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名字",在中國這樣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總是有著別樣的含義與地位。無論是人名,還是地名,他們都可以包含非常深刻的內涵,背後也許有著各種各樣的動人故事。"山東"和"山西"這對"孿生兄弟名"便是如此。

看到如今的山東、山西地界,我們很容易想起先秦時期的晉國與魯國。"晉"與"魯"也是如今兩省的簡稱。可在一開始,"晉"和"魯"其實只是後來的晉國和魯國的一部分,是地方地名。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在《日知錄·姓》中就提到"姬,周姓,出黃帝,封於管、蔡、郕、霍、魯……晉……"可見在商周封邦建國之後,他們才成為了國家的名稱。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先秦的晉國和魯國,雖是山西和山東境內的強國,卻不是域內唯一的封國。在三家分晉之後,"晉"這個稱謂更是漸漸淡出人們的 視線。秦始皇統一六合後,這一帶又被劃分為多郡。此後歷代,山東和山西都被劃分為多個州郡或劃入一些治所不在境內的州郡,並無統一的類似"山東省"和"山西省"這樣的概念。

直到金朝,"山東"這個名字才作為地名出現在朝廷的正式地域劃分中。不過此時雖有"山東"但並非僅有"山東"。山東一帶還是被分為"山東西路"和"山東東路"兩路。且這裡的"山",是指山東境內的泰山。泰山以北、沂河以東、江蘇新沂以東和淮河以北大體為"山東東路",泰山以南、蒙山以西、聊城以東、高唐縣以南、江蘇省泗陽縣以西和江蘇廢黃河以北大體為"山東西路"。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而在元代以山河地勢為標準的劃分行省的大潮之中,靠近北京的今山東和山西皆被納入中書省,由中央直接管轄。所以我們所期待的"山東行省"和"山西行省"並未出現。

到了明代,"山東"一名才重出江湖,"山西"也開始成為朝廷認可的地名,即"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和"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此時的"山",自然不再是指山東境內的泰山,而是指橫亙在兩地之間的太行山。不過這時的"山東"和"山西"的面積,遠大於今日的山西和山東省。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以自然的山脈為參考,明代的這個劃分其實和元代有異曲同工之妙。"宣稱布政使司"作為明代的地方行政單位,其實就是更新了的元代行省。後來清人也認可這樣的劃分,正式確定了"山東省"和"山西省"這兩個省名。太行山也因此繼續作為兩省的邊界,將這兩塊土地聯繫又分割。

在山西省和山東省境內,人們還依據當地的地形創造了一些非常體現本地特色的地名。

以太原為例,太原方言裡稱不平直的土地為"圪僚",於是有個地方叫"圪嶛溝";稱地勢低窪的地方為"窊流",所以有個地名為"窊流村"。可以說,山西省地名中的"石、巖、峪、梁、嶺、嘴、圪塔、崖、溝、壕、坡"等字,生動地展現了山西"山嶺連綿, 溝壑縱橫"的地貌特點。而在山東,"埃、夼、旺、崗、岔、崮、硼、溜"這些地名常用字也有這樣的特徵。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除了自然的山川地理,社會經濟、名人軼事,皆是山西與山東兩省地名的重要來源。在晉商的故鄉,饅頭巷、炒米巷、米市、南市、棉花巷、靴巷、鐵匠巷、紙巷子、帽子巷、大(小)剪子巷、麻繩巷等等地名甚至早在宋明時期就被確定了下來。

在山西,堯的長子丹朱受封于山西境內,因而後來這裡有了個長子縣;春秋時期芮國國君芮伯萬被驅逐定居的地方名為"芮城縣";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安息之地被命名為"靈丘縣";抗戰時期,名將左權在太行山根據地壯烈犧牲,人們將原本的遼縣更名為"左權縣"……在山東,唐天寶元年(742)時人們就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把祝阿縣更名為禹城縣。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在山西,一些地名,比如"金牛城"、"狐爺山"和"二龍山",還與一些民間傳說有關。比如位於呂梁山中麓,是古交市與交城縣的界山的狐爺山,它的名字來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祖父、晉國士大夫狐突。據說狐突為了保護重耳而離世,後來被即位的重耳厚葬在此地,並將此山更名為"狐爺山"。


“山東”和“山西”都有“山”,可這裡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還有傳說,稱在狐突的葬禮上有仙人來訪,並親自將七月初五定為狐突的忌日。所以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狐爺山一帶的民眾們都會在七月初五來擊敗狐突,以求保佑。

從古至今,山東和山西這樣相互聯繫的地名並非少數。我們把積累的文化賦予名稱,又讓名稱形成新的文化。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最終構成中國的特色。江南、江北,河南、河北,這些地名的韻味,恐怕也只有炎黃子孫和"中國通"們能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