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鸭坦布苏病毒病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以鸭产蛋骤然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自2010年4月份爆发以来,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坦布苏病毒最早于1955年从吉隆坡库蚊体内分离得到。2010年4月,苏敬良等最先报道从鸭体内分离到一种类似病毒,通过对NS5基因进化分析发现,其与坦布苏病毒同源性为88%~92%,属于蚊媒病毒的思塔亚群病毒。说明该病毒是从东南亚传入我国,并感染新的宿主鸭进化而来,后来命名为鸭坦布苏病毒。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鸭坦布苏病毒具有典型黄病毒结构,有囊膜,目前我国流行毒株均为同一基因型,尚未发生较大变异。说明鸭坦布苏病毒的抗原变异速度并不是很快,对于开发疫苗及防控该病有利。

【流行病学】鸭坦布苏病毒病发病突然,传播快速,可感染除番鸭外的所用品种产蛋鸭,以及产蛋鸡和产蛋鹅。该病毒可能会经蚊子、鸟类带毒传播,已经证实可垂直传播。从泄殖腔可分离到病毒,表明该病毒可经粪便排毒,提示经污染的环境、饲料、饮水、器具、运输工具等均可传播病毒。目前还没有鸭坦布苏病毒感染人的报道。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临床症状】感染鸭主要表现为采食量突然迅速下降,随之产蛋率大幅度下降,由高峰期的90%降至10%左右,群内发病率达100%,病死率为5%~15%。鸭发病后体温升高,排绿色稀粪,在感染的后期,出现腿瘫、行走不稳、转圈等神经症状。该病病程为1个多月,发病后15~20天采食量开始逐渐恢复,绿色粪便逐渐减少,体温开始降低,产蛋率逐渐回升,有的可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部位在卵巢,表现为卵巢出血、变性、萎缩和破裂;卵泡膜充血和出血;卵泡严重出血、萎缩和坏死。多数病鸭肝脏瘀的血、肿大、坏死;脾脏肿大、呈大理石样,有的因极度肿大而破裂;心脏的心肌外壁、内膜出血。具有神经症状的发病鸭可见脑膜出血,脑组织水肿。

【防治措施】目前,对于鸭坦布苏病毒病尚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疫苗研发对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养鸭者的经济损失,也有助于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该病毒的疫苗虽然已经有研究报道,但是这些疫苗的临床应用还为时尚早,因此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番鸭“花肝”病

本病是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的鸭病毒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其病原的归属问题仍在研究中。

【流行病学】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天,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了严重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涉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天即达死亡高峰。一年四季均见发病,炎热雨天,潮湿季节多发。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临床症状】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毛松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气喘和下痢;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重病鸭呼吸急促,患鸭机体脱水,迅速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亡。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病理变化】病死雏番鸭最具有特征性的剖检病变部位为肝脏和脾脏。表面密布大量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使肝脏呈“白点”肝或“花斑”肝,脾脏呈“花斑”脾。此外,胰脏、肾脏及肠壁充血出血,有弥漫性或局部性灰白色坏死点。病程稍长的病例常见有心包炎、肝周炎及肠壁粘连。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诊断】在临诊上,雏番鸭“花肝病”应与雏番鸭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相区别。发生雏番鸭副伤寒时,肝脏和肠壁虽然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但肝脏常呈古铜色,肠黏膜呈糠麸样坏死,这是雏番鸭“花肝病”所不具有的。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雏番鸭“花肝病”的防治方法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因此,除加强饲养管理和常规消毒外,试用疫苗免疫接种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免疫接种应在3日龄内进行。由于本病发病日龄与雏番鸭“三周病”相似,故目前推荐采用雏番鸭“花肝病”和“三周病”二联弱毒疫苗(“花周”二联疫苗)1次注射,每羽0.2毫升,预防效果较好。

养鸭专业户注意了,鸭子得了这两种病,该怎么治疗?

2.治疗措施

对本病的控制,目前尚未有理想的特效药,但采用下列措施可减少发病死亡。

(1)发生本病时,应尽快注射“花肝病”高免卵黄抗体,并配合使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

(2)金刚烷胺和环丙沙星配合使用,在20~40千克水中加入金刚烷胺和环丙沙星各1克,连用2~3天。

(3)阿奇菌素(多西环素)用于饮水,每400千克水加入100克;用于拌料,每200千克料加入100克。

(4)复方乙酰甲喹(鸭疫先锋,含乙酰甲喹、甲氧苄啶、增效剂、收敛剂),用于拌料,每100克加料100千克,连用3~5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