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有各種不如意和失敗。我們需要在生活中面對各種不同的人和事物,也都有各種各樣的應對策略,但在這種過程中為什麼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福和不愉快?往往是因為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應對策略出了問題。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其實策略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每一個策略都有一定的用途,策略無效往往並不是因為策略本身不對,而是因為策略太單一,針對不同的事情,用同一種策略。

比如:當我們是小孩時,面對父母,往往用一個策略,叫“要”,小時候向父母要糖果點心,好玩的玩具,長大了向父母要手機、要電腦等,通過“要”這個策略取得了“成功”和滿足。但是如果換了一個環境,在學校裡,在單位工作中,繼續把這種“要”的策略複製,那很有可能就會發現行不通了,甚至會引起別人的反感,那就需要增加新的策略,比如“給”的策略、“合作”策略、“交流”策略、“包容”策略、“忍讓”策略。。。。。。等等。

而如果在不同的環境中,你的心智策略始終如一,那就會造成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卻在學校裡卻成為了“壞學生”,而在學校中被老師們廣為讚譽的“好學生”在工作中卻不能有太好的成就。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而在夫妻關係中,女士說一堆女士的話,男士說一堆男士的話。兩個人說的好像都不是同一個家庭狀態,你彷彿看到的是兩個場景。也就是我用我的眼睛,我用我的策略去看,去看和評判這段關係,而他呢就用他的視角去解讀這段關係,所以這一個家庭就像兩個世界一樣。

所以人們“碰壁”後,往往會逐漸失去自信和耐心,抱怨、牢騷,對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行甚至成了“憤世嫉俗”的憤青。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任何策略都有他的有效性,不要否定任何策略,因為否定意味著負能量和失去自信,而是要在以前“成功的策略”的基礎上不斷地增加“新的策略”以應對新的環境。

而且增加的這種“新的策略”是否能夠適合新的處境,還需要和別人的策略進行互通,與他人的策略進行有效的配合。

上述闡述看似道理簡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為什麼還往往會有這麼多的苦惱和不如意?因為我們自己往往更願意躺在自己的舒適區裡,這個“舒適區”一是長久以來的“成功”習慣,一是人人往往都有懶的習慣,希望“自己不動、別人動、我躺著就能成功”——也就是更多地傾向於“環境可變策略”而不是“行動可變策略”。

而這種希望通過別人或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實現自己成功的“環境可變策略”達到的效果其實往往是:不但不能促進別人去迎合自己的想法,反而卻有推開別人的張力。本來是想實現自己“我想要、想要、想要”的目的,但實際上往往卻是“推開、推開、推開”的效果。

在內心中去強調只有別人改變了或環境好了我才能好,我的失敗是因為別人和周圍環境的問題。“我做不好企業是因為經濟大環境不好”,“我教育不好子女是因為現在的教育體制不行”“我的孩子這樣是因為老師如何如何,他爸爸如何如何,同學如何如何”等等。。。。。。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這種觀點非常具有侷限性,因為焦點在外,忽略了我自己的成長和可變性。

表面上看是把責任交給了外面,其實最重要的是,把能動性、把改變的力量甚至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外面!這樣就會不斷喪失自己對自己命運的掌握,以及對自己的自信!

而“行動可變策略”,是指我的事情我做主,我是主動的,我能決定我能過什麼樣的生活,我能發展內在的力量,眼睛向內看,是另外一種策略。而當眼睛想自己看的時候,你會發現,真正的能動性出來了,真正的可能性出來了,所以更開放,更靈巧,因此這種策略的有效性和對自己的自信就開始不斷體現出來!

同時也不要陷入“我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誤區。因為改變這個詞有一些負面的印記,也就是說否定了過去,這無形中給自己的心理增加了很多壓力和對自己的否定所產生的不自信。

真正需要的不是改變,而是增加我們的策略,增加我們應對的模式,就像機器貓一樣,當你布袋裡的工具越來越多的時候,你的策略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平靜下來,用更多的模式。

而增加,也是一種“策略創新”,創新代表著自己的生產力,要樹立一個信念:凡是必有至少三種以上可能性!增加自己策略的生產力,把自己豎立成為一個人生心智策略的“工廠”,不斷生產出自己新的“策略產品”,那你這個掌握自己人生命運的“老闆”就會越來越有更多的策略產品,來應對人生“市場行情”的變化。

而為什麼人們往往不具備這種“行動可變策略”呢?好像人們更多的是習慣用“環境可變策略”,很難像機器貓一樣,遇到困難隨時可以拿出新的策略來應對,更多的是“一根筋”地去依賴甚至抱怨與於他人和環境?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這種“一根筋”也就是單一性地使用“環境可變策略”的現象好像是我們很多人“先天”就有的,不自然地就進行“熟練地”運用。也就是說這些策略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策略,而是我們熟悉的一種策略。

