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寒窗苦讀數十年,終於考取功名,在位期間,他不畏強權,不戀富貴,大膽直言,敢於進諫,抨擊時弊,七八年間,竟遭遇三次被貶。

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己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范仲淹

范仲淹兩歲時喪父,無依無靠家中又毫無經濟來源的貧苦母親不得已帶著他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而范仲淹也改名為朱說(yuè),日子過得十分貧苦。

在范仲淹7歲的時候,範母便教他讀書識字,由於買不起紙張和墨水,平常學習和練習都撿一根樹枝在地上練習。

直到10歲的時候,范仲淹才進入了私塾讀書。

儘管生活貧窮,范仲淹對於學習卻是十分刻苦,在他15歲的時候,被舉薦為學究。更是受到了已經退休的右諫議大夫的青睞。

後來范仲淹在繼父朋友的引薦之下前往了鄒平醴泉寺讀書,醴泉寺四周環山,十分寂靜,也是讀書求學的好地方。

寺中的慧通大師學問精深,對這個小小年紀勤學好問,學習刻苦的小子,十分疼愛,常常會教範仲淹學習《易經》、《左傳》、《史記》以及詩詞歌賦等等。

由於師傅的不公,引得寺廟的一群小和尚十分嫉妒范仲淹,便常常在范仲淹讀書的時候前往嬉戲打鬧。

為了避開寺中的喧鬧,范仲淹就找到了寺南的一僻靜山洞用來讀書學習,每天用著家中送來的小米,用一個小鍋煮一鍋粥,待涼了之後,便劃上一個十字,每一頓就吃一塊,拌上一點野菜,就這樣度過了三年,范仲淹從來不叫苦,一心只鋪在學問上面。

後有一次范仲淹看見朱家的自家兄弟揮霍浪費糧食,便勸告說不要浪費。卻沒曾想到人家一臉不屑的說:“我自用朱家錢,關你什麼事?”

此時的他才知曉自己並非為父親親子,得知家世之後,范仲淹悲痛不已。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1011年,范仲淹辭別母親前往南都的應天府求學,他發誓一定要刻苦求學,通過科舉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

1015年,就是范仲淹26歲的時候,終於考上了進士,成為了朝廷裡面的司理參軍審判。

生活和工作都漸漸地步入正軌之後,范仲淹此時才和母親說要將名字更改過來,因怕朱家和范家宗族會有意見,更害怕惹得母親傷心難過,便一直未說,如今范仲淹已經成家立業,便和母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其後又說服了兩邊的宗族,最後上報了朝廷,申請改姓歸宗。

1017年,經過了朝廷的准奏,朱說也更名為了范仲淹,字希文。

1021年,范仲淹經過朝廷的任命,前往泰州西溪,主要負責監督淮鹽貯運及轉銷。

此時的西溪,面臨著黃海之濱,因為海堤年久失修,多處潰決,潮水倒灌,導致良田皆被破壞,人民也是苦不堪言。

范仲淹來到這裡之後,先是上書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又開始沿海築堤,重新修建了一條大海堤。

1024年間,范仲淹被仁宗任命為興化的縣令,主要負責修堰的工程。范仲淹得令之後,便開始了海堤的修築工作。

直到1026年的八月,因為范仲淹母親的病逝,范仲淹辭官守喪,將此工程交於張綸主持完成。

給母親守喪期間,范仲淹居南京應天府,後知應天府晏殊聽聞范仲淹的才華之後,邀請他到府中任職,為應天書院的教席。

在此期間,范仲淹勤勉督學,以身示教、創導時事政論。

書院的風氣也因為范仲淹的到來而煥然一新,他的讚譽也越來越多。

1028年的十二月,通過推薦,范仲淹入京任職秘閣校理,主要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劇照——范仲淹扮演者

1029年,此時的朝政仍舊由章獻太后主持。冬至時節,仁宗打算率領百官為太后祝壽。

但是范仲淹覺得這樣做會混淆了家禮和國禮,於是便上梳:

“皇帝有事奉親長之道,但沒有為臣之禮;如果要盡孝心,於內宮行家人禮儀即可,若與百官朝拜太后,有損皇上威嚴”。

范仲淹意思就是說家事和國事不能夠互相混淆視線,這樣會損害君王的顏面,皇上應該制止這件事情。

接著又上書然後說,請求歸還朝政給仁宗。

此時的仁宗已經年滿二十,朝中無人不知曉,歸還朝政乃是理所應當,但也無人敢直言進諫,害怕得罪太后。

南京應天知府晏殊得知范仲淹此行為之後,更是大驚失色,嚴厲的批評他做事過於輕率,此行不僅僅會阻礙自己的仕途還會連累舉薦他的人。

而范仲淹卻回信說:

“侍奉皇上當危言危行,絕不遜言遜行、阿諛奉承,有益於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

1030年,范仲淹因進諫而被貶到河中府通判,這是范仲淹因為忠果正直而首次被貶。即使遠離京城之外,范仲淹仍然沒有放下國家和人民。

當朝廷打算建立太一宮和洪福宮的時候,范仲淹認為:“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極力的建議停工。

後面,范仲淹又主張消減郡縣和精簡官吏,又建議朝廷不可罷免職田(按官職品級授給官吏作為俸祿的田地,即以租田收取的租粟為俸祿),認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復濁,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一片忠心也終於打動了仁宗,儘管這些上梳,仁宗並未採用,但也讓范仲淹重新回來了朝廷。

1033年的時候,太后駕崩了,此時范仲淹被仁宗召喚入京,為右司諫。

當群臣議論太后垂簾時為政之失,范仲淹卻說太后雖然把持朝政多年,但養護仁宗有功,建議掩蓋太后過失,成全美德。仁宗遂採納。

七月的時候,天下大旱,蝗蟲成災,范仲淹為了安定民心,便希望朝廷能夠派人視察災情,但仁宗並未理會,范仲淹便直接問到:

“如果宮中停食半日,陛下該當如何?”

