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戴口罩”不新鲜,蹭“疫情”热点当刹车,借势营销应有底线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举国抗击同时,很多行业受到影响,大家唯有共克时艰。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但是却有车企玩起了借势营销,借新型冠状病毒,宣传现款在售产品具备防“病菌”功能,俗称“口罩汽车”。

咱们不点名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比如某汽车品牌的宣传是这样说的:“汽车戴口罩”不是新鲜事,但能达到“N99级”的恐怕不多,早在2年多前推出某车型时就已自带高级别防护,随后的多款车型更是配备“多重健康防护系统”,即通过高效过滤、抑制病菌、杀灭病菌“三步走战略”,综合过滤杀菌效果达到99%。

“汽车戴口罩”不新鲜,蹭“疫情”热点当刹车,借势营销应有底线

措辞巧妙,但概念却模棱两可。“病菌”可以说是细菌和病毒的统称,但是细菌和病毒又不是一回事,细菌和病毒大小完全不一样,细菌大,病毒则小多了。所以你的车是防哪个?防个头大的细菌也可以说是防“病菌”,但是人们现在面对的是病毒,防得了么?如果真有这“奇效”,你干脆把所有车运去武汉做支援,还用建什么方舱医院隔离患者?而借着新冠疫情宣传自己现款产品有这种“奇效”的车企不止一家。

近几年商界流行“借势营销”。简单说就是“搭顺风车”,再直白一点就是“蹭热点”。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巧妙融入到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事件或者环境中,让消费者了解产品或者提升品牌好感度。很多车企乐此不疲,甚至形成惯性,只要有点关注度高的事儿就得把产品或者品牌勾连上。

“汽车戴口罩”不新鲜,蹭“疫情”热点当刹车,借势营销应有底线

当然“借势营销”本身没有错,做好了成效显著,但是“借势营销”也是有底线的,什么热点该借?什么热点不该借?应该分清。拿“口罩汽车”来说,一“罩”难求的当下,大家都在为如何做好防护而焦虑,防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更是吃紧,不少企业转产口罩全力应对疫情,可这时你笑嘻嘻出来提醒说,买不到十几块钱N95,买我十几万的车“效果”也一样,请问,这样的低级调性,真的是你的品牌所追求的么?

话说回来,着急卖产品可以理解。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确实面临着巨大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同时中汽协也做出研判,本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短期影响大于“非典”。

“汽车戴口罩”不新鲜,蹭“疫情”热点当刹车,借势营销应有底线

但是,当年“非典”过后,很多消费者都意识到,在特殊时期,有一辆自己的车是多么重要。乘联会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车市保持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尤其在发生非典的2003年,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达70%。

同样,这次疫情过后,等待企业的也将会是巨大的消费潜力,如果真对自家产品有信心,此时请多些定力。如果在这期间真想做些什么,请学学几位同行,转产人们需要的口罩,而不是借疫情推销所谓“口罩汽车”。借势营销,遇到疫情应该踩一脚刹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