越是熟悉的策略思維往往源自於我們最熟悉的任何環境,當我們小的時候,有可能就已經會這個策略了,我們的成長,我們的模式很多都和原生家庭相關或自己最單純的時候接觸最多的人和事有關。

早年自己的親身經歷,目睹或聽說他人的經歷,重要他人的說教等等信息,往往會在“單純的童年”通過自己視、聽、觸等基本的認知產生了最早的對事物的應對策略認知。

但成年人加工信息形成策略的方式和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孩子的理解力是非常少的,孩子往往是通過視覺和聽覺加工出來的叫“視聽感”這個東西來判斷。

而成年人加工就比孩子多了一個功能,除了視聽以外,還會判斷,還會更深入的理解他人,所以成年人經過自己的判斷所做出來的決策就更有智慧,更照顧全局。

比如爸爸和媽媽吵架,在孩子看來表面上是互相推卸責任,互相用抱怨對方,命令對方的“環境可變策略”去實現自己的目的。可是當我們探索深入下去就會發現也許父母彼此並不是在指責自己的伴侶,在媽媽對爸爸指責的背後的那種期待是什麼,只不過是媽媽表達愛爸爸的一種方式,但是孩子內心“傳承”的確是媽媽指責爸爸的一種形式。當自己有配偶時有可能就會將這種形式“傳承”到自己的家庭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一些人身上。所以有的時候年輕的夫妻吵架,有可能是內心深處把自己的男友當成了自己的父親,自己在替自己的媽媽指責爸爸,避免自己的男友犯下爸爸曾經犯的“錯誤”,給自己帶來媽媽曾經受過的“痛苦”。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所以當孩子能夠更深一層看到了那一份愛的部分的時候,或許自己的眼睛裡就會充滿“愛”而不是“指責抱怨”。

而孩子往往是單純的,他無法理解他人,他無法理解爸爸媽媽原來是用這種方法相愛,他只能聽到這種不愛,無法理解愛的部分。

我們做孩子的時候有太多的不舒服,太多的難受卡在裡邊,那以後作為成年的理性的層面,就像是一個機器,裡面生鏽的成分比較多,動起來就不夠靈活。 所以我們看到有些朋友剛來到這裡的時候,往往不夠靈活,往往一根筋,這種判斷其實是有失誤的,就是孩子的判斷力。

我們對我們自己做工作,有的時候真的是要先照顧我們那些作為孩子時候,那些沒有觸碰的,或者已經生鏽了的那些情感的部分,回看一下我們曾經有哪些“策略”,對應起我們曾經遇到的不同的人和事,我們是否真正看清了故事背後的故事,我們是否在不同的場合針對性地運用了不同的模式。

同時我們再繼續往下探討的話,就會探討出我們心理學裡面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小孩子和成年人。那小孩子採取的模式是什麼樣的?成年人採取的模式是什麼樣的?

成年人和小孩子不是取決於他的年齡,而是取決於它的心靈狀態,同時取決於他們採取的什麼人生策略。小孩子通常說“媽媽我餓”,這時候媽媽會過來,給他弄一些東西,然後他就覺得滿足了。意思是:我弱,你得給我,具體給我什麼,你來決定,你給我的不想我想吃的,是你不對,是你不負責任,要受到我的指責。這就把問題解決的鑰匙交給了別人。

孩子再大一點可能會說“媽媽,我餓了,給我弄點***吧?”意思是:我弱,但是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我的目標我很明確,但是我自己不能獨立完成,必須需要別人幫我才能完成,別人不幫我,我就有理直氣壯地為自己的不成功找藉口。

而成人的思維“媽媽,我能照顧好自己,平時你最喜歡吃***,你看我給你帶了點,你喜歡嗎?”意思是:我強,我能給我自己創造出我想要的,而且還能幫你創造你想要的。


你為何老是生活的不順,改一下策略就會幸福百倍

有問題的人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卡住了,只會伸手向別人要,這是小孩狀態,而成功的人能夠把外在的環境和困境轉化成他想要的資源,甚至能幫助別人實現別人想要的資源,能夠轉化出來他想要的資源。

成年人的狀態我選擇了是我自己承擔,而小孩子的選擇是別人承擔。從小孩的被動策略到成人的主動策略需要走一段路,而且這段路會有所反覆,有可能我會去到那裡,但是又會回來。在這個過程中反覆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允許反覆,但是需要逐步減少反覆,要不斷地縮短回來的歷程,直到我們有事情發生很自如的跳到那裡去。

我們訓練自己的成人狀態,明白和理解原來的環境狀況,同時更不要去投訴原來的環境和自己的原生家庭。

現在另一種“拼爹拼媽”的時代,就是要拼父母的心智模式,如果夫妻之間有了很好的親密狀態,我們很少會看見一個幸福的家庭孩子會出現問題,在其他場合依舊如此。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或將要成為父母,也會成為其他人的重要的他人。靈活地改一下策略,會看到另一個世界,產生“幸福的慣性”,就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因你而幸福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