此時的的仁宗才醒悟過來,便派了范仲淹安撫災民,開倉濟民,范仲淹將災民用來填飽肚子的野草帶回了朝廷,以警示六宮貴戚驕奢的風氣。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劇照——范仲淹扮演者

仁宗因為郭皇后性好嫉妒,為爭寵而和後宮妃嬪鬧得狼煙四起,覺得郭皇后有失國母風範,便想將郭皇后廢除,本來宰相呂夷簡和郭皇后之間又有嫌隙,便故意暗中攛掇手下的人上書廢黜之。有了宰相呂夷簡的慫恿,仁宗廢后的心就更堅定了。

范仲淹聽聞此事之後,便立即向仁宗直言進諫不可如此。後直接上前和呂夷簡爭論,儘管如此,也未能阻止得了仁宗皇帝廢后的決定,最終范仲淹又被貶到知睦州。此時的他已經45歲了。

1034年,范仲淹在蘇州任職期間,興修水利,疏通河流,治水有功,次年被調回京師,任職為國子監。

1036年,因宰相呂夷簡把持朝政,任用親信,更是培植黨羽,范仲淹不畏強權,向仁宗皇帝進獻兩人一張《百官圖》,並對於宰相的所作所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而呂夷簡更是火冒三丈,不甘示弱的反告范仲淹“越職言事、勾結朋黨等等罪名”。

因呂夷簡過於狡詐,范仲淹第三次被貶,罷黜了范仲淹京官,放逐到知饒州。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劇照

直到了1040年,因為西夏進犯北宋的邊境, 仁宗以眾望所歸的理由將范仲淹召回京師,擔任了天章閣特指,出知永興軍。

范仲淹任職後,更改軍隊舊制,分佈訓練,輪流禦敵,不僅如此,為了節省邊境的開支,修築了青澗城和鄜城作為軍事基地,軍政打理的十分好,西夏人已兵臨城下,見到此等佈置之後,也不敢再打延州的注意。

1043年,仁宗打算改革,將范仲淹調回中央,授官參與政事。

這等得好機會,已經讓范仲淹等得太久了,他一生的理想,便也就是此時此刻。

他提出了十項改革方針,對於貪汙腐敗的官員毫不客氣,卻也因為如此的“霸道”,導致很多的官員和皇室權貴毫無利益可拿,對范仲淹也是越來越憎恨。

後居然結合到一起,組織力量打算將范仲淹徹底剷除,他們聯合起來以“朋黨”的罪名讓范仲淹坐實。

改革不到一年,仁宗便將范仲淹為首的一系列改革者驅逐京外,改革也已失敗告終。

此時的范仲淹已經56歲了。

朱熹曾評價范仲淹:“范仲淹自做秀才時便以天下為己任,無一事不理會過。一旦仁宗大用之,便做出許多事業”。

這是最范仲淹極大的肯定啊 。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劇照

他一生堅持以潔身自好和為國分憂勉勵自己,既是做了高官之後,家中也一如貧賤時候模樣,有人說“不識富貴之樂”他卻笑笑不說話。

在他人有難之時,他從不考慮自己有無家用,只是盡全力給予他人最大的幫助,范仲淹因身體不適準備退休,弟子們都說讓他在洛陽修建住宅,安度晚年。

他卻說道:” 每晚就寢時,我都要合計自己一天的俸祿和一天所做的事。如果二者相當,就能夠打著鼾聲熟睡。如果不是這樣,心裡就不安,閉目也睡不著。第二天一定要做事補回來,使所作所為對得起朝廷的俸祿。”

後又說“如今我之所以打算退休,就是因我年老體衰,精力有限,能為他人做事一天比一天少,對不起百姓,對不起俸祿。這時營造安樂窩,豈又能安樂?”

1050年,范仲淹調知潁州,扶疾上任,於6月19日在徐州病逝,享年64歲。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官場沉浮數十載,在位期間,只要對國家和人民有利,便執著地上疏直言,針砭時弊。他說:“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 (為官不能怕犯公罪就無所作為,應該勇於任事,敢於擔當;但斷然不可心存私念,以權謀私而犯罪。)

同行排擠,遭受暗算被貶之後,他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一生都堅持不懈的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生都在為國家為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不管是刀山還是火海,任憑著心中的一股正氣一股腦的往前走,他是文學家、教育家,是政治家、軍事家,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看完啦~喜歡的朋友不要忘記點贊點贊點贊~~!!關注關注關注~~~轉發轉發轉發~~!謝謝


他是天地間第一流人物,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爍異彩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