兵突至神武門,將守衛故宮的清室警察繳械,然後直入隆宗門,在大清的舊軍機處下達了驅逐令。

據記載,當時溥儀正在儲秀宮與妃子婉容吃水果聊天,馮玉祥逼宮的消息傳到,溥儀知道要玩完了。面對敵眾我寡,溥儀只能乖乖聽候差遣。溥儀在離開皇宮時,除了妃子、管家等家眷外,皇宮中的財寶是不能帶走的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鹿鍾麟(中)由清室代表引導查看永壽宮

皇室財產分為公產和私產。公產歸民國政府所有,那皇宮的私產是怎麼處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有人說被馮玉祥私吞了,也有人說是被溥儀偷運走了。

馮玉祥敢私吞嗎?馮玉祥入駐北京後就召開內閣會議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的第四條:“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為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民國政府所有。”如果馮玉祥私吞那就是打自己的臉,況且這樣做也會影響他的名聲。

所以對於溥儀出宮后皇族私產的去向,多數人認為還是在溥儀自己手裡。據溥儀自己的回憶:“我從宮裡弄出來的一大批財物,一部分換了錢,存在外國銀行裡生息,“一部分變為房產,按月收租金。”

其實早在1922年溥儀大婚後,皇宮中財寶就開始陸續被轉移,而幫助溥儀“作案”的就是他弟弟溥傑。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溥儀(左)與溥傑

二、暗箱操作

與歷代帝王所受的教育有所不同。溥儀的四位老師中有一個西洋人——莊士敦。

莊士敦是蘇格蘭人,他讓溥儀接觸到了西洋文化,包括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習俗。面對這些與平時相異的新奇事物,溥儀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當時年僅13歲的溥儀,還剪了大辮子,穿西服戴禮帽,騎自行車。

由此可見,西洋老師莊士敦對溥儀的影響很大,這使溥儀漸漸“洋化”。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莊士敦

溥儀大婚之後,有婉容陪伴,經常出遊,不受約束的溥儀產生了去英國的念頭。但是當時皇室實際上仍然處在各大軍閥的監督和控制下。要想出走,那就只能私逃了。但是私逃必須要有金錢支持,不然只能自己游泳到英國。皇室財產被嚴加看管,溥儀無法私自挪用。

那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小金庫。

為此,溥儀拉了一個忠實同盟,溥傑。溥傑是溥儀的親弟弟,除了他們有著兄弟情誼,溥傑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進出宮門很自由,可以在外活動。於是這兩兄弟為了籌備經費,就想了一個招——溥傑每天下學,就去宮裡見溥儀,溥儀每次接見,就賞賜他一大包古玩字畫之類。而且還必定是宮裡最高級,最值錢的那種,即所謂精品中的精品。比如王羲之、王獻之的《曹娥碑》、《二謝帖》;鍾繇、歐陽詢、宋高宗、米芾等的真跡;司馬光《資治通鑑》原稿;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皆屬琳琅秘籍,縹細精品,天祿書目所載,寶籍三編所收,(他們)擇其精華,大都移運宮外。”

溥儀兩兄弟偷偷“作案”大半年之久,光手卷字畫就一千多卷,掛軸、冊頁二百多種,宋版書二百多種。

溥儀出宮之後,溥傑充分表現了對兄長的愛戴之情,將大部分財寶交到溥儀手中。那溥儀用這些財寶都幹過啥呢?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溥儀打網球

三、花錢公子

溥儀在他的回憶錄中曾說:“我在拉攏、收買軍人方面,花了多少錢,送了多少珠寶玉器,都記不起來了,只記得其中比較大的數目,是白俄謝米諾夫拿去的。”

謝米諾夫,一個遊蕩在滿洲的白俄落魄將軍。

他深知溥儀帝心未死,於是告訴溥儀他能幫他復國。溥儀信以為真,曾一次性給了他五萬鉅款,之後還專為謝米諾夫設了一個賬號,每次存一萬,作為復國活動的經費。

除此之外,各種軍閥、政客打著復國的旗號,向溥儀索要珍珠、字畫、鑽石、金錶、朝珠等等,而且要的還都不是小數目。溥儀的大部分財產都被那些為他“恢復帝業”的騙子拿走了。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謝米諾夫

溥儀雖然被人忽悠了很多錢財,而且自己平時開銷巨大,但是錢他照花不誤。

同樣是在回憶錄裡,溥儀曾說,偽滿成立後,日本關東軍參謀吉岡安直,曾幫他把大批古籍、書畫珍品從天津運到東北,但它們在日本投降後,都不知去向。只是溥儀這話說的恐怕頗有水分,因為那之後,有些去向他也是非常清楚的。

首先,日本投降後,他是帶著大宗財寶文物出逃的,據說有148箱。他從長春到通化大栗子溝,曾一路跑,一路丟棄了大量宋元珍貴書籍,及晉唐書畫卷軸,甚至珠寶。

而等他到了蘇聯以後,他又做過這樣兩件事:一,為了將來命運,以“支援戰後蘇聯經濟建設”為名,捐獻出了他的珠寶首飾。二,說是全部,實際上卻偷偷把最好的部分留下來,密藏了。

溥儀的另一面:假淨身出宮,真花錢公子

1934年,溥儀又一次當上“皇帝”

結語

儘管清晚期財政狀況危機重重,但從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扣除公產外,皇室私產還是很可觀的。而這些作為清王朝留給溥儀的唯一遺產,它們何去何從,具體數目和去處已經很難追究。

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溥儀並不傻,他在被逼離宮前就已準備好了一切。溥儀不僅有錢,而且也捨得花錢,他花在吃喝玩樂上,花在復國的幻想中。

時代造就了末代皇帝的悲劇命運,也掩蓋了溥儀的另一面。

參考文獻:

《重評1924年馮玉祥驅逐溥儀出宮事件》、《你所不知道的溥儀》、《我的前半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