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

教孩子写作业,总说“我不会”,

陪孩子玩游戏,总说“我不敢”,

我们想尽各种办法鼓励夸赞孩子,

希望孩子多点自信和勇气,

可孩子油盐不进,不愿努力改变。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你现在脑海里是不是打了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孩子习惯性说“我不会、我不敢”?

1、“我不会”,也许是孩子内心最深的痛

一位老师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学生A是个内向的小男孩,上课时喜欢趴着不听课,也不写作业,回答问题总说我不会。老师找他谈心,发现他极度自卑,觉得自己笨,身边人都看不上他。


学生B是个安静的小女孩,平时听课、作业都很认真,可每一次都达不到预期目标,一次次的失败让她越来越没信心继续努力。


学生C很聪明,因为成绩下降,变得颓废。老师每次找他谈心,他都会努力一阵子,可一遇到问题就退缩,没几天就打回原形,最后绝望放弃。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我不会”3个字说出来并不容易,背后是孩子鲜为人知的复杂心境。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歌德说:


他们嘴上说着“我不会”,其实是筑起了厚厚的壳,把自己深深包裹了起来。

无助感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这些孩子常常将问题内化,觉得造成学业、心理问题因素是内在的、不可控制,因此容易沮丧自卑,不愿尝试努力。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专家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大多是父母期望过高,不允许孩子犯错。比如孩子学习上遇到问题,经常受到批评或打击,变得焦虑恐惧,从而失去自尊,容易破罐子破摔。

“我不会”并非孩子真的不行,或许是孩子另一种求救信号。


2、“我不敢”可能是孩子本体觉发展失衡


一位妈妈说:我们家的宝贝胆子很小,每次想陪他玩些活动,总是不敢。


比如:在公园想陪他玩滑滑梯、荡秋千,我蹲下来好好安慰他:妈妈会保护你的。他好像没听进去似的一直说“我不敢,我们走吧”。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有些孩子胆小,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家长和老师会误以为是孩子性格、态度问题,然后逼着孩子去挑战自己。

其实这还有一种可能是本体觉失调引起。本体觉掌控身体各器官协调运作,如果失调严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容易产生

挫败感,养成逃避的习惯。


本体觉失调存在多种情况,比如对肌肉控制不良、手眼协调差、身脑协调差等等,大脑对身体传来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归纳整合,使孩子动作不灵敏,产生挫折感,失去自信。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3、“我不会、我不敢”,还可能是父母过于溺爱

当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母平时帮孩子太多。


比如:孩子不会穿衣服,就帮他穿;孩子不会用筷子,就拿勺子;孩子遇到问题,就帮他解决问题,或者帮他想办法...


父母爱孩子是出于本能,但过多的爱会变成负担,让孩子形成依赖习惯,觉得只要自己撒个娇,就可逃避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这对于成长来说,是很不利的。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当孩子因为以上3点原因,经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不再逃避,勇于挑战自己呢?

1、利用“成就效应”,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当孩子是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常说“我不会”时,父母可以“利用成就效应”肯定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成就感是一个人努力的重要动机,有成就感的孩子积极性高、肯努力、肯坚持,我们可以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点肯定与赞美。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帮助孩子设立“跳一跳”,建立够得着的合理目标,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内在动力。”

2、陪孩子做感统训练,实现本体觉平衡

当孩子是由于本体觉失衡,导致的自卑、不愿挑战,最快速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感统训练。

除了专业训练以外,家长也可以辅助孩子做本体觉训练。比如:


羊角球训练


准备材料

羊角球


训练方式

让孩子坐在羊角球,双手握住,用力把球坐扁,双脚蹬地带着羊角球往前跳。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让孩子每组跳8圈,每次做3组,坚持训练。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蹦床训练


准备材料

家用蹦床


训练方式

让孩子在蹦床上自由跳跃,也可以和家长对接抛球,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可以拍手给孩子节奏,也可以放放有节奏感的音乐,跟着节奏边听边跳。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跳跳球训练


准备材料

跳跳球


训练方式

让孩子双脚夹紧同时用力向下踩,借助球的力量把身体弹起来,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3、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当孩子是因为过度依赖他人,养成的逃避习惯,父母需要更用心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首先,父母需要教会孩子自己动脑。孩子还小的时候面对的困难,大多是与学习相关。


有时候孩子遇到不会的题,会直接求助于父母,这时候爸爸妈妈们最多给孩子讲两遍,同类型的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动脑思考。


孩子常说“我不会、我不敢”,父母要重视,预防孩子习惯性逃避!


同时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点点滴滴的小事,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父母要学会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遇到这些问题吗?欢迎家长们留言区交流育儿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