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郭靖,金庸笔下那个侠肝义胆的大侠?不,这个郭靖是2018年年底一个捐出自己所有财产的潮汕人。1700多万元的建校成果,他二话不说就捐了,对于自己的善举他从不张扬,他说人来这世上走一遭,总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

而郭靖口中这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为家乡陆丰三陂村建学校。2019年3月中旬,郭靖应邀和慈善公益报副社长、潮汕慈善博物馆发展基金执行理事长陈颖川进行了深入交流。说起当初出资办学的初衷,郭靖坚定且谦逊地说:“因为我知道学知识有用啊。”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 慈善公益报副社长、潮汕慈善博物馆发展基金执行理事长陈颖川和郭靖亲切交流

1946年出生的郭靖,家中有6个兄弟和1个姐姐,只有他读到了高中,他说那些年读书所积累的知识和养成的学习习惯,给他在深圳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所以他深谙知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

为了这件有意义的事,为了让家乡的孩子在家门口有好学上,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为了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从2008年到2018年,10年时间里他花费的时间和心血,却不仅仅是那一笔又一笔的善款。

村里没有好学校,他来修

时间回到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上下和海内外侨胞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在深圳打拼出一份事业的郭靖同样也心系灾区,拿出了100万元准备帮助缓解灾情。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家乡三陂村的村支书和三陂学校的校长四处拜访村里外出创业的乡贤,动员大家回乡捐资建校。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 郭靖捐资所建学校——三陂郭靖学校

一直心系家乡教育事业的郭靖看着家乡的三陂小学在风雨中面临坍塌,小学教学楼已然成为危房,学生们也分成上下午轮流上课,教学楼实在是非建不可。他转念又想到比起金钱的资助,汶川的灾民和前线的救灾人员可能更需要首先解决的是粮食问题,恰巧自己做的就是粮油生意。

于是他从公司调出20吨大米运往汶川灾区,再将自己的积蓄凑了一凑,拿出600多万元修建新的教学楼。

“不需要那些扭扭捏捏的场面话,你说需要多少钱,我有多少就出多少。”但实际上对于郭靖来说,兴办家乡的教育事业从来都不只是出钱那么简单,他连续几个月不辞辛劳地在建筑现场,一面监督施工,一面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学校成了郭靖的第二个事业。

孩子们不想外地求学,他出钱

开工半年后,家乡的小学教学楼竣工,600多名村里的孩子陆续入学,切实解决了学生们分流外地求学的难题。

2009年5月,郭靖收到一封让他深感责任重大的信,这封信中有79名三陂学校六年级学生的签名,他们恳请郭靖为家乡修建初中,免去学生异地求学的困难。这一次,郭靖依然没有犹豫,又捐出700多万人民币。

要建立初中,必须扩大校区,于是他带着学生们的信主动找到相关政府部门,在得到批准后,四下劝说学校周围的乡亲让出自家的土地。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但由于有一部分土地是农家自用地,还有一部分是乡亲的祖坟,在土地赔偿方面花费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加快了教学楼的竣工。

初中部建成投入使用后,郭靖又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留住外地优秀的青年教师。不久,三陂村教育基金会成立,当时,郭靖又捐款50多万元,作为学校的“奖教奖学基金”和外镇教师的生活补助。

郭靖的善行善举默默地影响着三陂村,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风气让不少外地的年轻教师乐教善教。有一年教师节前夕,学校的一对年轻教师登记结婚,郭靖得知消息后,还和夫人专程从深圳赶回去祝贺。现在教师们的公寓已经修起来三栋,喜结连理的教师夫妻还可分得一间两房一厅的公寓,实实在在地留住了优秀的外来教师。

生活不过是饱腹,但教育却利在千秋

“我这几十年花的钱基本上都用来买烟,其他的全捐啦!”说完,郭靖笑着点燃一根烟抽了一口。

他穿着一一件普通的白衬衣,外搭一件30几年前花5块钱买的毛线背心,毫不起眼,谁能想象这是那个给家乡建了一座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等设施齐全的九年制义务学校的“大侠”郭靖呢?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其实,在郭靖为家乡捐资建校的背后,有不少“心酸”的往事:

■ 比如2009年在初中部教学楼筹建过程中,郭靖曾收到恐吓短信;

■ 2010年,郭靖因身体问题住院治疗,在自有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情况下,从东莞市农业银行用存货抵押贷款2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 比如2011年,在公司转变经营方式需要大量资金周转的情况下,他依然挤出170万元,建了两栋生活设施完善的教师宿舍楼,而他自己却习惯洗冷水澡;

■ 再比如,直到现在,郭靖在三陂村都没有买房,等到第二栋教师公寓建起来之后,郭靖才愿意回乡时住到教师公寓。

就是这样一位对自己苛刻至极,生活简朴到“一餐只要能吃饱就不做过多要求” 的“大侠”,他的财富可以说是没有一分多余地花在自己身上。而从1984年,38岁的郭靖举家到深圳创业以来,他每次近乎裸捐的行为虽然都得到了家人的默默支持,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压力。

“家里人的理解和认可很重要,生活不过就是不饿肚子而已,但是做教育却能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走出去,创造无限可能性。”郭靖欣慰地说道。

2018年年底,郭靖把十年来在三陂学校陆续捐资建设的成果全部无私捐赠给政府,他说原因其实很纯碎,当初学校建起来之后,陆丰市教育局的领导希望他能继续帮助学校进入良性发展,现在学校的运作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和成熟,加上自己年纪大了,捐给政府是为了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

多年来,郭靖除了在家乡兴建学校外,还曾在1998年长江水灾时,捐款20万元支援灾区;在2004年,捐资57万元,完成全长两公里多的三陂大道硬底化;在2012年,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建设三坡大桥。

为保障大桥的质量,他早出晚归,日复一日泡在工地上监督施工。为了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孩子们的上学问题,郭靖可谓是鞠躬尽瘁。

这个潮汕人自己连房都没有,却为家乡建了一所好学校

对于自家儿女,郭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贯生活简朴的他也从不提倡铺张浪费过生日。他把物质需求看得很轻,却时常感念正是因为深圳特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春风,才让他的创业取得了成功,能为家乡尽一些绵薄之力。

虽然平时不愿对自己的善举多做宣传,但郭靖坚定地表示潮汕的慈善文化的确需要更广阔的平台来弘扬,以潮汕慈善博物馆的形式来激励和鼓励海内外的潮汕籍成功人士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达到传承潮汕上千年的慈善传统,协助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